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兵力,充分准备,继续进攻。攻克兰州,坚决歼灭‘青马’!”
1949年7月,在兰州战役全面总攻打响前,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致电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要求他以坚决的态度歼灭马家军这支西北本土武装。

第一野战军
按照解放军传统来讲,只要敌人愿意放下武器,那么我军一般都会以宽大政策将其接收。为什么在西北马家军这里,中央明确要求彭德怀将其全歼呢?
红军西路军的血债事实上,马家军与人民军队的恩怨,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红军西征战役。当时中央红军克服重重阻碍,经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最终胜利抵达陕北。
但在红军官兵欢庆长征胜利结束的喜庆气氛中,中央军委却清楚地意识到我军的危机还远未结束,毕竟陕北地广人稀、物资匮乏,要想壮大红军力量,就必须想办法扩大红色势力。

红军长征
经过中央军委研判,红军将扩张方向选在了西北,也就是直面马家军的势力范围。若是红军西征能够顺利突破马家军的地盘,那么就可以与苏联方面打通联系,而且河西走廊自古也是产粮名地,有利于红军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1936年11月,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团共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总政委,他们将执行打通河西走廊的重大战略任务。

红军西征出发前合影
然而令红军吃惊的是,虽然马家军地处偏僻内陆,但战斗力却不输国民党精锐部队。在西北二马倾力调动12万兵力组成坚固防线后,红军西路军面临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作战屡次失利。
经过4个月血战,红军西路军伤亡1.1万余人、被俘后遭杀害5000余人,这是人民军队军史上少有的重大失败。
因此在12年后,当解放军准备向马家军发起全面总攻时,我军的战斗意志相当积极,大家都想为十余年前牺牲的战友复仇。
且对于当地民众而言,西北马家军长期为祸一方,令当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绝境中,对于这种罪大恶极的本土武装势力,我军的确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的必要。

解放军炮兵部队
兰州战役1949年6月,华北野战部队的第18、19两大兵团与第一野战军在西北顺利会师,此时彭德怀麾下兵力扩张至34万余人,全面发起总攻的条件已然成熟。

彭德怀元帅
根据毛泽东“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指示,彭德怀对胡宗南与西北马家军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7月中旬,解放军在扶风、眉县一带发起进攻,歼灭胡宗南部4.5万余人,迫使胡宗南南退至秦岭一线,此时彭德怀才回过头来对付马家军。
不过,马家军也对解放军兵威深感畏惧,马步芳集团退守兰州,而马鸿逵则退守宁夏。在确认胡宗南无力反攻的情况下,解放军出动10个军的主力部队追击西北马家军,并在奔袭1000余里后先行抵达兰州城下。
此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攻克兰州,坚决歼灭‘青马’!”

毛泽东
8月4日,解放军第2、19两大兵团出动了2.5万余人兵力,向兰州外围阵地发起进攻。
然而,由于马步芳视兰州为自己的老巢,因此工事之坚固、火力之密度都达到了西北诸城的最高水平,解放军首轮进攻在付出2000余人伤亡的代价后依然寸步未进,只能暂且中止进攻。

解放军炮兵开火
不过,经验丰富的彭德怀也从这次失利中总结了进攻兰州的经验教训。
摸清敌军火力部署情况后,解放军于8月25日发起总攻,先后攻占了被称为“兰州锁钥”的沈家岭、狗娃山、古城岭、营盘岭等外围高地,随后解放军炮兵部队依托海拔优势猛轰城内守军。

兰州战役
此时马步芳与其子马继援见到大势已去,便各自舍弃部队逃离兰州,兰州马家军部彻底陷入弹尽粮绝局面。
战斗持续一天一夜后,兰州市区的枪声逐渐平息,解放军以8700余人的伤亡代价全歼马步芳集团2.7万余人,青海马家军主力已经彻底损失殆尽。
宁夏解放兰州胜利解放后,“西北二马”里只剩下宁夏马鸿逵还在苟延残喘。此人试图依托黄河天险与解放军顽抗,然而解放军的雷霆攻势却比他想象中快得多。
9月9日,杨得志指挥第19兵团进攻宁夏,并在10天时间里相继突破马鸿逵设下的3道防线,直逼银川。

杨得志指挥部队
毛泽东此时致电彭德怀:
“马鸿逵残杀陕北人民甚多,从未做过好事,和平解放的可能性基本丧失,但实际执行起来恐怕有困难。”
对于这支为祸多年的马家军,解放军已经下定决心将其尽快全歼,不过对于部分愿意投诚的士兵,我军依然愿意以宽大精神将其接收。

解放军进攻宁夏
9月19日,解放军向银川发起总攻,马鸿逵父子效仿马步芳乘坐飞机逃往重庆。此时宁夏马家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士兵们成批逃跑,军官们纷纷向解放军发出投诚电报。
9月23日下午,解放军第19兵团与宁夏兵团代表达成《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之协议》,银川获得和平解放。3天后,第19兵团在银川市区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至此“西北二马”在当地的统治彻底成为了过去时。
参考资料
【1】西征战役 .中国大百科全书
【2】兰州:西北最惨烈的攻坚战.人民网
【3】七十年前的塞上逐鹿——十九兵团解放宁夏历史回眸. 银川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