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踏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正是在众多优秀干部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速度才得以呈现出优美的线条。
在这些优秀干部中,就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在51岁那年被任命为山西省委书记,后来又被中央派往山东担任省委书记,如今的他已经78岁了。
那么,他是如何成长为国家栋梁的,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下乡历练1946年,山东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名婴儿,父母为他取名为李建国,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在农民家庭的李建国深知父母的不容易,他从小就知道为父母分担农活,在乡亲们的眼中,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李建国上学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他顺利进入乡镇开办的学校读书。
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为李建国知道新中国成立前,他的父母都没机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让他有了读书的机会。
家中的经济条件虽然很一般,但父母还是勒紧裤腰带,十分支持他读书,李建国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更知道用知识武装脑袋才能成为国家栋梁。
上课时,李建国认真听课,放学后,他又会回到家中帮父母干农活,1964年,18岁的李建国不负父母的期待,成功考入山东大学。
1969年,大学毕业的李建国毕业后,留在学校待了一年等待学校分配工作,最终被安排到了天津宁河县下乡锻炼。
这段经历虽然十分艰苦,但他并未有过丝毫的抱怨,正是这段经历锻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他总会完成自己的工作。
经过一年的历练后,经人介绍他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他的命运与我党紧密关联到了一起。
入党后列李建国工作十分积极,总能第一时间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他成功被组织重用。
组织经过讨论后,将他安排到了天津宁河县委工作,这次任命也成为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天津任职生涯李建国这位高材生在进入天津宁河县后,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并且与同事们相处的很好,有时他自己的工作忙完后,还会去给同事帮忙。
这种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仅被领导看在了眼里,也被领导记在了心里,为了让这个高材生的才华得到施展,组织将他安排进了宣传部搞专项工作。
他没有辜负领导的重用,凭借大学时期学到的知识,李建国积极的投入到新工作当中,他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当地的宣传工作。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为了能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邓老推出了“干部年轻化”的政策,为国培养了众多年轻一代的领导干部。
李建国便是这群年轻干部当中的一员,他的实力在党内有目共睹,终于在1992年,他被任命为天津市委副书记。
这次升迁是中央对李建国工作能力的认可,上任后,李建国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他常常深入基层,了解百姓有什么需求。
李建国会经常参加基层干部的会议,并且还会参与到制定政策的工作当中,在天津任职期间,他展现了人么叫铁腕手段。
他以身作则坚决不收别人送的“礼品”,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干部作风都十分清廉,他们都将李建国当做榜样
李建国用自身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人民的公仆,他实打实的为老百姓谋福利,很大程度而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1997年,51岁的李建国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被中央任命为陕西省委书记,当天津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向李建国表示了不舍。
就这样,李建国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天津,前往陕西省履任新职,那么他陕西又将创下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出任省委书记彼时的陕西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省,不仅如此陕西的面积也十分广阔,刚巧彼时的陕西在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瓶颈,经济发展有所减缓。
这就意味着想要推动当地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李建国并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当地干部迎难而上。
为了更好的推动陕西的经济发展,李建国上任后,几乎将陕西的每个城市都跑了个遍。
当他掌握陕西省各个地区的真实情况后,他与各级干部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陕西制定了一套专属发展方案。
发展陕西经济时,李建国综合多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让陕西的经济得到长久发展。
陕西的经济转型之路就此打开,主要是将农牧业、制造业为核心,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李建国在陕西担任省委书记的十年,不仅推动陕西经济成功转型,同时还助陕西的经济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2007年,李建国再次接到中央下达的任务,前往山东担任省委书记。
回到故乡后,李建国十分感慨,彼时的山东已经在许多方面发展的十分出色了,更是成为了许多省份学习的对象。
但在一些特殊的领域还有些薄弱,李建国上任后,将薄弱点作为专攻项目,带领山东干部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
凭借着杰出的政绩,李建国进入中央工作,并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自此他的官职已经来到了副国级。
不管是官至何为,他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关心,他将为人民工作视作自己的座右铭。
如今,李建国已经78岁,再过几个月他将迎来自己的79岁生日,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仍十分关心人民的幸福。
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谋发展的李老前辈,将成为年轻干部的学习榜样,也将被党和人民铭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