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很多人都中招,太坑!移动、联通、电信回应

DV现场 2025-03-17 02:21:04

今天(16日)下午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

发文回应通信电话营销

中国移动发文称: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第一时间开展针对性自查。一旦自查发现存在相关问题,我们将坚决贯彻“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坚定不移地维护客户利益,逐一查摆,举一反三,认真做好改进提升。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代理商营销管理。严格管控和治理通过电话营销方式拓展业务,对违规渠道严厉处罚,直至解除合作。二是要开展服务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客户投诉和自查发现的营销不规范问题,开展源头治理,确保相关问题的治理有明显好转、取得实质性突破。 诚挚感谢新闻媒体、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推动工作取得实效,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中国电信发文称: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开展全面自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坚决迅速整治。并持续强化营销服务规范,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及对代理商的管理监督,严肃惩处不规范行为,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中国联通发文称: 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我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开展全面自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严肃处理、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同时全面规范电话营销行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资费公示全面准确、严格执行二次确认等关键举措,保障用户明明白白消费,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坚决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

3月15日晚

新华社刊发报道

《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

称通信套餐“免费升级”“限时优惠”……

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

不知不觉中却暗藏套路

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

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1.名为“降低资费”,实则开通服务 不久前,某运营商营销专线给东莞王女士打电话,说可将她99元的套餐改成39元,并给王女士发了一条短信,让其出示验证码。 “我在给官方客服打电话确认来电号码为官方号码后,把验证码给了来电客服。”王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发现验证码短信内容和降低套餐资费不一致,她再三与客服确认,客服说“只是系统问题”。 几分钟后,王女士却收到开通6元增值服务的短信提醒,她再次打电话确认,客服却告诉她,她名下账户套餐并未更改,只是开通了增值服务。 2.通知“限时优惠”,实则无需升级 江苏常州汤女士告诉记者,近日,她接到某运营商官方营销电话,被告知此前她购买的套餐优惠即将失效,如果不从60元升级到89元套餐,下月价格将回到套餐优惠前的每月219元。 汤女士同意了“升级”,稍后她再次咨询运营商官方客服时,却被告知其实她之前60元的优惠套餐可自动延续。但此时,她已收到89元套餐办理成功的短信,套餐将于下个月生效。经拨打客服电话交涉,汤女士终于改回60元套餐。 3.声称“免费”,实则扣费 去年12月,广州的谢先生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对方称将其4G套餐升级为5G,可免费获得20G通用流量包。谢先生多次确认免费后提供验证码开通。 但今年1月,其话费账单额外新增20元流量包费用。 谢先生投诉后,运营商客服第一次回电称“沟通误会”,愿退20元资费; 第二次回电退款到账,坚称“误会”,提出补偿50元话费。 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营销人员在电话里常使用“免费升级”“限时优惠”等模糊话术或夸大套餐的优惠力度,却对限制性条款闪烁其词,消费者容易被误导。消费者在办理后才发现,实际体验与宣传不符,但此时已无法轻易取消。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通信服务领域消费维权报告》显示,电话推销频繁、营销手段不规范成为最令消费者糟心的问题之一。 营销电话缘何“变味”? 记者从运营商内部人士获悉,运营商营销渠道一般分直销渠道、代理渠道、电商平台等几种。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经营压力逐步传导至这些营销渠道。 近日,记者来到西部省份两家通信服务公司的呼叫运营中心进行暗访,发现一些“授权代理商”为追求效益,将营销成功率与业务人员收入挂钩。 “比如客户现有套餐是每月19元,成功把套餐转化成39元,中间差额20元,就累计20积分。”该员工说,客服每月综合薪资在4000至8000元不等,如连续两个月未达2000积分,员工将面临被淘汰。 在一些代理渠道中,营销人员通过各类话术想办法“套路”用户,一些人会专门针对老年群体。 “想要业绩就要昧良心。”河南某代理公司前电话营销员小玲告诉记者,一些业绩好的员工专门忽悠老人:反复强调其每月消费较多,声称“我们能把价格降下来,能省不少钱”,并手把手教老人提取开通新增服务的验证码。“有的骨干一天出30单,一半以上是老人。”小玲说。 另一家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电话客服要按照“开场白-业务介绍-确认下单-下发短信-温馨提示”流程执行外呼工作,在客户已确认下单意愿、官号发送业务办理短信后,客服才会“温馨提示”违约金等重要条款信息;该负责人要求客服人员不得主动引导客户产生升级投诉,“90%的客户都没有投诉的意识”。 记者调查发现,与线下营业厅办理业务相比,电话营销更易“埋坑”,口头合同取证难度大、证据认定复杂,消费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你接到过这类推销电话吗?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新华社,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往期精选

热门视频推荐

4 阅读:1312
评论列表
  • 缘定 35
    2025-03-17 12:03

    三家没一个好货

  • 2025-03-17 10:28

    移动,电信的电话直接挂断

  • 2025-03-17 18:55

    对,我就中招了说是帮我把不必要的费用给减了,转头开通了一个所谓小福卷业务,每月要交20块,本来我每月费用只要29块,现在好了,要49,这个小福卷还啥用都没

  • 2025-03-17 18:00

    最严重的是移动公司,外包电话每天都有。

  • 2025-03-17 18:48

    我居然中招两次[哭哭]两次都移动某点的营业厅人员,以我们片区改造升级千兆宽带,免费为你升级为名,叫我给验证码,小区早𨚲改造为千兆,就一刹那短路就给验证码。结果一分钟不多一堆开通各种信息,很无语,10086 投诉,,她说是某个点的营业厅个人行为,叫以后不是10086的电话不要信!

  • 2025-03-17 15:38

    如果不接这种电话,他们就不停的打,搞得自我怀疑还以为是号码出了什么问题,等你接完他们(营销)电话,各种推套餐,各种换套餐

  • 2025-03-17 20:31

    10085就跟那些高频骚扰电话一样,你要是接了就是等待音那种……

  • 2025-03-18 06:05

    三大运营商一个样

  • 2025-03-17 23:20

    除了浪费时间说点空话、套话之外啥也不是

  • 2025-03-17 04:11

    天天打电话来说免费送手机,请有关部门好好管管

  • 2025-03-17 08:03

    自从有虚拟号的那天开始,运营商们就在下着一盘大棋,明知道会输,但是谁也不想先输。

  • 2025-03-17 08:14

    用户实名了,为何骗子不实名?

  • 2025-03-17 08:20

    移动联通,每周轮着打电话来推销新套餐,很烦

  • 2025-03-17 22:29

    中招了[捂脸哭],营销话术:老用户保持套餐资费不变,增加流量和通话时间 。同意后帮你升级了套餐[好生气]

  • 2025-03-18 10:38

    现在有另一种套路,就是网上销售那些资费平,流量大的套餐,像广东专发9元235G流量这种!你下单后,物流是显示没发货的,但明天却有顺丰的打电话给你拿身份证去激活开卡,如你不留意物流信息(像我),激活充了50或100进去后你才会发觉,那套餐是59一个月,流量是10 G的!你打电话投诉,但不是网店发货的(因为人家显示还没发货),网店可以推卸责任了!打移动客服,它会说没法退款,你不想用了后续不充值就行了!这样它就白得几十了!坑一个得一个,坑得一万个就有几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