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流行音乐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迅速蹿红,林俊杰的《江南》、周杰伦的《七里香》、张韶涵的《欧若拉》相继发行。还有神曲《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在流行与神曲之间,还有一个刀郎力压群雄,是当时的''顶级流量'',连庞龙都说只有刀郎的唱片比我卖得好,要知道当年连销售1.7亿的《老鼠爱大米》都比不上庞龙。
71年出生的刀郎本名叫罗林,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父母常年在外,哥哥担任起管教罗林的责任,但哥哥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对罗林拳打脚踢,兄弟两人的感情并不好,甚至罗林还很恨大哥,幸亏他还有个学作曲的表哥,表哥成了他音乐的领路人。
父母采纳了表格的建议给罗林买了架钢琴,16岁那年,罗林出于对音乐的追求独自跑到四川个歌舞厅当了个服务生,闲暇时他会帮调音师学点声乐知识,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内江一个一流的键盘手,随即拜他为师,罗林勤学苦练一年之后,老师发掘罗林的水平已远在他之上,便秘密请辞,离开了歌舞厅。
那时歌舞团里有一名舞蹈演员离异,罗林对她展开追求,之后跟她结婚,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40天大的时候妻子留下一张写着''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的纸条,就离开了。罗林把孩子留给父母,又离开了四川,辗转到海南在歌厅驻唱,在那里他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建了一支乐队。
1992年他们去西安拍了一部《再回西安》的MV,遇到了''飞''乐队的主唱许巍,他们相谈甚欢,沾乐队的光,罗林在90年代已经可以月入过万了,但罗林觉得他遗忘了自己的理想,竟然把音乐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于是他离开了乐队,又走上流浪之路,幸运的是,他在新疆遇到了民族歌手朱梅,并与她喜结连理。
罗林想自己写一些歌,但现实总是残忍的,罗林的歌全部如石沉大海,他所做的唱片专辑只卖出去了几百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2000年,他又做了张《新疆原创第一击》的专辑,但最后只卖了一千多张,惨不忍睹,原创没做成,钱也没了。但这时,二女儿已出生,家徒四壁的他意识到,作为父亲和丈夫,自己不能再固执下去了。罗林泡在图书馆,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与维吾尔族的百姓风采,在之后的三年里,他写出了3000多首歌,之后他以刀郎的名字出了张专辑名叫《西域情歌》,所幸这张专辑销量不错,
2004年初刀郎的另一张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一下子卖出去270万张,据说盗版还卖出了800万张,刷新了中国唱片的销售记录,大街小巷音响里放的全部是刀郎的歌,其中《冲动的惩罚》与《情人》歌唱的正是离他远去的前妻。
这一年,刀郎终于火了。从荒漠到都市,从理发店到餐厅,全部都是刀郎的歌,7月10日,张艺谋在北体举办《十面埋伏》的首映式,刀郎作为开场歌手第一次在台上公开露面。他演唱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怀念战友》。通过大屏幕,观众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刀郎眼角的泪水。
公司想趁热打铁再为刀郎发一张专辑,为此专门请来李宗盛为刀郎做监制,但造物弄人,所有紧张的筹备成了外人眼中的一场笑话,第二张专辑销量直接跳水,与此同时,很多主流音乐人也开始公开质疑刀郎的音乐水平。
比如,那英曾公开评价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并且拒绝刀郎入围音乐风云榜。做摇滚的汪峰也认为刀郎的音乐和歌词很一般,他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大家听惯了精致的音乐,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歌。著名制作人卢中强也表示刀郎的歌品质太差,连他公司做的小样都比刀郎强。杨坤甚至不把刀郎的歌称作是音乐。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沉默的刀郎有一次选择开车到远方去流浪,他一夜之间红遍中国,又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从远方归来的刀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电脑前,把关于自己的新闻和跟帖挨个看了一遍。几天后,他释然了,他说喜欢也好质疑也罢,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终究会被大家遗忘。
曾经离家的少年饱经沧桑,终于学会了放下。消失多年的刀郎再出现在公众眼中是在自己女儿的婚礼上,如今他已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可能走在街上,也不会被人认出,但依然带着大家熟悉的帽子,纵是遭受''主流''质疑,刀郎依旧值得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