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传奇:秦国使者冒险帮魏国死囚偷渡入秦,死囚竟成大秦丞相

我是晋公子 2020-01-19 20:57:36

本期话题

公元前273年,出使魏国的秦国使者王稽用自己的马车偷带魏国死囚范雎入秦,途中遭遇了相国穰侯的盘查,险些酿出大祸。

穰侯不喜欢关东游士,举国皆知,那王稽为什么还要顶风作案,帮助范雎偷渡入秦呢?

侥幸躲过一劫的范雎最终搭上了秦使王稽西去的马车。他为自己改名“张禄”——张大禄位。在魏国未能实现的抱负,冤枉遭受的屈辱,范睢都一定要在函谷关以西的那片黄土地上统统找补回来。

是什么,给了范雎这么强烈的自信,让他在生死劫难之后反而更加志气昂扬?

想当年,为战国游士们倾心追慕的纵横家张仪也曾遭遇过同范睢类似的厄运。楚国令尹丢了玉璧,门人怀疑是饮宴时为张仪所盗,便抓他起来拷打,百般笞掠。张仪咬紧牙关,抵死不肯认罪。被放回家后,夫人奚落张仪道:

“唉!你要是不读书,不卖嘴,哪儿能有今儿个的耻辱?”

张仪并不答话。扬起下巴,张开嘴问:“帮我瞧瞧,那条舌头还在吗?”

夫人笑嗔道:“在!”

“那——,就够了。”

就带着这条三寸不烂之舌,张仪只身入秦,并最终让他的连横政策在秦国大行其道,而那个曾经羞辱过他的楚国则不幸沦为张仪连横最大的受害者。

功成名就,一血前仇,张仪的成功恐怕也会让逃离魏国的范睢发出心驰神往的感叹:余亦遂此愿足矣!

只可惜,要重现同胞张仪的伟业,范睢面临的困难着实不小。

当年的张仪曾在秦国政坛左右逢源。而如今呢,他遗下的位置上坐着一位比他更能呼风唤雨,更加一言九鼎的人物,那便是穰侯魏冉。而且非常不幸的是,穰侯魏冉对新来秦国的关东游士充满了敌意:

王稽辞魏去,超载范睢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睢搭乘王稽的马车入了函关,才到湖城。远远儿地,就看见官道的尽处扬起了尘头,一大队车骑伴着杂沓淋漓的马蹄声隐现于西方。范雎问王稽道:“来者是什么人?”

“看样子是相国穰侯往东巡行县邑,检查工作来了。”

范雎说:“风闻穰侯秉政当国,最反感关东来的诸侯游士。待会儿要是跟他迎面遭遇,我恐怕免不了受一番言语羞辱,且避一避的好!”果然,穰侯遇见王稽之后便盘问他是否挟带了游士入秦,甚至径直命人搜查王稽的马车。

穰侯为什么这么讨厌关东游士?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关东游士“徒乱人国”,也就是一张长舌,专挑是非,会乱了国政。但这个理由未免不太真实。《史记》明明记载,一些对穰侯来说至关重要的工作,他还就是交给秦国客卿去负责的:

(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客卿灶攻齐,取刚、寿,予穰侯。

——《史记·秦本纪》

攻取齐国的刚、寿以扩大封邑定陶,这是穰侯晚年最大的心愿。而为他操办这件大事的人正是客卿灶。如果关东游士“徒乱人国”,穰侯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代给他们吗?

穰侯此时拒纳关东游士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范雎说的那句“专秦权”——为了保证自己能够继续把持秦政,穰侯不会允许朝中出现一个来自关东的强有力的政敌。

从这个意义上说,穰侯的“徒乱人国”就好比唐朝奸相李林甫的“野无遗贤”,都是私心作祟,一丘之貉。穰侯的这点私心,连外国人范雎都有耳闻,要说在朝廷里当差的王稽就愣不知道,不通吧?

但这趟出使魏国,王稽却偏要顶风作案,主动在魏国寻贤问能。甚至邀请范雎入秦,遭到穰侯盘查的时候还竭力为范雎提供掩护。跟当朝相国针锋相对,王稽这是吃错什么药呢?

范雎入秦的七年之后(即公元前266年),他终于扳倒了穰侯,成为秦国的新宰相。在上表推荐昔日恩主王稽的时候,范雎对秦昭王说:

“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非大王之贤圣,莫能贵臣。今臣官至于相,爵在列侯,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七年过去了,当年的谒者王稽仍然还只是个谒者。若不是穰侯被范雎取代,王稽的升迁恐怕仍会遥遥无期。

从此推论,在穰侯当国的那段时间里,王稽很可能是仕途失意的边缘人——要不是这样,王稽使魏返京,穰侯也不至于一点儿体面都不留,派人追过去搜查他的马车。范雎拜相后,对秦昭王说“我现在官至宰相,位在列侯,王稽却未得迁升,这对不起他举荐我的初衷”。

这份“初衷”,明面儿上自然不妨解释作为国荐贤。但私底下,也很难说当年的王稽没有心存侥幸,在穷困潦倒的范雎身上作一笔长线投资的小算盘。

王稽投在范雎身上的本钱最终为他带来了回报。在范雎的力荐下,秦昭王擢升王稽为河东太守,并且特别关照,履职的头三年里他都不必接受朝廷的年度工作考核。

王稽的时来运转,那已是后话了。我们现在只说他刚刚把范雎领进咸阳,推荐给秦昭王的时候,其实是碰了一鼻子灰的。因为范雎托王稽转呈秦王的觐见请求是这样说的:

“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在范雎入秦的公元前273年,穰侯魏冉和他举荐的将军白起刚刚战胜赵、魏,取得了华阳大捷。秦军的威风刮过山东,六国诸侯无不风过草偃。秦昭王正在俾睨群雄、傲视天下的得意之时,居然有个“疯子”跳出来说秦国危如累卵?

鬼才能信得着他!在昭王心里,他的舅舅、秦国丞相、穰侯魏冉才是最值得信赖的人。不但现在值得信赖,而且从来就这么值得他信赖。

参考文献: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