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19岁四川女孩割肾,给尿毒症晚期父亲续命,后来如何了?

晴空去聊娱乐 2024-11-08 01:56:14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在四川某技术学院的教室里,这位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90后女教师,就是当年那个为救父亲毅然割肾的19岁女孩曹于亚呢!

2006年这个来自四川偏远山村的女孩,面对父亲突发尿毒症晚期的噩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而这个决定不仅挽救了父亲的生命,更是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15年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这对父女后来怎么样了?

其实这个故事要从2006年那个特殊的下午说起。

那天曹于亚正在上课,突然被老师叫去了教务处。

谁能想到等待她的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电话那头父亲虚弱的声音传来,说自己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双肾已经到了衰竭的地步。

这个噩耗对于这个贫困山村的大家庭来说,简直就像一记重锤,将他们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击得粉碎。

手术费用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这个家庭身上,动辄数十万的费用,让这个靠打工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了绝望。

为了筹钱他们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可还是杯水车薪。

曹于亚和母亲甚至不得不跪着去求亲戚朋友帮忙,但收效甚微。

看着病床上日渐消瘦的父亲,这个倔强的女孩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偷偷跑去找到了父亲的主治医生,说:"我已经19岁了,我要给父亲捐肾!"

医生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惊呆了,这么年轻的姑娘,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曹于亚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坚定,让人无法质疑她的决心。

当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换来的却是坚决的反对。

父亲泪流满面地说:"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怎么能拿你的未来开玩笑?"

但面对这个固执的女儿,医生们也被她的孝心打动,开始帮着做父亲的思想工作。

他们告诉父亲人有两个肾脏,捐掉一个也能正常生活。

最终在女儿的坚持和医生的劝说下,父亲含着泪点头同意了。

看着这对相拥而泣的父女,连病房里的其他病友都忍不住红了眼眶,都说老曹真是有个好女儿啊。

这一刻19岁的曹于亚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07年的初春医院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这对父女的手术非常成功,创下了医院首例父女换肾的纪录。

不过好事多磨术后每月4000多元的医药费又让这个家庭犯了难。

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曹于亚的学校得知了这个情况。

校领导二话不说,马上拍板:免除曹于亚所有的学杂费!

不仅如此学校还做了一个暖心的决定。

他们特意腾出了一间单人宿舍,让曹于亚的父亲也能住进学校。

这样一来曹于亚就能在课余时间随时照顾父亲,简直是神操作!

每天早上这个坚强的女孩都会早早起床,先给父亲准备早饭和药品。

课间休息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奔回宿舍查看父亲的情况。

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

当地政府部门也闻讯赶来,立马将这个家庭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

更暖心的是政府还送来了31000元的慰问金。

还特意准备了一大批营养品:鸡蛋、牛奶,满满一车的爱心物资。

这些雪中送炭的援助,让曹于亚和父亲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父亲躺在病床上,握着女儿的手眼里噙满了泪水:"闺女,是你给了咱们家希望啊。"

人间自有真情在,曹于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最美好的人性光辉。

正所谓好人自有好报,曹于亚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了医院。

他们不仅带来了1万多元的爱心款,还有一个重磅好消息。

因为曹于亚的感人事迹,教育厅特批给她加了20分的政策分。

就这样曹于亚如愿收到了成都纺织职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当得知学校还免除了她三年的学费和住宿费时,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命运的转折还没完,2010年因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让人没想到的好事又来了。

学校直接保送她进入中国青年政治教育本科学院深造。

这个来自大山里的女孩,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善良,一步步实现着人生的蜕变。

而曹于亚的父亲在康复后,也开始谋划着如何回报社会。

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中医知识,在家乡开了一家"感恩堂"理疗中心。

这个朴实的父亲说:"我要把女儿的大爱传递下去。"

于是他专门为那些经济困难的病人提供免费治疗。

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后露出的笑容,曹父就会想起当年女儿救自己的场景。

这对父女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善有善报"的道理。

对于曹于亚来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她从小的梦想。

如今站在三尺讲台上,她终于圆了自己的教育梦。

十五年的光阴飞逝,曹于亚的故事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个为救父亲毅然捐肾的感人故事,让她成为了四川省"十大感动人物"。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就连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都为她的事迹点赞。

更让人惊喜的是,她的故事被搬上了大银幕,改编成了电影《山花烂漫》。

但曹于亚从不把这些荣誉放在心上,她说这不过是一个女儿应尽的孝道。

每当媒体采访她为什么当年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她总是笑着说:"很多人五十多岁还有父亲陪伴,我怎么能在不到二十岁时就失去爸爸呢?"

如今的曹于亚依然保持着当年那份质朴和善良。

站在讲台上她不仅教授知识,更要让学生们懂得感恩和孝道的真谛。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她后不后悔当年的选择。

她摇摇头眼里闪着光:"我的付出像是撒下的一颗种子,开出了最美的花。"

是啊一个19岁女孩的勇敢抉择,不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

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用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孝道故事。

而这个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更多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看看如今幸福的父女俩,谁能想到这一切竟源于15年前那个19岁女孩的一次勇敢决定呢?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晴空去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