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只身赴港闯荡,49岁当街被抢打死,留给4妻15子半个铜锣湾

定哥讲历史 2025-02-07 13:53:07

2024年的胡润富豪榜,利蕴莲和她执掌的利氏家族赫然在列。利氏家族是一个有着四代企业大亨的家族,与晚清的英国殖民当局关系密切。

利氏家族的发迹史,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利蕴莲的祖父——利希慎。他出生在夏威夷,17岁只身赴港,在乱世中创造了利氏家族的商业帝国。都说富贵险中求,49岁这一年,他当街被枪打死,留给4妻15子半个铜锣湾。

1846年,美国旧金山附近发现了金矿,大批资本家蜂拥而至,开启了“淘金热”的时代。为了扩充劳动力,资本家们招募了大批契约华工。而此时的中国处于清王朝迈向腐朽的阶段,全国有4亿人口,占全世界的1/3。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让清王朝千疮百孔,而对生计维艰的百姓来说,人的性命似乎是最不值钱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去美洲打工,成了南方穷苦民众的一条谋生出路。短短几年间,十几万广东和福建籍的华工,从澳门、香港、厦门等地流入美洲。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去美国淘金,一部分去秘鲁钦查鸟岛掏鸟粪。广东新会青年利良奕,去旧金山当起了淘金工。

那个年代的海外华工血泪史罄竹难书,利良奕是机智、幸运的,他顽强地在美国生存了下来,并娶妻生子,艰难攒下了一笔积蓄。他的儿子利希慎1879年出生在夏威夷,一直在美国接受西式教育。对于利良奕而言,他始终没忘记赴海外谋生是为了生计,始终在寻求衣锦还乡的机会。

但当时的广东老家并不太平,而距离广东不远的香港,在开埠后已从一个小渔村,变为一个国际化的港口都会。1896年,利良奕带着妻儿和继续来到了香港。先是创办了主营丝绸的商号,而后从事一本万利的鸦片生意,到20世纪初,利家父子成了香港颇有名号的鸦片大王。

开埠后的香港“华洋”杂居,移民众多,三教九流混杂,人心浮动,社会治安恶劣,犯罪率极高。港英政府为此长期实行宵禁。天黑以后,如果没有政府颁发的特别通行证,并且没有提着灯笼,是不允许出门的,如有违反者,重典查办。

到利良奕回到香港这一年,宵禁政策刚刚取消。但长期以来单调的夜生活,虽降低了犯罪率,却成立鸦片滋生的温床。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利希慎的财富翻滚,也造就了他当街被杀的结局。

返港后的利希慎进入被誉为“香港精英摇篮”的皇仁书院求学,他的同学中有何启东的过继子何世荣、后来利丰公司的创办人冯柏燎等。毕业后,利希慎进入汇丰银行当起了职员。

利希慎是有着大好前景的公子哥,但他看到了父亲凭借鸦片快速积累财富,也紧随其后开始了鸦片生意。鸦片,让他财富急增,让他年纪轻轻名声大噪,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妻妾成群,也让他是非不断,争议不断,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到1924年,利希慎斥资3.8亿英镑,从渣甸洋行老板手中买下了铜锣湾利园山的大片土地,将家族产业再推上了一个台阶,也达到了他个人的巅峰时期。

这时的利希慎四十多岁,有原配夫人黄兰芳,还有三名妾侍。她们为利希慎生下了15个孩子,子女之间年龄跨度很大,最大儿子已经结婚,最小的孩子尚在襁褓。

长子利铭泽是二太太所生,英国留学归来,在香港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三子利孝和毕业于牛津大学,性格儒雅绅士,不恋仕途,担任文化酒店的第一任董事会主席。四子利荣森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成了知名学者、收藏家。可以看出,利希慎很注重对子女的培养。

1928年4月30日下午,利希慎在人流如鲫的中环商业地区遭到暗杀,凶徒对他连开3枪后逃之无踪。香港警察侦骑四出,全力砧板,利氏家族也悬上两万港币追查凶手。但最终,案子不了了之,至今仍是个谜团。

事发当时,利希慎在下午一点十分左右往惠灵顿街的裕记俱乐部用餐,刚上了七级台阶,忽然有人向他连发三枪。利希慎中了两枪,第一枪打中他的右肩,第二枪最为严重,打中左肋后贯穿而出,第三枪发出时,利希慎跌下楼梯,歪打正着躲过了一枪。

裕记俱乐部的服务人员称,他们在现场发现了一支三号左轮手枪,追出去时,只看到一个穿蓝白相间竹纱衫裤的男子背影。而利希慎倒地后,一手攥着拳头,一手摊开,双眼紧闭,因伤及内脏而当场毙命。

由于利希慎的死亡地点,位于“醉乐”俱乐部与二奶巷的十字路口,案子在当时异常轰动,被坊间称为“二奶巷口凶杀案”。坊间揣测,利希慎的死于非命,与他的两宗轰动中外社交的钱债官司有关。

第一宗官司,是利希慎因为在香港的鸦片生意,与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闹上法庭后,利希慎胜诉。第二宗,是利希慎在澳门的鸦片生意,与股东及澳葡政府官员发生冲突,闹上法庭后,还是利希慎胜诉。

官司虽胜,但仇恨并未化解,反而很可能让败诉方愤愤不平,产生偏激的行为。这种揣测的根据是,利希慎在胜诉后曾收到不明来历的恐吓信,信中威胁他,将他对他和他的家人不利。利希慎表面上不为所动,但还是做了防范措施,死亡之前的一段时间,他不走偏僻街巷,晚间尽量不外出,甚至会随身携带自卫武器。

可想而知,利希慎的身亡,对于利氏家族是个巨大危机。他49岁盛年身死,留给4妻15子的半个铜锣湾,尚有贷款未还完。前文说过,利希慎的子女年龄跨度比较大,截止他死亡,最小的女儿尚在妾侍腹中。

但利氏家族没有如很多豪门末路时那样,遭遇银行追回借款,因为在长子和嫡子的操持下,家族财务并未出现紊乱,仍可以如期还款。而妻妾和子女们,也没有因为争夺财产而四分五裂。这或许,跟利希慎生前重视子女的教育有关。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