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0点,某书用户“徐某强”用AI一键生成标题:“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并附上“超一线男星抵押私人飞机”等虚构细节。短短6小时,话题横扫微博、抖音热榜,阅读量破20亿。

素材来源于网络
徐某强利用“社会热点词”定向推送,吸引八卦账号二次加工,衍生出“周杰伦黄晓明”等版本。
未标识的AI内容被算法误判为“高热度原创”,流量倾斜下谣言指数级扩散。
周杰伦公司紧急发声明,黄晓明发日落图隐晦辟谣,网友却越扒越“上头”。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3月14日,警方通报徐某强因“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拘8日,但这场闹剧已暴露AI谣言的致命杀伤力。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徐某强绝非个案。
西安某团伙用“翠绿笔墨”软件日均洗稿19万篇,流向6000多个账号,单日收入超万元
技术博主实测,一篇AI文章成本仅0.00138元,1分钱能生成7篇。
部分账号利用“未强制标识AI”的规则,伪装成真人爆料的“独家猛料”。
“AI内容农场”通过编造明星丑闻、社会恐慌事件收割流量,甚至能操控股市波动(如编造企业破产导致股价暴跌)。网友惊呼:“我们刷到的‘新闻’,可能全是机器人写的剧本!”
事件发酵后,微博、抖音等平台火速升级AI标识规则
徐某强被拘了,但AI造谣的潘多拉魔盒已打开。当技术狂飙撞上人性贪婪,下一个被“AI换脸”诬陷的明星会是谁?平台承诺的“清朗行动”能否斩断黑产利益链?答案或许藏在每个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里。
你刷到过“以假乱真”的AI八卦吗?支持“AI内容必须强制标识”的点,认为“侵犯创作自由”的点!
(本文综合公安部通报及平台治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