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名字是倒着念、正着念都一样的禹英禑。
黑吃黑、多伦多、石榴石、文言文、盐酸盐、禹英禑!
——《非常律师禹英禑》
没有剧会永远火,但永远有好剧会爆!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豆瓣分9.4,讲述天才自闭症律师的职场故事。而更多人关注到它,离不开影迷肖战力荐。但你如果懂了“在红圈所如履平地”的禹英禑,或许会更懂“娱乐圈内行外人”肖战!


我就像迷路的独角鲸,在陌生的海边和陌生的白鲸一起生活。
因为和大家不同所以难以适应,也被很多鲸讨厌。
但那也没关系,因为这是我的人生。
我的生活奇特又古怪,但却很有价值,也很美丽。
——《非常律师禹英禑》


把肖战比作禹英禑绝非贬低。天才自闭症是“星星的孩子”中的独特存在,远比多数浑浑噩噩的人灵魂更高贵。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作为社会个体,逃不脱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规范准则,也即社会契约。
然而,契约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也会随时代变化。以社会契约论视角看,娱乐圈已进入契约被破坏后的无序状态。连二连三明星人设翻车引发“破窗效应”,从“文艺界”沦为“娱乐圈”,挑战公众容忍度,也挑战社会底线和文化敏感神经。
公众对娱乐圈的信心越是被破坏,臧否娱乐人物就越发苛刻。肖战经受过这种审视,也成了熬过这审视的清流。然而,他付出的代价,却是娱乐圈讳疾忌医的沉疴积弊、互联网跌破底线的道德失范,在行业监管失序下生态共衍的一场梦魇。
是个体不可触碰之伤,是行业不能言说之殇,更是文化不能承受之轻!禹英禑和肖战都在改写职场生态,区别只在于,一个遇见歧视,一个遇见成见!

自闭症设定,让禹英禑这个职场新人与众不同。不同于一般普通律师,她的职场适应与成长过程具备太多新看点。而贯穿始终的“鲸鱼”意象,更是让她成为靠传统、经验与效率制霸职场的AI时代里,不可替代的具有灵气和创意的法律人。
而素人心态的肖战同样有别于浮夸的娱乐圈。他在流量造星的“局”与“势”间,能安守初心与本色,面对时代的汹涌宏大,保持静穆悠远的姿态——这也是他能挣脱明星人设的桎梏,在舆论泥淖中榨干流量水分,靠口碑重回巅峰的资本。
人的安全感源于笃定,知道自己是谁,世界又是怎么回事。“鲸鱼”代表着禹英禑对世界的认知与底气。她接纳自己的自闭症,接纳与之相关的困扰。这种笃定使她的安全感倍增,灵光乍现,促使她成为在常见法律框架中敢于突破的好律师。


然而,禹英禑在履职第一天就被善意提醒:禁止提鲸鱼!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因为职场不可口无遮拦?说到底,还是因为,独角鲸和白鲸不同。
那么,当初有没有人好意提醒肖战:明星不是素人?做好优秀个体是可控的,当好优秀偶像却是不可控的。公众人物承载的社会意义必然远超越素人。何况没做好准备就现象级爆红,肖战的职场看似“一键通关”,难度系数实则“地狱级”。
自闭症既是苦难也是铠甲,一派天真又隐隐混不吝的禹英禑,谁不爱?但必须承认,不是谁都能遇见郑明锡这样的爹系上司、崔秀妍这样的温暖牌闺蜜,李浚浩这样的灵魂知己!不幸又幸运的英禑,遇见全员好人的汪洋律所,被爱被治愈。
与倚重专业能力、自律精神的法律业不同,娱乐圈更依赖团队作业受环境掣制,流量时代明星运营尤甚。所以,“独角鲸”肖战没有遇见他的“汪洋”。


娱乐,注定是媚俗的!只要大众存在,就免不了媚俗。正如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媚俗’,指不惜一切代价想讨好,且讨最大多数人好的一种态度。为了讨好,就必须确定,什么是大家都想听的,必须为固有观念服务。”
“由于必须获得大多数人关注,大众媒体美学不可避免是媚俗美学。随着大众媒体包围、渗入我们的生活,媚俗就成了我们日常的美学与道德。”迎合整体价值取向必然会扭曲自我判断。当社会价值体系失序媸妍莫辨时,个体也就无所适从。
选择的艰难,就是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的量子纠缠。熬就当淬火吧,不死也脱层皮。只是从此,你要学会,不在不喜欢听鲸鱼故事的人面前提鲸鱼。

如果内心有杀人想法,那就是杀人未遂罪;
如果有想伤害他人的想法,那就是伤害罪;
如果想揍人的话,那就是暴力致伤罪;
如果只是失误的话,那就是过失致伤罪。
法律将心里的意念,看得很重要。
罪名,也将跟着内心意图而改变。
——《非常律师禹英禑》


娱乐圈是职场,明星亦是职业。选择这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关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与评价体系的生活。既然是职业,那必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比如,是否适应圈子的游戏规则?能否承受这个行业的文化、风气,以及其带来的冲击?
要突破职业成长期困惑或成长的瓶颈,就必须承受那些风雨飘摇收入不定的,与焦虑抗争的漫漫长夜、周遭人群对个人社会关系的侵蚀、这个行业的议价规则,以及职业价值与个人能力和价值取向的磨合……因此,流量就成了突围的buff。
但流量不是护城河,更不具备排他性。有人凭流量加持取得点成绩,就自以为成功。殊不知,流量只是工具不是价值,依赖外部因素的成功底盘不稳。


律师成长十年磨一剑,事业原始积累尤其需要人脉加成。法律业如此,娱乐圈就更不用说。大红靠命,小红还得靠捧。谁捧?伯乐,贵人,观众,缺一不可!饶是千里马,足够以自身价值与人深交,但遇见伯乐攀附机缘,处处皆离不开人脉。
内娱,当永记2020那场网暴!那是娱乐文明滥觞之河要改良自洁,必然要领受的行业阵痛。也是明星个体替行业消孽,不可思议的世相荒诞。然而,与事态全程绕不开的,肖战身为“圈内行外人”与圈子的那份隔阂疏离,同样值得反思。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罪名根据犯意转化,动机决定行为性质,恰恰说明,沧浪之水“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也。



因为时代红利,个体才有足够选择。肖战吃过红利吗?当然!网络造星的红利,小众文化的红利,流量的红利……但起初他并未正视这些,粉丝也经常予以否认。而这种否认与切割,的确一定程度上伤害到圈层文化,招至反噬,也不意外。
倒不是要贴标签。英雄不问出处,从哪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去何处。因小众成名不一定囿于小众,毕竟演技自带出圈buff,审美自有普世价值。但显然,经历了那么多,相对于当初的如履薄冰,肖战身上如今的“松弛感”倒越发清者自清。


不同于经典的职场剧《未生》,新人群体“因为太平常,所以常常被视而不见”;《非常律师禹英禑》则展示了,一个“应该被看到,却很难被真正看到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症群体。而明星,又何尝不是,应该被看到却很难被真正看到的群体!
成像原理众所周知:焦距越短视角越大、变形越强烈。正如鱼眼镜下桶形畸变,世人视奸明星,多少仰慕、膜拜、跪舔、觊觎、睥睨……几人在平视?
畸变之一,就是针对明星的性刻板印象。食色性也人之大欲,但传统文化里谈性有耻感,性会使端庄形象崩塌,如偶像塌房。明星人设造就完美的人格神,而这完美,一旦与性沾边便破功。所以偶像可以是大众情人,却不可以属于某个人。


粉丝能借由单边关系臆想直白表达占有欲,却不能接受偶像也有情欲和宣泄。禁欲便成了偶像品格。当偶像甚至非偶像定位的演员,因正当恋爱婚育而塌房;当人之大欲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岂非,既不正常,也违背人性?
不为道德滑坡洗地。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公众人物的责任无可推卸。只是,若用道德洁癖强求,那么我们的娱乐历史和文化或将一片贫瘠,世间再无风流倜傥、放诞不羁。拥护监管,但不希望行业与社会内省的命题,成了甩锅的手速赛。
网络吃瓜的法律边界,究竟在哪里
公众人物权益让渡边界,又在何处
被导向的公意,是不是真正的公意
监管究竟是特权,还是沉重的责任
旧的社会契约,是否应当与时俱进
同样是爱慕,我们更爱意气任侠的少年,而非照世如珠的仙君。同样是景仰,我们更欣赏惠特曼豪放的“解开扣子”,而非食古不化的“同袍论”……

即使别人说不是,
只要我说是爱情,
那就是爱情。
——《非常律师禹英禑》


独角鲸留在白鲸群,白鲸会怎样?韩宣荣、郑明锡、崔秀妍、李浚浩甚至权敏宇都“看见了”禹英禑。透过自闭症,在各种“奇奇怪怪”、“冒失鲁莽”、“惊慌迟钝”之外。那个特别的视角,像旋转门前的禹英隅,慌张,匆忙,局促但却坚定。
而剧外的我们,有没有真正“看见”肖战呢?在“偶像滤镜”、“流量标签”、“刻板印象”之外。不care他爱谁不爱谁!不care他符不符合谁的条框!

肖战是全龄明星,但忠粉还是价值观稳定者居多。尤其舆情洗礼,公共舆论场粉丝失声,以天涯论坛旧友为首,凝聚了一批三观路人,在舆情中难得的正面发声,主动稳基本面、护路人盘,影响匪浅。他们不是粉丝,是为三观而战的路人。
发声义愤填膺,在当时一边倒的公共舆论场中拨乱反正,成为意见领袖。那段时间,战斗属性便成了肖战粉丝的文化烙印。当然不是全部!更多爱得深沉的粉丝默默隐身人海。原本或许早已不问江湖事,老来却经历“君子死知己”的豪情!



成年人原本容易认知固化,但经历太多颠覆认知反倒完成了涅槃。这些粉丝往往有钱、有闲、有阅历,是拉动明星商业价值榜单的流量数据。他们不刻意自我赋权,但粉丝文化会不自觉挪用主流价值判断,他们也因此在粉群中拥有影响力。
此外还有产粮的博主,太太,阿婆主们。行走云端在ACG文本间游牧,产粮粉丝是粉丝文化推手。玩梗出圈的时代,粉丝产粮过程也正是偶像被符号化的过程。他们充当志愿者,为偶像网络赋魅。一旦脱离为爱发电,也更容易受利益操纵。
李浚浩说,“我像单恋一只猫,猫咪有时会让主人感到孤单,但也会让主人感到幸福”。禹英禑回答,“「对猫的单恋」是不恰当的,因为猫也爱着主人。”


多数时候,粉丝对偶像的依恋就是对猫的单恋,通过认同偶像确认自我价值。然而,当谈论肖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文化是社会行为的心理密码。这场奔赴不单是肖战与粉丝的双向奔赴, 更是杂芜思潮中社会娱乐文化这条大河自洁的奔赴!
肖战走了条离成功最远又最近的路。流量其实没有让德不配位者逆天改命的魔力,但肖战凭流量登峰造极且逆袭,自有其实力底蕴。当时他从巅峰跌落谷底,几乎没有自媒体反思舆情、挖掘真相,网上完全没有具有建设性的民间舆论基调。
而部分公共媒体与公众人物,则显失风度与担当。一些故意煽动情绪的行为,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极端自由主义文化的负面积累效应。幸而社会主流文化对控制舆情起到根本作用。譬如《红梅赞》从价值层面肯定了肖战,成了他的翻身背书。



谈人物品藻,先人品,次人格,最后才是技艺。2020之前的肖战,明明很有魅力可总觉得差点火候。真实的他,是放弃设计师可预见的未来,一把梭哈赌素人高龄出道的野心家。但人都有AB面。曾经的肖战,A面的壳遮着B面个性的光。
从前终究过于在乎他人,细腻到企图熨平生活的每一道折痕。So,有人爱他体面周全,就有人不喜他老神在在,许是通常感觉绅士不够be real,风度背后不免有拒人千里的疏离吧。没有破绽的人生多少有点无趣,谁料竟是舆情打破这自我设限!
爆涨暴跌都是势,挡不住。还没自我膨胀就熄火也不算太坏。没必要活成所有人喜欢的样子,也永远活不成所有人喜欢的样子,命运替他做了断离舍!


他学着坦然接受赞赏,也不再忐忑畏惧加害。少了些半永久38℃微笑,温润中透着隐隐犀利,峥嵘蓊郁……不是斗士,也不是绅士,只是他自己。而爱他的人走出PDST重归初心,说是粉丝倒更像观众,不那么容易被洗脑,也没那么狂热了。
各自欣慰笑笑,退后半步——肖战和粉丝在尝试建立新的积极关系,共建更多无需迁就的自由。毕竟,日益严厉的娱乐业监管,提醒着我们:修补娱乐圈与社会的信任裂痕,需要重思彼此的依存关系,寻求、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新契约!
新契约,何不从肖战开始
记住不公,赞赏豁达,不让恶再开花
改变需要时间,社会要等得起
但未来想看到大树,最好现在就种上
Hier ist die Rose,hier tanze
这里有玫瑰,就在这跳舞吧


素颜也很不错!
小编真认真夸肖战。
德不孤,必有邻!
文化有限,没怎么看懂[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