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1%关税警告来袭!王毅用英文喊话只为让美国听清

图搜快讯 2025-04-28 15:40:56

据海峡网援引路透社报道,最近特朗普政府在结束长达一年的调查后,宣布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这背后的导火索,是多家在美国经营的制造商指责中国公司借东南亚国家,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不公平的廉价商品” 。去年4月,韩国韩华Qcells、美国First Solar等七家企业提交请愿书,呼吁拜登政府保护他们在美国太阳能行业的投资。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更是污蔑在这四国设厂的中国光伏企业“涉嫌倾销”并接受“不公平的补贴”,致使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关税征收,税率高得惊人。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面临的“反补贴税”,越南为395.5%,泰国为375.2%,马来西亚为34.4%,而柬埔寨因“拒不配合调查”,其太阳能产品关税竟高达3521%。部分主要制造商还面临针对特定公司的关税,如马来西亚的晶科能源公司需缴纳41.56%的关税,泰国的天合光能关税为375.19%,越南的晶澳太阳能公司可能被征收约120%的关税 。后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将于6月份就上述决定进行投票,以最终确定关税。

特朗普政府此举看似是为了保护美国太阳能制造业,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标是中国。中国在太阳能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如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占据90%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国,占全球太阳能产品出货量近8成。在拜登时期,中国太阳能组件对美直接出口近乎“清零”,如今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加征关税,切断中国光伏产业的间接供应链,打击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同时,这也是美国试图逼迫东南亚国家“选边站”的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今年第一季度,东盟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以加征关税为要挟,企图让东南亚国家降低对华经济依存度,削弱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这是美国对华“脱钩断链”战略的延伸 。

特朗普(资料图)

自美国政府去年发出关税威胁后,贸易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今年美国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产品进口量锐减,仅为去年的一小部分,转而从老挝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数量增加。这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并不能有效阻止太阳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反而促使贸易流向发生改变。

美国国内行业组织也对这一关税政策表示强烈批评。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指出,关税会提高进口电池价格,损害美国太阳能生产商的利益。彭博社也认为,该政策虽会使部分制造商受益,但会冲击长期依赖外国供应的美国生产商,加剧太阳能行业的不确定性,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市场 。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基础深厚。以越南为例,其对美出口占比虽达22%,但六成电子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过去四年,中国与东盟一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近7万亿人民币 。而且,中国主导的“钢铁丝绸之路”重塑了区域经济格局,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对华出口激增127%,六成货物经铁路转运至泰国、马来西亚等邻国,构建起关税压力缓冲带。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和RCEP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区域贸易网络,东盟国家输华商品95%的税目已实现零关税。这些都使得东南亚国家在面对美国关税压力时,有更多应对策略和选择。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无理行径,中国展现出坚定立场。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周边国家团结自强,已达成政治共识,坚决对美国“开倒车”行为说“不”,绝不向强权和霸凌低头。这一表态不仅给东南亚国家吃了定心丸,也彰显了中国维护公平公正贸易秩序的决心 。

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四国征收高额太阳能产品关税,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美国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思维,回归到平等、互利、共赢的贸易轨道上来,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妄图通过霸权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短期利益。

0 阅读:16

图搜快讯

简介: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