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人到中年,才华未减,酒性不改,放浪形骸终导致惨淡收场

向日葵爱历史呀 2025-02-07 16:03:03

公元762年,正值盛唐,风云际会之际,诗仙李白的人生步入了困窘的终点。对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最终命运无疑让人唏嘘感叹。诸多事情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孤独离开人世。这件事不仅是李白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盛唐社会的一个缩影。

公元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再次仗剑远游,这是他失去权力中心机会后的毅然决定。这一年,他42岁,该年龄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才子,正是人生风华正茂的阶段。然而,伴随着他的却是万般无奈与漂泊。当他再次离开京城,这意味着那条追求名利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任何机会能够再度靠近权力中枢。

720年代,李白已经声名大噪,才华出众。然而,作为一个出身寒门的浪子,他长期以来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本。终于,在公元742年,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协助下,已经中年的李白得到了一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被召入宫中,出任翰林。尽管翰林这个职位主要是为皇帝谄媚、创作文艺作品的闲职,但对于渴望名利的李白来说,这个机遇是梦寐以求的。

盛唐天宝年间,人情淳朴,才俊辈出。李白来京初期遇见了一位忘年交,那就是位高权重的贺知章。贺知章不仅文采斐然,更与李白一样有着对美酒的热爱,因此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贺知章因此称他为“谪仙人”,这也为“诗仙”这一美名埋下了种子。社会名流传颂着他们的故事,“金龟换酒”的佳话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唐玄宗最喜爱的便是带着杨贵妃游山玩水,李白则经常被带在身边,为此写下诸多优美诗句。特别是在骊山温泉宫,李白的诗歌更是让玄宗和贵妃大为欢喜。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嗜酒成性也是李白命运多舛的原因之一。一日,当玄宗与贵妃在兴庆宫赏花,命李龟年将李白召进宫作诗,但李龟年四处寻找李白未果,直至在酒楼中发现他酩酊大醉。被带到宫中,酒醒之后,李白仍能出口成章作下《清平调》三首,这样的才华让玄宗大乐,但这一醉,更埋下了日后与高力士的恩怨。

高力士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被李白令其脱靴一事深感不满。此后,加之杨玉环受到高力士的挑拨离间,在玄宗面前时有微词,使得李白在宫中的发展愈加艰难。在某次宴会上,李白忘情饮酒,又多次言语失措,令玄宗深感忧虑其能否守住宫中隐秘,遂不久后赐金放还。这次打击彻底断送了李白在政治上的前程。

尽管不少学者认为李白之所以失势,主要在于他的嗜酒如命、公然脱靴的轻狂,但亦有观念指出,唐玄宗并未完全受制于杨贵妃之言。毕竟,彼时的唐玄宗尚未完全沉湎于享乐,国家政治仍在其掌控之中。而李白的一再失态终归令其失去了珍贵的宫廷赞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