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振奋人心了,又一个“钱学森”回来了!钮凤林究竟有多牛?

素年文史斋 2025-02-21 16:31:30

今年1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欢迎钮凤林、孟醒、邹宇飞等新职工加入,其中钮凤林是美国莱斯大学终身教授,去年11月份开始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

钮凤林被称为又一个“钱学森”,他的归来对中国意义重大。

近年来,已有多位顶尖人才归国,他们为我国的科技、教育、医学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钮凤林究竟有多牛?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中国顶尖人才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跨越三国的顶尖学者

钮凤林的求学之路堪称中国人拼搏与奋进的典范,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后奔赴日本东京大学深造,在异国他乡熬过一个又一个日夜。

钮凤林潜心钻研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斩获了东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开启了走向科研世界的道路。

2002年,钮凤林在美国莱斯大学地球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其自身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一步步晋升为美国莱斯大学终身副教授,然后在2011年至2024年任终身教授。

在此期间,钮凤林全身心投入到前沿科技领域中,所涉足的科研领域非常广泛。

钮凤林倾其一生都在专注于地震成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堪称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创举。

这一技术相当于给地球量身打造了一台“CT机”,通过多尺度地震波分析技术,构建地球内部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当地震波从地下穿梭而过时,该技术能够极其精准地捕捉到每一丝细微的波动变化,将地下复杂的地质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

其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至少3倍以上,该技术可定位地下30公里内断层,使地震预警时间窗口延长至60秒,这意味着当地震来临时,人们能够提前60秒得知消息并快速躲到安全地带。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地震突发的生死瞬间,这提前的60秒足以挽救无数鲜活的生命,为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因此,钮凤林200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地震成像领域国际权威。

在以往,油气勘探技术就如同大海捞针,一个矿井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找到并发掘出来,而钮凤林的技术则改变了这一困境,具有扭转乾坤之力。

钮凤林的勘探技术就像一个精准罗盘,找油田的精准度非常高,能够将油田的位置精度控制在100米范围内,这无疑对我国能源开发事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在页岩气勘探中,钮凤林的技术使四川盆地探明储量增加25%,单井开发成本降低40%,按照估算,我国每年能少进口1.2亿吨原油,极大减轻我国对进口油气的依赖程度。

钮凤林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多达170余篇,论文被引用7700余次,他提出的核动力学理论,相关成果被纳入美国标准教材中。

在海外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钮凤林,心中却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眷恋,他不惜放弃美国承诺给他的三倍薪资承诺,毅然决然回到国内,投身中国科技领域,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增添力量。

中科大也没有让钮凤林失望,专门为其组建了20人的交叉学科团队,配备价值数亿元的量子传感仪、深地探测系统等设备,并承诺5年内给予10亿元科研经费支持。

归国后,钮凤林主导研发的新一代分布式地震监测网络,已在川滇地区部署2000个智能传感器节点,在中国完美实现了个人价值。

钮凤林的回国,也为更多的海外华人树立了榜样,形成了“虹吸效应”,未来几年预计将带动更多的海外华人学者归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位归国的顶尖学者,为国内科研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归国的顶尖学者

在2月20日,中国妇女网发布公示,拟表彰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其中就有2022年归国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

颜宁本科在清华大学,然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然后在美国当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直到2022年,深圳医学科学院向颜宁发聘书,请她出任院长,在颜宁团队的带领下,为中国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2023年,颜宁担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她也在那一年成为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当选者。

如今,颜宁拟获得中国女性至高荣誉,成为中国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2024年7月份,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国际生物统计学者胡懿娟归国,并加入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担任教授。

胡懿娟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问题,为中国生物学研究注入强大的动力。

今年还有一位医学界的大佬回到国内,他就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讲席教授王存玉。

王存玉于1998年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然后在密西根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研究所,并先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教授等职位,2011年获得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王存玉主要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如今,王存玉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倾心支持中国科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研究,为中国国内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地崛起,以及各项吸引人才政策的实施,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钱学森”回到国内,共同参与并见证祖国的进步。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2025-02-17:这位终身教授从美归国,去年已有多位顶尖人才选择返回中国

安徽财经网:2025-02-21:颜宁,拟获中国女性至高荣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