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联邦委员会通过了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日期的决议,大选定于2024年3月17日举行。事后,俄罗斯“公正俄罗斯”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表示俄现任总统普京将不以政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选举,而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进行竞争。普京一需要获得五百人团体的支持,二需要在俄罗斯40个地区中,获得30万签名的支持。只要最后普京成功连任,那就证明欧美长久以来将其塑造成“独裁者”的阴谋破灭了。

“今日俄罗斯”报道曾指出,普京曾四次竞选总统,其中三次都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也就是说, 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用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也属于很正常的操作。甚至,这还堪称是一种现代俄罗斯的特色政治活动。同时,这也表达了普京希望通过独立参选,来证明自己代表包括乌东四州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代言着某个政党的利益等等。客观看,普京作为“独立候选人”,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政党之上,所能筹集到的资源,将远大于统一俄罗斯党的能量。总统竞选人超越到了政党之上,而非由政党内部竞争推举出来,这是“俄罗斯特色的总统制”。

不久前,有记者提问普京想给20年前的自己提什么建议?普京说:“最重要的就是告诫年轻的自己不要过于天真地轻信与所谓的“西方伙伴”间的关系。”。西方对俄政策的强硬和蛮横,逐渐让这位俄罗斯的硬汉认识到了,过去的想法有些过于不切实际了。普京逐渐开始明白,曾经想追求西方,融入西方的路是走不通的,换而言之,俄罗斯只有坚定自己的“向东看”战略,坚定的和中国等伙伴国家深化合作路线,才能在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今天,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也许这话过于决断了些,但是,俄罗斯现在必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据外媒消息,俄罗斯联邦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已经宣布将在12月19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将讨论进一步发展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政府指出,将特别关注扩大经贸合作,推动各领域大型联合项目。并计划发表联合公报签署一系列俄中合作文件。其实早在米舒斯京来中国前,中俄近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合作进展。俄罗斯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尤里·特鲁特涅夫日前在北京会谈后,就对外表示,中俄在千岛群岛开发项目,以及对大乌苏里岛建立边境口岸的提议达成了共识。这或许意味着,在中俄关系本就友好的大背景下,双方关系正在向一个新的高度迈进。当然,除去经贸方面和基础设施上的双向奔赴。俄方在能源供应上,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不小的支撑。

据俄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将超过计划的220亿立方米。在对华的煤炭供应上,俄方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亿多吨煤炭。纵观下来,中俄友好绝对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在这样积极的趋势之下,中俄有望建立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为中俄实现建立一个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平等发言权的多极化世界的主张奠定了基础,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中俄都有好的发展,我们发出的声音才不会被忽视,而西方那些仍旧想跟着美国拉帮结派,搞地缘政治矛盾国家的路将越走越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