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李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讲述了许多毛主席生前的故事,而且特别提到了与毛主席关系最好的三个人。
李讷在中南海生活期间,曾询问毛主席与谁关系最好,毛主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柳老,总理,鲁迅先生。
毛主席与柳亚子的情谊,始于1926年,两人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一见如故,柳亚子敬佩毛主席的志向,特意赋诗相赠。

毛主席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的论断时,柳亚子直接将毛主席的名字孙中山并列,称两人是继承列宁革命意志的伟人。
毛主席领导红军转战中央苏区期间,柳亚子经常以红军为题作诗,毛主席则认为柳亚子是人中麟凤,是有骨气的旧文人。
革命战争期间,毛主席和柳亚子都是蒋介石通缉的对象,自然无法相见,只能通过作诗登报的方式,进行隔空交流。
直到1945年,毛主席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才再次与柳亚子相见,自此以后,柳亚子更加旗帜鲜明地支持毛主席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特意通知柳亚子来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之后柳亚子定居在北京,经常与毛主席切磋诗词。

毛主席与柳亚子唱和诗词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且在政坛和诗坛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与柳亚子相比,周总理与毛主席更加深厚,自“中山舰事件”开始,两人并肩奋斗半个世纪,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反“围剿”战争期间,周总理多次支持毛主席的意见,两人共同领导红军取得了数次胜利,为红军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上,周总理旗帜鲜明地支持恢复毛主席的领导地位,间接挽救了中国革命,让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周总理被人誉为“周公”,这份评价十分中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就像历史上的“周公”一样,竭尽全力地辅佐毛主席。
对于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评价说:
“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可以控制火势的人。”

在特殊时期,周总理化身为“救火队长”,多次参与整顿工作,稳定住了国内的局势,避免了党和国家的分裂。
上个世纪70年代,两位伟人虽然都身患重病,但是依然关心着彼此,这种关心既是小爱,也是大爱,因为两位伟人的肩上扛着中国稳定和发展的重任,这也是两人并肩奋斗的原因。
毛主席与鲁迅的友谊比较特殊,两人其实并没有见过面,可以称之为神交,但是这并不影响两人关注彼此的情况。
鲁迅钦佩红军的革命事迹,进而对毛主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经常在报纸上了解红军的情况,还曾向陈赓红军的经历。
对于这位“文坛泰斗”,毛主席心中充满尊敬,在与冯雪峰交谈时,毛主席称生平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鲁迅。

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极高,称赞鲁迅是“现代中国人的圣人”,对两人神交的经历,毛主席表示:“我与鲁迅心是相通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极力推崇鲁迅的文章,多次作诗纪念鲁迅,两人之间友谊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