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每一次皇位更迭都有后党和权臣的影子从中操纵,这使得能够按照老皇帝意愿正常传承的子嗣并不多。
我们先看一下蒙古-元朝实际统治者的世系关系图,根据前后时间脉络来了解一下这些统治者之间的传承关系。
大致脉络如下:成吉思汗死后,先由四子拖雷监国,此后待忽里勒台大会一致通过后,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窝阔台死后先由其妃脱列哥那(乃马真后)开始摄政,后汗位传于其子贵由,贵由死后其妃海迷失后又继续摄政,在后来的汗位争夺中,大汗之位最终落入了拖雷的长子蒙哥手中。自此,蒙古汗位从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手中。
蒙哥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后忽必烈胜出。忽必烈死后,其孙铁穆耳取得汗位。铁穆耳无嗣而终后,再度爆发皇位争夺战,铁穆耳的侄子海山胜出即位。海山英年而逝,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又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硕德八剌被轼杀后,他的伯父也孙铁木儿得以上位,也孙铁木儿死后,他的儿子阿速吉八即位。与此同时,他的叔伯兄弟图贴睦尔即位,两都之战后,阿速吉八死。图帖睦尔即位期间,先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兄长和世㻋,但和世㻋意外死去,图帖睦尔继续执政。图帖睦尔死后,和世㻋的次子懿磷质班即位,懿磷质班死后,他的兄长妥欢帖睦尔即位。
再来看一下《蒙古-元朝十八位实际执政者与前任关系分布》图,这里的十八位是不包括开国者铁木真的,只计算铁木真之后的十八位与前任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这个分析图中可以看出:
以父死子继形式世袭的有4位,占比22.22%。分别是铁木真死后,四子拖雷监国(追封元睿宗);乃马真后摄政结束以后,汗位传给其长子贵由(元定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死后,长子硕德八剌即位(元英宗);也孙铁木儿(泰定帝)死,其长子阿速吉八即位(天顺帝);
后妃摄政的有2位,占比11.11%。即窝阔台妃乃马真后摄政;贵由(元定宗)的妃子海迷失后摄政。
堂兄即位的有1人,占比5.55%。两都之战后,阿速吉八被其叔伯兄弟图帖睦尔(元文宗)击败(天顺帝),图帖睦尔(元文宗)为帝。
堂弟即位的有1,占比5.55%。海迷失后监国两年后,贵由(元定宗)的叔伯兄弟,拖雷家族的蒙哥(元宪宗)取得了汗位。
叔父即位的有1人,占比5.56。硕德八剌(元英宗)死后,其叔父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即位。
祖孙传承的有1人,占比5.56%。忽必烈(元世祖)死后,汗位传给其长子真金(追封元裕宗)的儿子铁穆耳(元成宗)。
兄弟相传的有4,占比16.67%。蒙哥(元宪宗)死后,忽必烈(元世祖)和阿里不哥曾各自称汗;海山(元武宗)死后,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即位;和世㻋(元明宗)意外死亡后,其弟图帖睦尔(元文宗)再度即位。
弟兄相传的有3,占比16.67%。拖雷监国两年后,窝阔台(元太宗)取得汗位;图帖睦尔(元文宗)在迎回其兄和世㻋(元明宗)后,短暂让位于和世㻋;懿磷质班(元宁宗)死后 ,其长兄妥欢帖睦尔(元顺帝)即位。
叔侄传承的有2人,占比11.11%。分别是:铁穆耳(元成宗)死后,其侄子海山(元武宗)即位;图帖睦尔(元文宗)死后,其侄子懿磷质班即位(元宁宗)。
皇后预政的利与弊在上一篇《帝王更迭混乱 权力争夺激烈 数说蒙元帝王世系传承之乱(上)》一文中,我们曾分析过,成吉思汗死后,因汗位继承问题,他的两个儿子的后人是恩怨未了。这其中后党与权臣交织其中,成为皇权更迭的助推器。
蒙元时期的皇后相较其他朝代,其政治参与度绝对是史无前例,其时间之长,干政人数之多,参与形式之复杂,几乎贯穿了整个蒙元时期。其中,临朝称制者有之、摄国称制者有之、干涉继承者有之,见下表。
蒙古-元朝皇后参政情况
这其中,有两个女性统治者要单独说一下。
一是乃马真后。
1241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病逝,他这一死,蒙古高原就乱了套。本来窝阔台是指定了自己的三儿子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作为汗位继承人,但窝阔台的老婆脱列哥那(乃马真后)控制住了宫廷,剥夺了失烈门的继承权,自己开始监国,史称“乃马真摄政”。这一摄政就是五年之久。1246年,在忽里勒台大会上,她扶持自己的儿子贵由即汗位,即元定宗。
不过,元定宗这位新主并不成器,身体不好还沉溺于酒色,“国事犹决于后”,使得乃马真后参与朝政,但也因权力之争,引发母子失和,直至后来失权去世。
二是海迷失后。
元定宗贵由的死让人有些意外,生前他并没有册立继承人,于是他的老婆海迷失效仿起了婆婆脱列哥那,开始临朝称制。她本想拥立的是贵由的侄子失烈门,但是术赤(铁木真长子)系的拔都(贵由的叔伯兄弟)和拖雷系都倾向于蒙哥。
海迷失监国两年后,在1251年六月的忽里勒台大会上,经过拔都以及蒙哥母亲唆鲁禾帖尼(拖雷的遗孀)的鼎力支持,蒙哥得以继承汗位,帝国的统治权最终从窝阔台家族转归拖雷家族。失势后的,海迷失后因反对蒙哥被溺死。
从乃马真后到海迷失后,两位女性的摄政一度左右了帝国汗位延续,只不过后来术赤系和拖雷系的联手,成功击败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促成了蒙哥汗的即位。
除了上述两位影响比较大以外,还有一些皇后也屡有参政,如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妻察必、第二任皇后南必、元成宗铁穆耳的皇后卜鲁罕、元文宗图帖睦尔的皇后卜答失里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女性能够有机会参与朝政,主要是源于其丈夫的地位影响和继承,是母亲特权的一种表现,如果说初期还有稳定政权的积极作用的话,在中后期其作用更加消极。蒙元皇后可以废立皇帝,甚至临朝称制,并与宦官、权臣相结,深度干预朝政,难免同皇权发生冲突,这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上层权力争夺更迭频繁,加速了元朝灭亡。
权力诱惑 党争参与 子嗣反目众所周知,蒙古帝国时期和元初是实行忽里勒台制,选出皇帝;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名存实亡,到了元代后期,皇族内部开始公开争夺皇位,尤其是在元成宗铁穆耳之后,通过忽里勒台制度选帝可以说形同虚设,各宗室多采用武力夺取帝位。
自铁穆耳之后,皇位争夺开常态化,越演越烈,从1308年到1333年短短25年内,更换了8个皇帝,这种频繁的权力更迭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已经介绍,本文不再赘述,但可以通过下面的《蒙元帝王世系名单人员上位方式分析(包括追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蒙古-元朝的这些统治者上位方式五花八门。
这份帝王世系名单中的人员非正常即位的(包括拥立和并存的)占了一多半,其中被拥立即位的有11人,占比45.45%,分别是元定宗贵由、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英宗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元文宗图帖睦尔、元宁宗懿磷质班和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非正常即位(并存)的有2人,占比9.09%,分别是阿里不哥和阿速吉八。上述非正常即位的帝王多有后党和权臣参与的影子,本文将在后面的集中介绍。
垂帘听政的有2人,占比9.09%。分别是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对于二人文章前面已有介绍。
监国的有1人,占比4.55%。文章开始部分已有介绍,即拖雷。
正常即位的有4人,占比18.18%。分别是元太祖铁木真、元太宗窝阔台、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元明宗和世㻋。
有3人是后来追封的,占比13.64%。分别是元裕宗真金、元顺宗答剌麻八剌、元显宗甘麻剌。这里追封的三人是父子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要从真金的意外死去说起。
1273年,忽必烈封嫡长子孛儿只斤·真金为太子,但到了1285年,孛儿只斤·真金却因禅让风波忧惧成疾而死。在真金意外死亡后,他的儿子就被视为元朝皇位的继承人,但这个皇位争夺的矛盾从此就在真金的三个儿子及其后人之间再次产生,这场争斗一直持续到至顺四年(1333年)妥欢帖睦尔登基。
真金有三个儿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元成宗铁穆耳。
1293年时,忽必烈命铁穆耳抚军漠北,还以皇太子旧印绶之,此举使得铁穆耳的地位反超了其长兄甘麻剌。不过,铁穆耳虽有皇太子印加持,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还没有获得正式的皇太子身份。因此,支持甘麻剌的也是不乏其人。
在这之前,按照汉制来说,皇储的地位一般由嫡长继承,也就是说甘麻剌自然是最佳皇位继承人。若按照蒙古旧制,大汗去世,皇后临朝,再择期举行忽里勒台大会,“协谋推戴”新的大汗。
在忽必烈病危后,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四月十四日,在伯颜、玉昔帖木儿等大臣迅速拥立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铁穆耳追尊其父真金为皇帝,是为元裕宗。这时的真金长子甘麻剌身为晋王,镇抚漠北。
但元成宗铁穆耳的“皇太子德寿薨”,加上他本人位晚期多病。因此,元成宗皇后卜鲁罕得以多预国政。到了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八,铁穆耳驾崩后,导致后继无人。
按惯例,这时应该由皇后卜鲁罕摄政,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但她意图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但被支持怀宁王海山(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次子,铁穆耳的侄子)的一派所击败。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二十一日,海山被拥立帝,是为元武宗。海山追尊父亲答剌麻八剌为顺宗。
即位后的元武宗海山也是知恩图报,因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有定策之功,于是“六月癸巳朔,诏立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受金宝。”来了个兄弟相袭,把亲弟弟立为皇太子(实为皇太弟),约定在爱育黎拔力八达驾崩后,再采取叔侄相继,还位于海山之子。至大四年(1311年)三月十八日,爱育黎拔力八达于大都大明殿即皇帝位,是为元仁宗。
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却食言了,在皇位传承中,他并没有按照与兄长海山的约定进行,也为后来的皇位世系埋下了隐患。
在延祐二年(1315)十一月三十日,爱育黎拔力八达才封元武宗海山的长子和世㻋为周王,赐金印。并在次年(1316年)三月十二日,派员“护送周王之云南”,这实际上是把海山之子支出了大都,紧接着在同年十二月十九日,“立皇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这一操作,招致不少蒙古诸王和武宗旧臣的强烈不满。在和世㻋奔赴云南途中,还曾发生了旧部拥戴伺机反扑事件,失败后,和世㻋被迫流亡西域。
延祐七年(1320)正月二十一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同年三月初二,他的儿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
从南坡之变到明文之争
元英宗硕德八剌受儒家教育影响较深,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了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抵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被他排除在核心层的答己太后以及权臣铁木迭儿的余党都不甘心坐以待毙。元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自上都返回大都,至八月五日这天,途中驻营于南坡店,铁木迭儿的儿子铁失(时任御史大夫)等人趁其熟睡之际,弑帝于行幄中,史称“南坡之变”。
这次流血事件,又改变了元朝的帝王世系传承路径。
元英宗死后,铁失等人另立新君,选定了晋王也孙铁木儿(真金的长子甘麻剌的次子)为帝。
前面我们说过,元世祖将皇太子授予真金的三子铁穆耳,随后在一众近臣支持下击败了长兄甘麻剌,成功登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曾想三十年后,元朝的皇帝之位又回到了甘麻剌之一支系。
也孙铁木儿于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在漠北的龙居河即皇帝位,是为泰定帝,他还追封了自己的父亲甘麻剌为元显宗,也可以说在也孙铁木儿这一代完成了父辈对帝位的追求。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二十日,也孙铁木儿册封自己的嫡长子阿速吉八为皇太子。
泰定帝卒后(1328年),本该老皇帝去世新皇即位的关键时刻。然而,身在上都的权相倒剌沙“专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元廷内部紧接着爆发了争夺皇权的政变。
掌握大都兵权的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私念武宗旧恩,欲立其子明宗、文宗,时明宗远在沙漠,文宗亦在江陵,乃先迎文宗入即位”。
事见不妙的倒剌沙才在上都立九岁的皇太子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天顺。而燕帖木儿凭借掌握的宿卫军为后盾,于同年(1328年)九月十三日在大都拥立怀王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改元天历。就这样,大元出现了一朝二主的局面。
双方不服就战,结果一个月的时间,天历元年(1328年)十月十三日,元文宗朝廷的军队兵围上都,倒剌沙兵败投降,天顺帝就这样夭折了,成了短命皇帝。于是,元朝皇位之位重新落入元武宗海山这一支系手中。
虽然在两都之战中,大都方面赢得了胜利,但接下来的“明文之争”中,更是突显了元朝皇族内部权力争斗的残酷性。
前面我们说过,权臣燕帖木儿在大都发难之时,先拥立了元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文宗。图帖睦尔即位后,他曾表示“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这一句高姿态的承诺,让远在他乡的兄长和世㻋终于释怀,意气风发地决定重返元朝,等不及回到京师,于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二十八日就在和林之北即位了,是为元明宗。三月初四,元文宗图帖睦尔派遣右丞相燕帖木儿奉玉玺北上,四月初六,燕帖木儿见到了元明宗,奉上玉玺。元明宗亦是分封百官,发号施令。四月十六日,元明宗将元文宗册立为“皇太子”。
元文宗的让位只是表面文章,再度让权于实力弱于自己的兄长,退居“皇太子”之位难免心有不甘,但碍于当初的誓言,才不得不这样做。至八月初二,北上迎接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在旺忽察都见到了自己的兄长和世㻋。
兄弟相见,元明宗很是高兴,大摆宴宴。可世事难料,兄弟二人相聚仅五天,和世㻋于八月六日“暴崩”。紧接着,到了十五日,“皇太子”元文宗图帖睦尔再次即皇帝位,元明宗和世㻋意外身亡这一事件在《元史》中已有定论,是元文宗“与其臣月鲁不花、也里牙、明里董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宾”。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初五,元文宗册立自己的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次年正月十五去世)。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十二日,元文宗病逝,终年二十九岁,前后两度登基共在位四年。
元文宗病逝前本打算传位于兄长和世㻋的长子妥欢帖睦尔,但把持朝政的权臣燕铁木儿“恐明宗之子立而治其罪,秘遣诏不发”,请求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立其子燕帖古思为帝,但被卜答失里拒绝,于是燕帖木儿就拥立了就在大都生活的妥欢帖睦尔的弟弟懿磷质班,是年十月初四,懿磷质班即位于大都大明殿,是为元宁宗。但懿磷质班尚且年幼,由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即位一个多月后,宁宗小皇帝短命,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崩逝,在位仅53天,年仅七岁。
元宁宗夭折后,权臣燕铁木儿一看机会来了,希望再度扶持燕帖古思,但再被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否决,还是坚持让元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但“燕铁木儿(燕帖木儿)疑之,故帝至京,久不得立。……迁延者数月,国事皆决于燕铁木儿,奏文宗后而行之”,就这样,元朝皇位空置了半年之久。一直拖到了权臣燕帖木儿死去,妥欢帖睦尔才得以被正式确定为继承人,但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也提出了“万岁之后,其传位于燕帖古思”的附加条件,即约定元顺帝死后应该传位于元文宗的儿子燕帖古思。
元顺帝
就这样,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妥欢帖睦尔才即位于上都,是为元顺帝。他册立燕贴木儿女儿答纳失里为皇后,尊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封燕帖古思为皇太子。
元顺帝即位之初,权臣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虽然上届权臣燕贴木儿死去,但其家族势力依然强大,一度与新兴的权臣伯颜争权,一度计划杀伯颜,废掉元顺帝,另立新君。元统三年(1335年)六月,伯颜先发制人,“奏唐其势及其弟塔剌海谋逆”,开始清除燕帖木儿家族,将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和义子塔剌海诛杀,并废黜了答纳失里皇后。七月,“伯颜为中书右丞相,罢左丞相不置”。然而,后起的伯颜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元顺帝又与权臣脱脱罢黜伯颜,将其流放。之后,脱脱也开始专权,元顺帝又贬脱脱,直至元朝灭亡,这种党争一直是摁下葫芦起来瓢,理不断剪还乱。六月十四日,元顺帝又“诏撤文宗庙主,徙太皇太后不答失里东安州安置,放太子燕帖古思于高丽”,追究元文宗图帖睦尔及其皇后卜答失里的责任。
随着红巾军等农民起义的爆发,元朝的统治飘摇欲坠,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春,朱元璋在应天建立明朝,是年秋攻取大都,元顺帝不得不退往上都,史称“北元”。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