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7亿!这个数字在2022年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同时也让一家名为“恒力”的企业走进了大众视野。
这家超越华为,问鼎中国民营企业营收榜首的巨无霸,背后的掌舵者是一位名叫范红卫的女性。这位曾经的纺织厂小会计,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连接纺织与石化两大领域的产业帝国?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遍地都是机遇,只要你有想法敢去做,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当时也的确有很多人下海经商,而范红卫也正是当年的一员。
她是一位毕业于苏州一所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一家国营纺织厂过着稳定却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个时候的她,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建华,他是一位与范红卫来自同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只不过俩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
他是典型的穷苦人家的孩子,虽然在学习上他非常刻苦,也很聪明,但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只能在13岁时被迫辍学外出打工。
没学历也没技术的他,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苦力,虽然累点,但补贴家用还是足够的。只不过后来出现了一次意外,让他不得不放弃体力劳动,转而寻找新的出路。
也正是这场意外,让陈建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另寻出路的他在市场上发现了纺织废丝能够回收再利用,于是他就开始靠这个做起了买卖。
后来在一次次的业务往来中,陈建华结识了范红卫。两人在见到对方的第一眼,便都有了一见钟情的意思。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范红卫被陈建华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所吸引,而陈建华也被范红卫的精明干练和对未来的憧憬所打动。
爱情的火花在两人心中开始萌发,两人的家庭条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范红卫还是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铁饭碗”,与陈建华携手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当时利润微薄却潜力巨大的废丝回收再利用行业,开始了他们的财富积累之路。
到了1994年,范红卫和陈建华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一家位于苏州盛泽镇的镇办纺织厂,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机遇,同样也是一场豪赌。
资金不足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四处筹钱贷款,但最终,他们还是凑齐了369万元,将这家负债累累的纺织厂收入囊中,并将其更名为“吴江华西村纺织厂”,这便是恒力集团的前身。
接手工厂后,他们面临的局面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员工因为厂里拖欠工资,导致人心涣散,根本就没有了上班的欲望,留在厂里上班的,就只有门卫。
范红卫和陈建华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范红卫凭借其专业的财务知识,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并着手解决员工的燃眉之急,补发工资。陈建华则带领销售团队四处奔波,为工厂争取订单。
在两人的带领下,工厂很快焕发出新的生机。仅仅一年时间,工厂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营收突破亿元大关,在业内迅速崭露头角。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纺织行业也未能幸免。面对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的困境,范红卫再次展现出其过人的胆识和魄力。
在同行纷纷低价抛售设备、收缩产能的时候,范红卫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逆境扩张!她高价购入大量先进设备,并果断收购了几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
“别人恐惧我贪婪”,范红卫的这一决策,看似冒险,实则是基于对市场周期和未来需求的精准预判。到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金融危机过后,苏州纺织业逐渐复苏,而早已完成布局的恒力集团,凭借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规模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头羊。
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范红卫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破产业链的束缚,掌握上游资源。
她将目光投向了石化产业,尤其是PTA的生产。PTA是生产涤纶等化纤产品的重要原料,而当时的中国,在这方面高度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范红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石化行业,打造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
这对于范红卫经过不懈努力,恒力集团最终拿下了大连长兴岛 PTA 项目的立项,并开始动工建设。这座世界级的PTA工厂,标志着恒力集团在石化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恒力集团以8177亿元的年营收,超越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并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榜单。范红卫也凭借着1041亿元的身价,问鼎中国女首富的宝座。
从苏州大专生到产业女王,范红卫的传奇经历,是改革开放时代女性企业家崛起的标杆,同时也为传统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范红卫的成功并非偶然,而她的经历也是值得后辈学习的榜样。机遇这种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遇到就要牢牢把握住,这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而她如今所领导的恒力集团,也将在创新和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
信息来源:
《中国最富的三个女人争抢首富之位!她白手起家,公司营收超过华为、联想》——时代周报
《中国女首富易主:从收废丝到炼石油,与丈夫打造7000亿财富王国》——南方周末
文/编辑:清辉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