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及其他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观察疾病的变化,如或热或凉,或硬成软,或拒按或喜按等,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一)按肌肤
主要是按察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
按肌肤的寒热,以辨别邪正的盛衰。凡阳证、热证多肌肤灼热;阴证、寒证多肌肤清凉。但手足心灼热较甚者,多属阴虚内热。
察皮肤的润燥,从而知道病人有汗无汗和津液是否损伤。如皮肤滑润的,多属津液未伤;枯燥或甲错的,多属津液已伤,或有瘀血。
重手扪按,审察肿胀,可以辨别水和气。重手按之不能即起,凹陷成坑的是水肿;按之举手而起的是气肿。
在外科方面,触按肌肤,可辨别证候的阴阳和脓成与未成。如疮疡按之肿硬而不热,根盘平塌而漫肿的,多属阴证;按之高肿烙手,根盘紧束的,多属阳证。按之固定,坚硬而热或热不甚,为无脓;按之边硬顶软而热甚的,多为有脓。轻按便痛的,脓在浅表;重按方痛的,脓在深部;按之有波动感的,为脓已成。
另外,还有诊尺肤法,对温热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尺肤,是指从肘部屈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尺肤热甚,见于外感疾病时,多属温热证。
(二)按胸腹
按胸腹,主要是通过轻触表面,察皮肤的润燥;轻手循抚,问其痛与不痛;重手推按,审其软硬,以辨明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及其内积的程度。
1.按胸部
诊虚里可以辨疾病的轻重。虚里,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古称胃之大络,是诸脉所宗。诊虚里的跳动情况,可以推断病情变化。凡按之应手,动而不紧,不缓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为无病之征。其动微而不显的,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之象。也有动甚仅是一时性的,不久即可复原,常见于惊恐愤怒,或大醉狂奔之后。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部分的软硬和压痛与否,可鉴别痞与结胸。心下痞闷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按之软而不痛的,是痞证,多属虚。
2.按腹部
腹痛喜按的多属虚;拒按的,多属实。
腹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的,属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的,是水鼓。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微积,多属血瘀。肿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痕聚,多属气滞。若腹痛绕脐,左下腹部按之有块累累,当考虑燥屎。腹痛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可见于虫积。
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尤以重按后突然放手面疼痛更为剧烈的,多是肠痈初起。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