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不忍了!出手便将人送上法庭,4年了,这口恶气终于出了

慕容清扬了 2025-02-22 10:20:20

大衣哥朱之文这个农民歌手火了之后,日子反而不好过了,村里人借钱不还还翻脸,陌生人上门要钱,网上还有人造谣抹黑,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憋屈,最后实在忍不了了,只能告到法院去。

朱之文是山东农村出来的歌手,因为穿军大衣唱歌出了名,大家就叫他大衣哥。他火了以后没飘,还是那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样子,种地也没撒手。有一次他把那件让他出名的军大衣拿去拍卖,没想到卖出了51.8万的高价,朱之文二话不说全捐了,还自己又掏了10万出来一起捐了。这事传出去,大家都说朱之文是个好人,有钱了不忘回报社会。但是好人也有烦恼,朱之文的烦恼就从这开始慢慢多起来了。

村里人看朱之文有钱了,就开始打主意。有的说孩子上学缺钱,有的说家里人生病了,还有的说要做生意缺本钱,反正理由一大堆,就是想从朱之文这借钱。朱之文心软,能借的都借了,眼看着借出去快百万了,却一直没见谁还。他偶尔提起还钱的事,有些人还翻脸不认人,说他小气、忘恩负义。这下可把朱之文给整不会了,他想着都是一个村的,不好撕破脸,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过年的时候,朱之文想着给乡亲们送点年货,表示一下心意。谁知道有些人不领情,还嫌弃礼物太轻。这可真是伤透了朱之文的心,他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好心没好报。但是朱之文还是忍着没发火,他总想着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闹得太难看。

朱之文成名后,村里的路不好走,他就自己掏钱给修了。把土路修成了水泥路,还在路边装了路灯,方便大家晚上出行。他又给村里的小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还花了五六万把坏掉的变压器修好了。朱之文觉得自己有能力了,就应该为村里做点事。可是有些人不领情,反而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朱之文有钱了不这么做才怪呢。

朱之文火了之后,有不少奇奇怪怪的人找上门来。有一次,一个陌生人来到朱之文家,二话不说就赖在院子里不走了。这人说话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说他有的本事,朱之文能成名全靠他对老师说的话。这话说的,连朱之文自己都听懵了。更离谱的是,这人还说朱之文应该给他50万感谢费,不给钱就不走。朱之文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哪来的神经病。

还有一次,一个老太太找到朱之文,说朱之文现在有名了,一年能挣个一两千万。她就想着让朱之文借给她一两万。老太太还自以为要的不多,朱之文肯定会同意。结果朱之文没答应,老太太立马翻脸,说以后有人骂朱之文,她也要跟着骂。朱之文听了这话,心里凉了半截,他没想到人心居然可以这么复杂。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朱之文也慢慢学会了拒绝。但是有些人就是不依不饶,非要纠缠。有的人甚至跑到朱之文家门口闹事,把门踹了都有。朱之文觉得自己太难了,做个明星怎么这么多麻烦事。他有时候都想,要是自己没出名该多好,至少能过个安生日子。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朱之文的烦恼又多了一层。有些人发现只要拍摄朱之文的日常生活,就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收益。于是朱之文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吃饭、睡觉、下地干活,都逃不过这些人的镜头。朱之文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玻璃房子里,一点隐私都没有了。他想发火吧,又怕别人说他耍大牌。不发火吧,又觉得自己太憋屈。这日子过得,真是不上不下的。

朱之文觉得自己够倒霉的了,没想到网上还有更糟心的事等着他。有个网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连续四年在网上造谢朱之文的谣。这人把朱之文的头像P到别人身上,编造出各种离奇的故事,还在标题上写满了辱骂的话。更过分的是,这人连朱之文的家人都不放过,就连刚满周岁的小孩也被他们编排进去。朱之文看到这些,心里难受得不行,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这种罪。

朱之文一开始还想着息事宁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那个造谣的人,希望能和平解决。那人的丈夫还出面道过歉,说愿意赔偿。但是道歉归道歉,造谣的事情一直没停过,整整持续了四年。朱之文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觉得自己再不做点什么,这日子就没法过了。于是他下定决心,把这个造谣的人告上了法庭。

案子开庭的时候,那个造谣的人终于露面了。在法庭上,她不停地给朱之文道歉,还想调解。朱之文的律师说这事挺严重的,要判刑的话最高能判3年。朱之文这回是铁了心了,他说不管结果如何,都不接受调解。他觉得自己忍了四年,已经够给对方面子了,现在就想通过法律来讨个公道。

这件事闹到法庭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说朱之文太小气了,有人说朱之文做得对,不能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朱之文自己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自己被欺负得太狠了,不能再忍了。他希望通过这次官司,能让那些在网上乱说话的人长点记性,不要以为在网上就可以为所欲为。

朱之文的遭遇,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网红经济对农村的冲击。以前农村里出个名人,乡亲们都与有荣焉。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看到朱之文的日常生活被拍成视频,能获得那么多流量和收益,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有些人就想,凭什么朱之文能赚那么多钱,我们就只能看着。于是就有了那些借钱不还、上门要钱的事。

这种心态的变化,其实是网红经济重塑了农村的价值观。以前农村里讲究的是勤劳致富,现在却变成了谁能出名谁就能赚大钱。这种变化让很多人感到迷茫,也让像朱之文这样的农村名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想回报家乡,一方面又要面对乡亲们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

朱之文的遭遇也让人思考,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网红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朱之文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拍下来,这种全景式的监视让他感到很不自在。但是他又不好发火,因为他知道这些视频能给拍摄者带来收益。这种矛盾,其实是很多公众人物都面临的问题。

朱之文从一开始的忍让到最后选择法律维权,这个转变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反映了农民群体法律意识的提升。以前农村里有矛盾,大多是靠调解来解决。现在不一样了,像朱之文这样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农民们开始意识到,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武器。

但是这种转变也有它的无奈之处。朱之文之所以选择告上法庭,是因为他觉得善良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这种无奈,其实反映了我们社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容易被欺负?为什么在网上造谣这么容易,但是澄清却这么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朱之文的案子还在审理中,不知道最后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案子都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过得更好。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