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碎碎念:随身HiFi“口香糖”?小试旷世M12i音频小尾巴

poluozero 2025-04-22 15:23:09

旷世这小尾巴,其实早在去年底的广州展上就已经现场听了,相当不错,所以又弄了一个回来。

眼下音频小尾巴基本都在往2个方向去分化。一种是把原本已经抛弃的内置电池给塞回去,以此来解决手机接口供电不足、续航压力大的问题,形成所谓的“大尾巴”;至于另一种就是尽可能做小做紧凑,主打一个方便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HiFi。

M12i作为二代目产品,基本就是奔着后者来做的,只有大约一包箭牌口香糖般大小,极简的黑色外观,配合家族式的“天窗”,精致而又不失优雅。甚至于旷世的设计师对极简的执念,以至于把采样率和增益的显示,都融入到靠近C口旁边的2组LED灯里面,并且对应的“DATA”和“GAIN”标注字样也都是直接印刷到黑色的PCB板上,不可谓不极致了!

M12i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小巧,很大程度是因为采用ESS公司的9281AC Pro芯片来作为核心。相较于传统的音频小尾巴架构,ES9281AC PRO因为自身已经整合了USB控制界面,因此可以直接省略了XMOS芯片。

跟前代相比,M12i的“i”,代表的是通过了苹果的MFI认证,也就是说,iOS设备都可以直接使用。相较于上一代,M12i在支持的采样率方面进一步提升到了PCM768和DSD512,加上ES9281AC PRO本身就已经内嵌了MQA硬件渲染模块,硬件指标性能确实就是杠杠的。

而且M12i还采用了旷世独家专利的SiP电流模放大技术,以及TOREX高效率电源管理系统,除了能自动识别耳机阻抗并调整相应的增益输出外,在带负载的情况下,也依然能保持0.0003%的超低失真。

正因为这样,所以M12i的外观真的十分“干净”,没有一般音频小尾巴的各种按钮和开关,只有一个用于数字音频信号输入的Type-C USB口,以及3.5mm单端耳机输出口。只需要插上数据线跟耳机,M12i就会开始工作,并切换到相应的增益。至于音量控制则直接由手机来负责,我只需要专心听歌就可以,其它的麻烦事统统都不用去管。

虽说M12i的定位是要低于之前我去京东MALL体验的M15i,但更多只是少了4.4平衡口,同时在推力上限方面少了4.4平衡输出的“开挂”而已。事实上,同样是3.5mm单端口,M12i的输出功率上限甚至比M15i还要高一些,这就使得它在应对一些相对难推的耳塞时,例如声优创这款针对台机定位的SU2,也能显得游刃有余。

同时M12i也秉承了旷世一直以来的模拟味调音。虽说我手头上也有ES9281AC PRO的小尾巴,但M12i却能在保持ESS标准的大动态与丰富细节的同时,又能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温暖和厚度,呈现出不一样的大气质感来。

而且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M12i的声底十分纯净,对于一款大推力小尾巴来说,能有如此细腻的表现,确实很让人惊喜。这大概率要归功于旷世专利的SiP电流模放大技术,以及阻抗自适配技术。

M12i的三频调音均衡,紧致的结项,即便在入耳式耳塞上也能做到从容不迫,层次分明。清晰的线条,带来很好的音色通透质感,同时又有着丰富的泛音烘托,从而展现出一种贵气、华丽的表现。因此别看M12i个头小小的,但却能驾驭得了大编制古典乐,将整体的架构能呈现出来。

而且不同于那些公版ESS调音那般锐利,M12i相对蓬松、柔和的听感,颇有几番模拟味。因此跟MEZE ALBA配搭时,会让人不自觉地一直听,舍不得摘下耳机。

即便是一些相对难伺候的耳机,例如这条Moritz Dragon,M12i在满足其鲜活、凌厉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填补上那么一丝的柔和,清晰的轮廓,配合甜润的味道,让人声变得更有魅力了不少。M12i的低频有着不错的量感和品质,加上良好的控制力,对于氛围的渲染浓郁而又不显腻,相对较快的瞬态,也能让鼓点有着足够的爆发力,总体来说挑不出什么毛病。

至于跟大耳的配搭,M12i也依旧不逊色。虽说在声场宽度、纵深层次,以及音色细节方面要稍逊于之前已经听过的M15i,但整体依旧是相当出色的。要知道M12i的价格几乎仅为M15i的零头,这点差距,我认为是完全可以接受。

当然,之前M12i定价799,或许还会让人多少有点犹豫,但现在400不到的价格,可以说已经是开挂般的存在了。毕竟M12i不仅小巧、轻便,而且造型简约好看,还能通吃入耳大耳,加上旷世出色的调音,着实是没理由不选它啊!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