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赌气离开军队,去地方任省级职务,十几年后被上将请回去做搭档
1952年的一个春日,周赤萍中将站在沈阳空军司令部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纷飞的柳絮,内心五味杂陈。从戎多年,还从未像今天这般犹豫过。
一纸调令,将他从军旅生涯调往地方,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平调,可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另有隐情。
有人说,是他从陆军转入空军后变得不一样了;也有人说,是他对军中某些现象心生不满;更有人传,这是他主动请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一位战功赫赫的空军司令员会突然转入地方?而十几年后,又是什么机缘,让一位上将亲自登门相邀?
一、从戎岁月
1927年,年仅15岁的周赤萍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那时候,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却已经在战火纷飞中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入伍之初,周赤萍被分配到红四军第十二师。1934年,他随部队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上,他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人——罗荣桓。
"你小子,文化水平怎么样?"罗荣桓问道。
"就读过几年私塾。"周赤萍不好意思地回答。
"那得抓紧学习啊!"罗荣桓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军队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文化!"
从那以后,周赤萍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就趴在火光下啃书本。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他硬是把自己的文化程度从私塾水平提升到了高中水平。
1948年,解放战争如火如荼。此时的周赤萍已经是四野一位颇有威望的指挥员。在辽沈战役中,他带领部队连续突破敌军防线,为战役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赤萍同志作战有股子拼劲!"林彪在一次会议上这样评价他。
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开始整编。一天,首长找到周赤萍:"空军正在组建,需要有经验的指挥员,你愿意去吗?"
"去!为什么不去?"周赤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陆军到空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周赤萍知道,新中国的空军建设迫在眉睫。
1950年,周赤萍来到沈阳,担任空军沈阳司令员。上任伊始,他就带领官兵开展了紧张的训练。在他的带领下,沈阳空军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防空体系。
"同志们,我们的天空必须牢牢守住!"这是周赤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沈阳空军在周赤萍的指挥下,多次打退敌机的轰炸,保卫了东北的工业基地。当时,沈阳空军创下了一天击落敌机4架的战绩,这在空军史上都是值得骄傲的一笔。
那段时间,周赤萍经常在指挥所里通宵达旦。有一次,参谋长劝他休息,他说了一句话:"我们守着东北的空防,就是守着全国的工业心脏,睡觉可以推迟,战斗力不能松懈。"
二、转折时刻
1952年初的一天,沈阳空军司令部来了几位首长。他们找到周赤萍,谈起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话题。
"老周啊,有些同志反映,你从陆军转到空军后,工作作风有些变化。"一位首长开门见山地说。
周赤萍听后愣了一下:"怎么个变化法?"
"说你不太重视政治工作了,太注重技术了。"
这番谈话后不久,一封匿名信出现在上级部门。信中说周赤萍不再像在陆军时那样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整天只顾着研究飞机、雷达等技术问题。
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也有人说:"空军就是要抓技术,这有什么不对?"
1952年2月的一天,空军司令部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会上,一位老同志直接指出:"周赤萍同志现在不爱学习政治了,整天泡在机场上,这不是好现象!"
面对质疑,周赤萍站起来说:"空军不同于陆军,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连飞机都飞不起来,何谈打仗?"
"那也不能不抓政治啊!"有人反驳道。
争论越来越激烈,一些人开始对周赤萍的工作方式提出更多批评。
就在这时,云南省急需一位有经验的干部。省里向中央提出申请,希望能调一位军队的老同志去主持工作。
消息传到周赤萍耳中,他主动找到首长:"既然有同志认为我不适合搞空军工作,那就让我到地方去锻炼锻炼吧。"
1952年4月的一天,空军司令部的大院里,周赤萍向战友们告别。多年的老搭档王参谋长拉着他的手说:"老周,你这是钻牛角尖了。"
周赤萍笑了笑:"去地方工作也是革命需要嘛!再说了,现在建设时期,地方工作同样重要。"
临行前,一位老战友悄悄对他说:"老周,你这一走,可是让空军损失了一位好指挥员啊!"
周赤萍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革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再说了,到地方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周赤萍告别了戎马生涯,踏上了开往云南的列车。当时没人知道,这一走就是十几年,直到另一位上将找上门来。
三、地方工作中的创新
1952年深秋,周赤萍抵达云南省会昆明。这座西南边陲的城市,与他熟悉的东北工业重镇沈阳大不相同。
"周书记,我们这里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情况很复杂啊!"省委一位老同志向他介绍情况。
"复杂没关系,慢慢摸索嘛!"周赤萍说着,拿出一个笔记本,认真记下了每个少数民族的名字。
上任第一周,周赤萍就带队下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调研。当地干部准备了汽车,他却摆摆手:"坐汽车看不清实际情况,咱们骑马去!"
一个傣族老乡看到骑马来的省领导,惊讶地说:"以前的官老爷都是坐轿子来的,你们倒是会骑马!"
"我们是人民的服务员,当然要跟老百姓一样。"周赤萍笑着说。
在调研中,周赤萍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没有学校。1953年春节前夕,他召集教育部门开会。
"必须办民族教育!"周赤萍拍着桌子说,"没有文化,怎么建设新中国?"
很快,云南省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兴建学校。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周赤萍提议从汉族地区选调优秀教师支援边疆,还特意为他们加了补贴。
1954年夏天,一场特大旱灾袭击了云南。周赤萍带着工作组深入灾区,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他看到农民们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引水灌溉。
"得想个办法。"周赤萍找来水利专家,研究地形,最终决定修建一条横跨怒江的大型提灌工程。
"这工程太大了,从来没人敢想过!"水利局的同志直摇头。
周赤萍说:"军队打仗都不怕,修个水利工程怕什么?"
在他的推动下,工程开工了。周赤萍经常骑着马去工地察看,遇到技术难题,就组织专家讨论,遇到资金困难,就多方筹措。
1955年,工程竣工了。当第一股清水流进农田时,傈僳族的老乡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给这个工程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幸福渠"。
这些年,周赤萍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他学会了用傣语问候,会用彝语唱山歌,还能用纳西语讲故事。少数民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会说我们话的书记"。
1956年,中央派人来云南考察,看到这里的民族工作搞得不错,特意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省里的同志笑着说:"这要感谢周书记啊!他把在军队带兵的那套办法用到了地方工作上。"
"哦?怎么用的?"
"像带兵一样,处处率先垂范,事事身先士卒。"
四、冶金部岁月
1957年初,周赤萍接到一纸调令,从云南调往北京,担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从军队到地方,再从地方到部委,对周赤萍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老周同志,我们这里可不比部队和地方,都是些技术活儿。"一位老部长这样对他说。
"不怕,我在空军的时候就爱研究技术。"周赤萍笑着回答。
上任第一天,周赤萍就让秘书找来了一摞冶金工业的基础教材。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有时候清洁工来打扫,还能看到他伏案学习的身影。
一个月后,周赤萍对秘书说:"走,咱们去鞍钢看看。"
在鞍钢,他不去会议室听汇报,而是直接去了车间。看到一台老旧的轧钢机,他问:"这设备用了多少年了?"
"二十多年了。"工人回答。
"效率怎么样?"
"比新设备差远了,可是换不起啊!"
回到北京后,周赤萍立即着手研究设备更新改造方案。他提出:"与其花大价钱买进口设备,不如发动工人自己改造。"
在他的推动下,鞍钢开展了设备改造运动。那台老旧的轧钢机经过改造后,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1958年,一场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有人提议在院子里搭小高炉,周赤萍却说:"钢铁生产要讲科学,不能瞎搞。"
他带着技术人员下基层,一个厂子一个厂子地查看,发现很多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向上级反映,建议及时纠正偏差。
1959年夏天,庐山会议期间,周赤萍写了一篇关于林彪同志的文章。这篇文章后来被人印成小册子广泛传播,这件事在日后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1960年代初,国家经济遇到困难,周赤萍提出了"修旧利废"的建议,号召各厂矿修复废旧设备,节约资金。
"我在部队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他常常这样说,"困难时期,要想尽一切办法。"
1965年,政治风云突变。一些人翻出了他那篇关于林彪的文章,说这是"靠山"。很快,周赤萍就被停职了。
一天,他的老部下来看他,问:"老首长,您还好吧?"
"革命者要经得起考验。"周赤萍平静地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周赤萍开始研究冶金史。他常说:"现在是有时间了,正好可以好好学习。"
五、重返军旅
1969年初,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来到周赤萍家中——那就是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韩先楚上将。
"老周啊,福州军区现在缺个政委,我特地来请你回军队!"韩先楚开门见山地说。
周赤萍愣了一下:"我都到地方这么多年了,还能回去?"
"有什么不能的!你是老政工出身,我们都是老四野的弟兄。"韩先楚说,"再说了,你在空军和地方都干过,经验丰富啊!"
这番话让周赤萍陷入了沉思。从1952年离开军队,到现在已经整整17年了。这些年,他先是在云南搞地方工作,后来又到冶金部任职,如今又被停职在家。
"我这身份......"周赤萍欲言又止。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去找首长汇报!"韩先楚拍着胸脯说。
过了几天,韩先楚又来了,这次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首长同意了!"
就这样,在离开军队17年后,周赤萍重新穿上了军装,来到福州军区担任政委。
到任第一天,福州军区的干部们列队欢迎。一位老战士激动地说:"想不到还能再见到老首长!"
周赤萍笑着说:"我这个'老兵'总算又回来了!"
重返军旅后,周赤萍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发现,这些年军队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政治工作方面有了新的要求。
"要把在地方工作的经验也带进来。"周赤萍对机关干部说,"比如说,我在云南学会了和少数民族打交道,在冶金部学会了抓技术革新,这些都能用到军队工作中。"
然而,好景不长。1971年,因为那篇关于林彪的文章被人翻出来,周赤萍再次被停职。这次,他没能等到重返岗位的机会。
临走那天,韩先楚特意来送他。两个老战友相对无言,最后韩先楚说了一句:"老周,时代不同了啊!"
周赤萍点点头:"是啊,时代不同了。不过,我这一辈子,还是觉得穿军装的日子最难忘。"
就这样,周赤萍结束了他短暂的重返军旅之旅。从15岁参军,到最后一次穿军装,他的军旅生涯走过了整整44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