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发布了人才新政3.0版本,引起了社会广大人士的关注,其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对各阶层人才奖励与购房的补贴。最大的变化是,之前毕业生购房补贴是博士6万、硕士3万、本科1万,而此次升级后,变为博士7万元、硕士4万元、本科2万元,每个教育层级均增加了1万元的补贴。这是实打实的利好!
而其他,像是高层次人才,其实对沈阳这个新一线城市而言,影响甚小。据笔者了解,高层次人才及补贴分为:
A类(“两院”院士等层次):最高500万元奖励、“一人一议”解决首套购房问题;
B类(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最高250万元奖励、15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
C类(国务院特贴、省优秀专家等层次):最高50万元奖励、10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
生活中能有几个人能进入这个层次的?100个里也揪不出来一个啊,所以,这个人才新政啊,主要的目的还是想留住上百万的毕业大学生,购房、就业/创业、安家,扩增沈阳常住与户籍人口数量,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给予人才输送的这么一个目的。
除了购房补贴外,
还包括了生活补贴(含租房补贴):博士3万元/年、硕士1.44万元/年、本科0.72万元/年,最长3年;最长2年最高6万元创业场地或场租补贴;按照1000元/人,给予企业用工补助;向在校大学生发放“新阳卡”,覆盖在沈吃住行等。
这一波大学毕业生是多么的幸运,对比笔者大学毕业时,简直就是散养的,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十余年,让社会打得鼻青脸肿,没了青春的样子。所以,你们是幸福的,要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社会。
从对人才的补贴及奖励政策中,不难发现一个道理,书中确实有黄金屋啊。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高层次的人才,首先你要进入“国家战队”,怎么进入呢?你学习不好,想都不用想。
或者你有一技之长,在某一领域成为技能大师,这个“称号”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不是靠打怪升级走位骚,而是技能技术。
为什么东北人才外流严重,都爱去南方呢?简单来讲,无非就是发展环境好,待遇好,职场上升空间好,就这么简单。除了那些怀揣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梦想的年轻人,谁不想在家乡有一个好生活,何必离开父母,远游他乡呢。
我们在关注“人才新政”同时,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沈阳老龄化持续加剧,如何改善这一社会现象,让中坚力量增强,无疑是扩增年轻人的基数。让年轻人留在沈阳,是优化人口组成结构的唯一途径,所以,与其说它是“人才新政”,不如说它是“人口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