“我太祖圣武皇帝,手持乾符,立朔土,神威盖世,四振天声,浩浩荡荡,亘古未有。”
上述“豪言壮语”,出自元世祖忽必烈的《建国号诏》,经汉儒文笔铺陈,意气风发,气势磅礴。不同于元朝前后,开国皇帝所颁布的“建国诏”,虽然号称“天下莫非王土”,但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原,局限于亚洲东部一隅。元朝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了三千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西岸和朝鲜半岛,西到多瑙河,南到印度洋,北到北冰洋,几乎囊括了整个俄罗斯。“黄金家族”的王子们,统治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王国,而“长生天”带来的好处,更是让蒙古人走上了巅峰。
铁木真成了“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伐金的同时,于1219年夏天亲自率领蒙古人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大汗和幼子拖雷率领,直捣花剌子模的中心城市不花剌、麻撒儿干;第二路由长子术赤率领,突袭苏提达和洋吉干;第三路由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统领;第四路大军由大将阿刺黑率领,直扑忽毡别克纳忒而去。蒙古军势如破竹,击杀了无数的敌人,终于把花剌子模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花剌子模的国王像老鼠一样死在了里海中的一座岛上。
这三年来,花剌子模王国几乎所有的疆土,包括乌兹别克,塔吉克,阿富汗,土库曼,巴基斯坦,以伊朗,伊拉克,印度。1222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东进,哲别、速不台率领三万兵马继续向西北进发,击溃了各族军队,翻越高加索山脉,直逼俄罗斯。基辅大公和莫斯科大公各怀鬼胎,慌忙组成了八万余名“联军”,以“血比水浓”的口号,试图阻止这股从天而降的“黄”流。
结果,蒙军以少胜多,凭借着灵活多变的“曼古歹”战术和独特的混合弓箭,将八万“联军”打得溃不成军,三王七十侯,一天之内,全部身首异处,挂在了蒙古人的马鞍上作为“战利品”。
杀光劫掠之后,蒙军踏上了里海北岸,归乡。西征后“分肥”的结果,造就了后来的蒙古“四大汗国”,即成吉思汗亲自统治今天的伊朗和阿富汗;他的长子术赤继承了花剌子模的中心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乌孜别克中西部地区,为后来的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奠定了基础。二子察合台占据今日伊犁地区,即后来的察合台汗国;三儿子窝阔台,在新疆的塔城附近得到了塔儿巴哈台,也就是后来的窝阔台汗国。“……”
代期真木窝阔台继位大汗之后,一方面加紧消灭金朝,另一方面继续攻打波斯,于1236年发动蒙古第二次西征,准备对伏尔加河以西地区的一切反抗势力进行扫荡。拔都率领的蒙古士兵们疯狂地嘶吼着,鲜血染红了天空,莫斯科,基辅,匈牙利,奥地利,所有的“大公”家族再次遭遇“血劫”。蒙古军队这才结束了第二次西进的耀武扬威。
蒙古人的两次西征,影响深远。且不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单说金帐汗国,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建立了伊儿汗国,统治了波斯一百多年,察合台汗国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自宋理宗宝庆三年八月,铁木真在六盘山暴毙之后,蒙古汗位暂时由第四子拖雷担任“监国”。铁木真有六子:长子术赤(早逝)、二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五子兀鲁赤、六子阔列坚,都是铁木真的儿子,他们的儿子都已死了。
窝阔台拖了两年才登上蒙古汗位。窝阔台能登上王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臣耶律楚材的功劳,是耶律楚材力劝监国公拖雷“以铁木真遗诏召见诸王”,在和林奉窝阔台担任大汗。(耶律)楚材始定仪轨,以示皇族诸王尊长。窝阔台在位12年,于1241年因饮酒过度而死,庙号为“太宗”。
窝阔台临死前,本想立他的四儿子失烈门为汗,但窝阔台的妻子乃马真不听耶律楚材的劝告,违抗遗诏,自立为汗。为此,耶律楚材失去了实权,几年后便“以忧卒”。乃马真皇后执掌朝政,宠信奸臣奥都剌合蛮,“专政专政,权倾中外”,老太婆竟然把一大堆空白的玉玺交给了这个能敛财的床上情人,任他填,一时间朝政大乱。
1246年秋,乃马真皇后(又被称为“六皇后”)在蒙古诸王的支持下,不得不把她和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立为汗位,但实权仍由乃马真氏把持。贵由即位不到一年,即病逝(庙号为定宗)。此后三年,蒙古汗位一直空着,“他的所作所为,简策失传,无从考证。”蒙古内部肯定有矛盾。
贵由皇后窝阔台的第四子曲出之子失列,整个部族加起来不到一百万人,士兵只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蒙古铁骑就是靠着这十几万人,才能称霸欧亚,建立起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庞大帝国。
为什么总喜欢说别国的事呢?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