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村里热闹非凡,远远不止是祭祖扫墓的人群,还有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都从城市回来了。我的堂哥,以前在深圳做快递员,现在开了个菜鸟驿站;李婶,以前在杭州做保姆,现在开起了小餐馆…… 这种返乡潮,让我开始思考:城市,真的留不住人了吗?
家乡的巨变与年轻人的选择
几年前,家乡还是个偏僻的小村庄,年轻人几乎都涌向了城市。而如今,村里的变化却让我感到惊讶。水泥路修好了,网络也通了,甚至连共享单车都骑进了村里。这和我想象中的农村,完全不一样!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不少返乡的人,竟然过得比在城市还好。
第一批:奔五的农民工,回乡安度晚年
50岁以上的大龄农民工,或许是第一批集体逃离城市的人群。 在城市,他们面临着年龄歧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成本高,积蓄也并不多。 我记得王叔,在北京工地干了20年,最终因为年龄太大被辞退了,他无奈地选择回到家乡,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种菜养花,过着平静的生活。 家乡,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至少,在农村,他们不用为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发愁,还能依靠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获得一些创业补贴和技能培训。
第二批:低技能打工人,在农村另辟蹊径
那些在城市从事低技能工作的年轻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让很多低技能工作岗位消失了。 我在杭州的一个朋友小丽,以前在快餐店工作,因为工作被裁员,她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意还不错。 我的堂哥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深圳做快递员时,工作压力大,收入也不高,回到村里开菜鸟驿站,每个月能赚8000多,日子过得轻松许多。农村的服务业需求正在增长,这是他们新的机会。
第三批:90后“漂族”,追求理想生活
90后“漂族”们,或许是近年来返乡潮的主力军。 高房价、高生活压力,让很多年轻人感到力不从心。 我的表弟,以前在杭州做设计师,工作压力巨大,每天加班到深夜。后来,他选择远程办公,回到了农村,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质量却提高了。 还有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回村拍短视频,年收入比他在城里上班时高出了三倍。对于他们来说,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理想生活的地方。
第四批:返乡创业青年,另寻蓝海市场
还有一类人,是那些在城市奋斗多年,最终选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他们看准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创业补贴、税收优惠、贷款等等。 我认识一个29岁的阿杰,他从互联网大厂辞职,回村创办了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年销售额竟然超过了500万。这说明,农村并非没有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
乡村振兴,让返乡成为可能
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农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例如直播带货、电商等等。 现在看来,返乡不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你会是下一个吗?
如果在城市感到迷茫,不妨考虑一下返乡。 也许,在农村,你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记录我的2025 未来五年,我想,返乡的人会越来越多。 你呢?你觉得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