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乡村医生魏东远的正月初一

桓小卫 2025-02-07 11:17:38

今年55岁的魏东远,是桓台县果里镇楼里村卫生室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对于他来说,自1993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后,每年的正月初一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依然要接诊病人、为村民做治疗、随访老年人等。所以1月29日,大年初一,千家万户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乡村医生魏东远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早上8点,魏东远来到了村卫生室,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前几天你的血压是180/100,现在是152/83,控制得不错,要继续按时服药,巩固疗效。”得知自己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时,58岁的村民李功清很高兴,“今天测量了血压,我就放心多了,不然这个年老是感觉不踏实。”

魏东远干了32年的乡医,而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乡村医生。在魏东远记忆中,父亲总是尽心尽力地为村民治病,遇到重病号,他总是上门服务。半夜有人敲门或者打电话,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病了,他也从不懈怠,背起药箱直奔病人家中,直到病人的病情稳定了他才回家。他甚至对一些疑难杂症也会诊治,尽量让村民少跑大医院,在基层就能解决看病的问题。

从小耳濡目染,魏东远对村医这份工作充满感情。从父亲到自己,作为乡医,和父老乡亲间的那股浓浓的人情味,是他一直珍惜的。

“前几天走路特别费劲,感觉两条腿重得抬不起来。在村卫生室做了3天的针灸、烤电后走路轻松多了。在家门口看中医、做治疗很方便。”村民靳翠英一早就来到卫生室做中医治疗。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魏东远擅长以中医传统方式治疗疾病,许多老年人腰酸背痛的“老毛病”得到了治疗缓解,满足了周边村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切实提高基层就医的获得感、满意感。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年来,楼里村卫生室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以前只有体温计、血压计等简单的医疗器械和最基础的药物,现在配备有远程心电图机、煎药机、中药熏蒸仪、激光治疗仪、超声波透骨治疗仪、拔罐、烤灯、针灸针、刮痧板、艾灸盒等。

“现在来就诊的村民,都夸村卫生室环境好、设备多,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劲了!”魏东远介绍,因为工作繁忙,果里镇周家卫生院安排了1名护士来帮助工作,每周都有家庭医生团队来巡诊,既提升了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空闲时间,我会上门免费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监测服务,了解并记录每个慢性病人的健康动态,也会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村民健康素养水平。”

医疗设施的升级改造离不开机制的创新变革。2024年以来,桓台县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重塑医疗卫生体系、整合优化资源、改造提升58家薄弱村卫生室等,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目前,楼里村老年人居多,每一位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在魏东远的心里都记着一本“健康账”。下午,魏东远前往82岁行动不便的沈前义老人家中,为其测量血压、血糖,仔细叮嘱用药注意事项,并宣传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老人健康意识。“我患有血压十多年了,来卫生室买药很方便,当场就能报销。医生还会上门给我量血压,服务很周到。”沈前义称赞道。

下午4点多,魏东远突然接到村民李刚的求助电话,说家里老人突然头晕目眩,情况紧急。魏东远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赶往村民家中。

经过仔细检查,魏东远判断老人是突发高血压,立即为老人进行了降压处理,并叮嘱家属一些注意事项。看到老人情况稳定下来,魏东远才松了一口气。“魏医生真是我们村的守护神,有他/她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村民李刚感激地说。

回到村卫生室时,天已经黑了。“村卫生室门口公布着我的手机号码,大家的手机里也存着我的号码,随叫随到,不会耽误事情。”魏东远表示。

像魏东远这样坚守岗位的乡村医生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奉献,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村民的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温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