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话说长江》浑厚的开场白再度响起,那个曾让亿万人守候在电视机前的标志性声线却永远沉寂。2 月 13 日,中国播音界 “活化石” 虹云在京逝世,享年 81 岁。这位用声音雕刻时代的艺术家,带着半世纪的回响与争议,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作为新中国第二代播音员的代表人物,虹云创下多个行业里程碑:1980 在《午间半小时》中,她以 “拉家常” 式的播报打破传统,让新闻播报首次有了人间烟火气;与陈铎联袂解说的《话说运河》创下 92% 收视神话,成为改革开放初期 “全民必修课”;更以《农业现代化探索》专题片斩获广电总局特别荣誉奖,奠定其 “声画史诗” 书写者的地位。

2016 年恒大盛典上,时年 78 岁的虹云朗诵《恒大的辉煌时刻》引发争议。当企业帝国倾塌后,部分网民翻出视频嘲讽 “艺术家人设崩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悼词中特别提及:“艺术家对文本的忠诚,不应被后视镜审判。虹云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何为‘话筒前的战士’。”

虹云的人生剧本写满命运暴击:河北乡间周岁丧父的孤女,靠着母亲糊火柴盒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与导演张中令相守 27 载,却在 1991 年突遭巨变 —— 丈夫公差返京途中遭遇车祸殉职,遗物中那份未拆封的稻香村糕点,成了她余生再未触碰的痛楚。弟子周涛回忆:“老师守灵 49 天后,把黑纱别在话筒架上继续播音。”


据中国传媒大学讣告,虹云于腊月廿七独自赴协和医院就诊,从发热门诊转至 ICU 仅 17 天。主治医师透露,昏迷前她仍握着 1983 年版《播音发声学》,页边密密麻麻的批注定格着 “声带永不停机” 的执念。2 月 14 日清晨,中传播音楼前的百年玉兰意外绽放,学生们将花瓣夹进《长江组曲》乐谱,以行业特有的浪漫送别 “声音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