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有个传奇老太,叫赵洪文国,人称“双枪老太婆”。
50岁时,扛着双枪就和儿子打鬼子,并且还是打游击,后人也称她为“游击之母”。

她在抗日上的表现,说一句女英雄绝不过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的结局竟是被判死刑。
是什么原因让抗日英雄也无法被原谅?
五旬老太救国救难
1950年,我党抓了一个特殊的女人,为了决定他的生死还上报到了主席。
周总理在知晓此事后,亲自为其求情,希望能留她一条命,主席却思虑再三下,还是决定实行死刑,但要求善待她的家属。

为何一个女人的生死让他们这么纠结,又为何不能网开一面?
这一切都要从她精彩的人生说起。
1880年,辽宁省丹东市岫岩村出生一个女婴,取名文国,姓洪。
洪家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所以在将洪文国养到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她物色夫家,看上了同为贫农的赵家。

嫁到赵家之后,依照传统冠以夫姓,所以才叫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是个脑袋灵光又极其能吃苦的女性,所以在嫁进赵家后的没几年,他们就摆脱贫苦的人生,开始有富裕。
不过这些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财,却让她在一夕之间“挥霍”一空。
一场关乎民族的浩劫在1931年到来,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义无反顾为了国家情谊上了战场。

赵洪文国看着在东北作乱的日本人,心里的民族情谊被激发。
她当机立断的变卖家产,支持儿子抗日,不仅如此,她还劝说赵红两家不少人投身于此。
最后,她自己也加入这场战斗,一个年近50的老妇人上了战场震惊不少人,也激励不少年轻人。

赵洪文国将自己家改造成交通站掩护所,即使被日军所抓也没有动摇一点抗日的心。
被救之后,带着家人带领东北群众抗日救亡,纤赴汉口参加各界会,很多时候,她这个老妇人活动在第一线。

1937年,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她还宣讲在南洋,集结华侨募捐,并进行抗日宣讲,她的一些文章还在海外引起反响。
著名教育家称她是“抗日战士之母”,在抗日这个问题上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可抗日结束后,与敌军相交之后的赵洪文国决定去往他们的阵营。

她是个倔强的老太太,认为在哪里,都要为他们尽心做事。
所以她在1945年后,举行了太多次反对我党的活动,老蒋亲自为她颁奖,甚至任命她为司令,留守大陆。
带领一众旧部,流窜各地,为了生存和物资,对于过路的百姓来说,简直是烧杀抢掠。
我党多次派人与她讲和,让她弃暗投明,可惜她执迷不悟,最后就落下了被抓的命运。

70岁赵洪文国被抓后,秉持着优待俘虏的政策,加上她的年迈,不少同志对她照顾有加。
一开始还想着将她说动,留下一些有用信息,可是赵洪文国特别嚣张,还想要一个官。
加上不少被她残害的老百姓家属开始请愿,希望判处她死刑。
领导人多次开会,多次商讨之下,认为她虽给抗日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罪过也不少,加上她执迷不悟,等待她的只有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