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美食,海鲜面,到底有多鲜?

菊卷动漫 2023-04-30 08:20:44

烟花爆竹,五颜六色的旗帜,发动机的轰鸣声。

舟山沈家门是中国最大的自然渔港,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渔港。

一千多条整整齐齐的小船,从港口出发,朝着浩瀚的东海而去。

舟山渔家世代以海为业,向海而兴。

从一九九五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休渔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八个春秋。

东海已经变成了“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舟山的“金山银山”也变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最快是八月二号,最慢是八月三号,梭子蟹,豆腐鱼,皮皮虾,鲳鱼,小黄鱼,一种又一种“虾兵蟹将”,在舟山的大小集市上“游”来。

谈到舟山菜,毫无疑问,舟山的海鲜大餐是当之无愧的。

舟山的各种海鲜,配合上海岛特色的烹饪,足足有三百多道菜肴,以美味著称,吸引了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时至今日,“舟山海鲜”已经是浙菜的招牌,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一种。

要说到舟山特色,对于大部分舟山人来说,可能都会有一个回答,舟山的海鲜面。

二○○三年八月,由舟山举办“第一届舟山中国海味佳肴节”,十种舟山特色风味佳肴被评为“中国特色”。海鲜面以压倒性的优势排在第一位,在近二十年里,保持着稳固的地位。

舟山的海鲜面有多么的受欢迎?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舟山的男性、女性、老年和儿童都喜欢吃,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半夜还吃。开心的时候吃,伤心的时候吃,有海鲜的时候也吃,搞对象也吃,分手也吃,难过也吃。”一年下来,能吃下上亿碗,加在一起,能绕地球一圈。

真相并非夸大,舟山人民对于海鲜面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许多人就象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三日未见“面”,便十分思念。

背井离乡的舟山人,听说当地要是有一家海鲜面店,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试。

一条一条的细面,连接了舟山人对家乡的思念。

在外地刚回来,妈妈就给我做了一大碗海鲜面。在海边,千家万户,每一家都有独特的海鲜面制作方法。

端起一碗,尝了尝,那沁人心脾的鲜美,抚慰了心灵。这一瞬间,那被遗忘的回忆,再也控制不住。

舟山海鲜面是从民国初期沈家门发展而来,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

清末宁波诗人兼书法家刘慈孚在其诗歌《沈家门》中描绘出了这个时期的海边风光与繁荣景象。

沈家门渔港被誉为“活水码头”和“小上海”。每年到了渔季,港口聚集了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的上万只小船。到了晚上,鱼灯点亮,星光点点,渔港景色美极了。外来的船只主要是福建人,他们长期以船为家。

一份美味的海鲜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鲜”。

一间历史悠久的海鲜面店,一只大铁锅正“嘟嘟嘟”地翻滚着,里面是早上刚买回来的鲜嫩的肋骨。一旁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不同的食物,有大红虾,小虾,排骨排,水煮蛋,鹌鹑蛋等等。

选择什么样的食物,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的钱包来决定。囊中羞涩,三样足矣;大手大脚的,最多也就五种。多了,就会堆成一座小山,不太方便。

乳白色的汤汁开始沸腾,将自己挑选出来的材料按照顺序摆好。当汤汁和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清澈而不浑厚,味道也会变得鲜香。一条新鲜的鱼,被老板用筷子一挑,一片如同羊脂美玉一般的鱼片就被老板挑进了汤汁中。在加上大虾,鱼丸,还有一些其它的食材,让这碗面变得更加的美味,哪怕是一碗汤,也是非常的鲜香。

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看了一眼正在吃面的客人,又看了一眼来来往往的人群,忍不住感概到: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享受。

经过百多年的时间,舟山的海鲜面已经成了一道标志性的菜肴,它已经是每一个舟山市人的一种味道回忆,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舟山。

高级的一份海鲜面就能卖到一百多块钱,普通的一份也就三十多块钱,再加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简直就是平民美食。

可以应每个人的喜好,随意搭配。主食依旧是面条,而且除了海鲜之外,还有很多荤素搭配,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这是一种便捷和有效的方式。舟山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各种牌子的海鲜面店,大多数都是生意红火,本地人已经习惯了在海鲜面店里吃饭。

在这些变化的后面,是舟山人民对自然赋予的美味佳肴的继承。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