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终于要着陆,为何“耽搁”这么久?落月精度或不如阿波罗

人马座说 2024-05-30 05:10:52

嫦娥六号终于快要着陆了。自发射之后,已经过去了20多天,探测器却仍然在环绕月球的轨道上绕圈。其实嫦六在发射5天之后就完成了近月制动,到达了月球附近。但在那之后的消息就不多了,让广大网友等得有些“焦躁”。

其实这段时间嫦娥六号也没闲着,先是释放了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然后进行了两次降轨,从周期为12小时、远月点86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降到周期4小时、远月点2200公里的椭圆轨道,然后于5月21日再次降轨至200×200公里的圆轨道,周期是2个小时多一点儿。

不过,即使从5月21日进入圆轨道开始算,嫦娥六号还需要等上11天,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要到6月1日才会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分离,正式踏上落月之旅。着上组合体的轨道将进一步下降到15×200公里,并预计于6月2日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

实话实说,嫦娥六号从发射到落月,时间确实拖得比较久。经常有文章指出嫦六从发射到返回地球要花50多天,而美国50多年前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只需要8天,差距太大!这种说法当然不客观,这两者的使命和性质都不一样,无法直接相比。

还有人则把这种差别与网上盛传的美国登月造假论联系了起来,认为既然嫦娥六号做不到8天往返,那么阿波罗飞船就一定是在“造假”,再加上嫦六发射直播时裴照宇副总师说了一句:“没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结果被网友传成了“没找到阿波罗登月的那个盆地”,引发了一大波质疑美国载人登月的热潮。

其实,嫦娥六号花费如此长的时间绕月,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这么长的绕月时间,不仅长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印度的月船三号、日本的SLIM探测器,甚至比我国自己的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都要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在于着陆器落月的导航方式。一个颇令人意外的事实是:嫦娥六号的落月精度,很可能还比不上50多年前的阿波罗飞船。

咱们来看看美国1969年11月14日发射的阿波罗12号载人登月飞船,这是人类第二次载人登月任务,往返一共花了10天多,落月地点是月球正面的风暴洋,准确的坐标是南纬3度0分44秒,西经23度25分17秒。与第一次的阿波罗11号不同,阿波罗12号的着陆地点非常特殊,它是要去找一个“同伴”:1966年发射的勘测者3号无人登月探测器。

既然阿波罗12号要在勘测者3号的附近着陆,那么着陆点就不能天马行空了。实际上阿波罗12号确实实现了这一壮举,降落在了距离勘测者3号仅163米的位置。这已经相当精确了,跟一枪打中十环没什么区别。美国宇航员出舱后还来到了勘测者3号附近,并取回了部分零件。

阿波罗12号能实现这一点,归功于一种叫做“地形相对导航”的技术,也就是在着陆轨迹上选几个点,比如说某座环形山,当着陆器飞到预定地点上方时,观察或拍摄该处的地形,再与原先预设轨迹上的地形进行比对,就能得到当前着陆航线的偏差,再通过调节发动机推力和方向来修正这些偏差。

经过多次修正后,偏差会越来越小,直到最终降落,实现高精度落月。这种导航方式,其实与现代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制导有点儿相似。阿波罗12号是载人飞船,50多年前的智能技术也几乎没有,所以“地形相对导航”是由人工完成的,也就是宇航员借助仪器来目视识别。而近几年那些登陆月球的国外探测器,也有几个采用了这种导航手段。

例如印度的月船三号,着陆精度达到了360米。日本的SLIM虽然在着陆后翻了个“嘴啃地”,但落点精度却达到了100米之内,非常惊人。由于是无人登月,上面这两个探测器用的都是机器视觉技术来实现地形相对导航,说白了就是不断拍摄月面图像,与预设图像进行比对,再修正偏差。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都还没有采用基于地形比对的高精度导航,而是用了更保守的修正轨道偏差的方法。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着陆前尽量校正轨道偏差,做到精益求精,在着陆的减速阶段主要采用类似弹道导弹的惯性导航。

不过,由于在着陆减速的过程中,发动机推力和姿态不会百分百准确,惯性导航的精度也不会无限提高,总会有误差,所以即使着陆前的轨道再精确,最终的着陆点与预定落点之间还是会存在较大的偏离。

根据公开数据,嫦娥三号的实际落点与标称着陆点的偏差约为600米,嫦娥四号达到了1000米左右,而嫦娥五号由于重量较大,控制起来更为复杂,着陆偏差达到了2.33公里,是嫦娥系列中最大的。

这时有网友会提出反对意见了:在新闻报道中,嫦娥系列探测器的着陆精度都是很高的,例如嫦娥四号着陆的位置偏差只有1米,这不就跟上面的说法矛盾了吗?其实并不矛盾,这里的1米精度并不是实际着陆点与预设着陆点的偏差量,而是着陆器在落月最后阶段瞄准的着陆点与实际着陆点的偏差。

但由于未采用地形相对导航技术,嫦娥探测器目前还无法实现“指哪打哪”,所以无论预设的着陆点地形如何平坦有利,等探测器真正到了着陆区上方开始垂直下降时,未必就在预选着陆点正上方,而是有可能来到比较陌生的区域。换句话说,如果要求嫦娥六号直接降落到嫦娥四号周围200米范围内,实际上目前是做不到的。

因此,嫦娥探测器的优势不在于着陆精度,而是“末端制导”,它在着陆末段具备自主避障能力,这一点是领先世界的。当主减速段完成,进入垂直下降阶段时,探测器会通过光学成像敏感器,在距离月面2000米左右时对实际着陆区进行成像,避开月面的障碍物,并第一次选定着陆点。这一过程被称为“粗避障”。

当探测器进一步下降到距月面约100米高度时,在变推力主发动机与姿控发动机的联合作用下,探测器将悬停在空中大概15秒,利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与激光测距仪对月面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这时对着陆区就看得比较清楚了,石块、凹坑、斜坡等不利地形都能识别出来。探测器会第二次选定最理想的着陆点,这被称为“精避障”。

在最终待定着陆点后,探测器会瞄准该点继续下降,在距离月面3米左右时,主发动机关机,探测器自由落体,凭借着陆腿的缓冲降落在月面上。

从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的连续成功来看,这套着陆流程是相当可靠的,没出过什么问题。但由于前期没有对着陆轨迹进行足够的修正,还无法做到像阿波罗12号那样降落到一个事先选定的地点,而是需要进入垂直下降段之后再自主选择着陆点。

这在月球正面的话问题不大,因为月球正面的地形相对平缓,没有那么多的高山和深谷。但在月球背面就不一样了,背面的地形非常崎岖,例如嫦娥四号已经着陆和嫦娥六号即将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内第二大的撞击坑,直径达2500公里,深度达到了13公里。

嫦娥六号要着陆的区域位于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盆地附近(就是裴照宇副总师说的那个阿波罗盆地,与阿波罗飞船没任何关系),这就意味着在着陆前,探测器要越过盆地周围那些相对高度在万米以上的高山,才能顺利到达盆地底部。考虑到着陆前的轨道高度才15公里,可以想象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挑战的,一旦搞不好就有可能“撞山”。

因此,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嫦娥六号,在着陆前要把轨道调整得更加精确,尽最大努力缩小着陆的初始偏差,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这才是嫦娥六号要绕月20多天的真正原因,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为了修正轨道。

实际上,在月球正面着陆的嫦娥三号和五号,绕月时间都很短,仅有几天。但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从近月制动到着陆,也用了22天之久,与嫦娥六号类似,奥妙就在这里。当然,像地形相对导航这样的高精度着陆手段,虽然嫦娥六号探测器现在还没有采用,却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由于嫦娥六号从本质上讲是嫦娥五号的备份航天器,技术状态不可能有大的变化,所以着陆方式并没有做大的调整。但到了将来的嫦娥七号,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对着陆精度的要求很高。到那时相信我们也会采用更激进的高精度着陆,验证自主定位精确降落技术,毕竟地形相对导航也不是什么高端技术,印度和日本都能做到,我国更是不在话下了。

30 阅读:9401
评论列表
  • 2024-05-30 16:47

    人家8天那是在好莱坞[得瑟]

  • 2024-05-30 16:06

    这个技术能做到的,只是目前为止没实际意义,我们要探测的面积比较大,适合降落条件就行

  • 2024-05-31 09:46

    还洗呢,来回扫描,看到了大毛的登录器,看到了鬼子跟阿三的落地成盒,偏偏没看到美白皮的,照理说美白皮留下的痕迹应该更重,为何看不到?[抠鼻]

  • 2024-05-31 12:37

    小编是说了个寂寞嘛?本来就没有精确的预定点,是划定了一片区域,后面根据扫描比对结果研判自主选择最优着陆点!哪来的偏差几百上千米一说??

    用户11xxx47 回复:
    这个是正解,我们对月球充满未知,只知道着陆月球背面,月球背面这么大,究竟那个地方适合着陆,要慢慢扫描拍摄分析研究,不能用导弹指哪打哪方式实行着陆,这叫一次性打击,不叫着陆。凭小编智慧还能分析研究登月着陆技术,笑掉大牙了!
  • 2024-05-31 14:55

    鬼子的精英,屁话连篇

  • 2024-05-31 10:18

    确实和美国有差距。我国是稳抓稳打,正迎头赶上!

  • 绿叶 14
    2024-05-31 19:53

    没有一点有营养的理论和数据。满片胡说一套。

  • 2024-05-31 12:52

    一步一个脚印,中国人的脚印,晒不到吹不了过几年十几年还在。五星旗帜高高在上。

  • 007戴 11
    2024-05-31 18:25

    证明那时候阿波罗登月是造假的,以前的技术跟本去不了月球。

  • 2024-06-01 16:18

    美国登月8天来回。飞船都不用减速,直接砸上去,回来也不用减速直接砸下来。什么绕月绕地根本不存在,他们走直线[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5-31 18:40

    因为更本不需要精确落点。成功落月就行了。。所以没必要说考虑精度。以后月球站建设了。那就需要精确落地了。

  • 沙狼 10
    2024-05-31 10:44

    若要釆用地形匹配精准着陆,飞行器肯定需要不断调整,消耗的燃料会很多,携带燃料的也相应要多。如果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不过度去追求着陆位置的精准度,减少调整次数,节约燃料,把更多的性能余度留给科研项目上。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一种取舍。个人觉得是这样的。

  • 2024-05-31 12:20

    小编好像觉得他自己是登月工程专家,随便评论说嫦娥六号落月精度不如阿波罗,最近总有人拿美国的怎样好来压低我们中国的。嫦娥六号要在难度比较大的月球背面着陆,以前没有哪个国家尝试过,而阿波罗载人登月现在还受到很大的质凝,两者怎么比?

  • 2024-05-31 09:46

    屁话

  • HY 8
    2024-05-31 10:17

    他们就是在地球拍的

  • 2024-05-31 10:48

    2024年物价涨得很快,退休费、养老金快点给涨吧,快点给涨吧!

  • 2024-05-31 11:39

    美国佬在扯蛋!

  • 2024-06-01 06:50

    美国阿波罗登月就是个假货

  • 2024-05-31 10:03

    90年代的高科技加成的战斧与40年代简陋的樱花,哪个精度高?

  • 2024-05-31 07:43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小编普及知识。

  • 2024-06-01 08:05

    美帝就是造假!谎言欺骗世界。靠着垄断世界舆论宣传欺骗世界。

  • 2024-05-31 10:47

    别磨叽了,6月2日

  • 2024-06-01 03:32

    嫦娥登月计算机大于阿波罗登月计算机4kb的内存吧[笑着哭]

  • 2024-05-31 11:43

    四川月盆好地方!

  • 2024-06-01 17:25

    我们又仔细找八天…确实没有那个,就是“那个”[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5-31 14:26

    别丢人

  • 2024-05-31 14:37

    一个是被动执行,只能往事先确定的点上落,偏差稍大就摔个狗啃泥。一个是主动选择,哪好往哪落。就如常规炮弹和自寻制导炮弹相比,不是一个档次好吧。

  • 2024-05-31 23:24

    等做好月球基地以后先把我送上去植树造林,等有氧气了再通知大家上去一起上去建房子

  • 2024-06-01 12:57

    小编你怎幺知道“嫦娥六号落月精度不如阿波萝”?你这家伙怎能口出狂言!

人马座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