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匠心所至琢玉成器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延安发布 2025-02-08 15:43:05

近年来,延长县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在选人、育人、用人上下足“治玉”之功,着力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慧眼识璞,拓宽视野选准“好料子”。全方位观其品、察其质,多渠道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科学招录,延伸选拔链条。及时掌握年轻科级干部配备缺口和部门单位编制空缺情况,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中按需设岗、精准考录,持续优化年轻干部源头结构,将学历高、专业强的优秀人才,提前纳入组织培养视野。换届以来,累计招录公务员64名、选调生6名,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全面掌握,疏通储备渠道。根据学历背景、工作履历、专业特长,综合运用班子研判、年终考核、督促检查、谈心谈话、任职考察、跟班培训等手段随时掌握年轻干部成长情况,按照综合行政、农业农村等方向分类建库,建立3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库和30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库,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常态化储备。打破陈规,激发竞争活力。鲜明“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用人导向,破除“论资排辈”思维,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深入考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一大批对党忠诚、能力突出、作风扎实、实绩显著的优秀干部得到了重用,全面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巧手治玉,科学培养铺就“好路子”。坚持量料取材、因材施艺,为年轻干部制定个性化成长路径,反复雕琢、细细抛光、玉汝于成,为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提供组织助力。导师帮带,倾心相授促成长。深化导师传帮带机制,建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导师团队,在政策理论、主责主业、思想作风等方面对年轻干部进行结对帮带,将导师评价作为年轻干部考核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保驾护航。全员覆盖,精心培训提素质。大力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和上级党校进行培训,有计划地举办全县青年干部培训班,邀请各行业领域领导、专家来延授课,通过集中轮训、专题辅导、线上选学等方式,累计举办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3期332人次,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40人,有效推动年轻干部练好“内功”、提升能力。多岗历练,潜心实干强本领。结合全县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突出基层导向,按照按需轮岗、有序交流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城市治理、信访维稳等一线实践锻炼,先后选派229名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9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在风雨历练中退去稚气和娇气,练就过硬本领和坚韧意志。

匠心成器,精准使用给出“好位子”。坚持“选优、有序、看政绩”原则,切实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不断提升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用当其时,抓住干部使用“黄金期”。尊重干部成长规律,抓住最佳使用时期,把优秀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合适岗位上递进培养,优先选派到宜兴、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历练,有效避免“拔苗、催熟”造成的“速成、速朽”,助力年轻干部循阶而上、行稳致远。用当其位,打造领导班子“铁营盘”。加强分析研判,大胆把能力突出、实绩显著、历练充分的“将帅型”年轻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甚至放到“一把手”岗位上来,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合理流动,筑牢领导班子“营盘”,确保各领导班子梯次有序、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用当其能,激发担当作为“动力源”。用活用好“三项机制”,不断强化精神鼓励和政治激励,最大限度宽容为公之失、敢干之误,旗帜鲜明为敢闯者松绑、为敢为者撑腰,防止年轻干部被思想包袱束缚手脚、被后顾之忧埋没才能,让年轻干部大展身手、各展其能。换届以来,累计调整干部28次1522人次(含职等级),充分激发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来源:延安党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