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还是接着聊一下《82年生的金智英》这次我们主要说一下电影和原著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男主角。原著里,金智英是绝对的,也是唯一的主角。整个故事就是一部围绕金智英小半生的编年史,懵懂的幼儿时期,认识世界的学生时代,正面交锋的求职生涯和短兵相接的婚育生活,当下是一个结果和切面。
有句话说,当下是从前一切的总和。那电影就是选择了金智英当下生活状态作为电影的主战场。而把过往的经历和感受都以回忆的形式填补在了这个切面里头。 除此之外,电影还把金智英的老公郑代贤,以跟金智英差不多的篇幅,并且互为镜像的方式,并置在金智英当下的生活里。跟金智英共同承担电影的主角任务。
举个例子,原著里金智英在婆婆家闹得不愉快,离开的时候,是郑代贤的妹妹追出来嘱咐郑代贤,金智英太辛苦了,哥哥无论如何都不要责怪她,要记得对她说谢谢。
电影里变成了郑代贤主动跟家人解释,而且总是着关注金智英的情绪变化。当然,原著里郑代贤也很不错,虽然只出现了很少的篇幅。但电影里不只是不错,而是无可挑剔。还有很重要一点,饰演郑代贤的是韩国同时代演员里实力和人气都很高的孔刘。
第二个区别,这本书是虚构的故事,但在写法上却像纪录片,这个要归功于赵南柱这个作者,曾做了十年的时事类节目的编剧,上个视频我也专门介绍过,《82年生的金智英》的这本书的灵感也来自于韩国当年的“妈虫”事件。
在这个故事的书写里,你也能看到大量调查资料。
因为数据和资料翔实,加上作者对金智英的叙事,也多用白描这样的现实主义写法,以至于你读着读着会觉得自己在看一个记实文章。
比如第132页,内容是金智英怀孕后辞掉工作金智英的生活状态和韩国现状的呼应。一段话,两份调查记录。
金智英辞掉工作是在2014年,相应的,统计厅调查《2015年,通过统计数字看女性人生》,女性每五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结婚、生子、育儿而辞去工作。还是这一段,资料来源于保健福祉座谈会:《工作经历断层,女性志愿政策的现况与课题》,韩国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度在产后明显降低,二十至二十九岁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度显示为63.8%,但是到了三十至三十九岁的女性,则跌落至58%,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则再度攀升至66.7%。
没有什么比数字更有说服力,也难怪这本书一出现就成为热议话题的原因之一。
相对的,电影并没有转化成纪录片,而是把细节和感受都转化成剧情和画面,还是最开始那个例子,原著里,金智英一家离开婆家后,书里是对金智英现状和心理描述。到了电影里,金智英一家从婆家离开后便回了娘家,这里有一个直观的对比,在婆家一直忙碌还要听婆婆唠叨的金智英,到娘家却可以踏实地睡眠,还被妈妈心疼。
再比如,金智英手腕疼去看医生,却被老医生说,洗衣服有洗衣机,扫地有吸尘器,不知道为什么能把手用伤,电影里这一段的表现转化成了金智英向老公郑代贤的吐槽。
书里面却是金智英大段的心理独白。那些脏衣服不会自己走进洗衣机,也不会自己沾水淋洗衣液,洗完以后更不会自己走到衣架上把自己晾起来,吸尘器也不会带着吸头到处吸到处拖。这医生真的有用过洗衣机和吸尘器吗?
眼前,老医生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病例,为她开了一些喂母乳也可以吃的药,点击着鼠标。金智英不禁想,以前还要一份一份翻找患者病历、手写记录和开处方,现在的医生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以前还要拿着纸本报告去找主管签字,现在的上班族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以前还要用手插秧,用镰刀收割水稻,现在的农夫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却没有人会这样说。
不论哪个领域,技术都日新月异,尽量减少使用劳力,而唯有“家务”始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自从成为全职主妇,金智英最深刻的体悟是:人们对“持家”的双重定义。有时持家会被看作“整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做”,充满贬义和歧视;有时则被看作“养活一家老小的事”,把你捧得高高在上,却又不会用金钱来换算这件事情,因为一旦有了定价,势必得有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