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扯个闲篇~~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贫穷的本质》,里面提到两个观点:
第一个是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父母穷,父母的阶层、生活的环境、认知的范围以及人生的经历会对孩子的人格、动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造成一生的影响;
第二个是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总是希望得到心理学上的短期奖励而不做长期规划,大多数的穷人对未来只抱有悲观的预期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但人嘛总是会禁不住诱惑想着去以小搏大投机取巧,因此总是在短期的“规划中”被割了韭菜,陷入一个死循环……
这就是“贫穷的本质”,“穷”或“富”并不在于你现在有多少钱,而在于你的思维是否是富人思维。如果不存在一个富人的思维,总是想着通过短期的投机取巧,而获得自己认知之外的“回报率”的话,无论你有多少钱,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都会存在几百种甚至几万种方法将你的财富清零。
所以……别老想着花些小钱给自己带来短期“快乐”和“成就感”的项目,这些东西会逐渐的消磨你,最终让你一无所有。尤其是所谓的“高级感”,注意重点不在“高级”上,而在“感”上,仅仅是感觉而已,那是一个绣花枕头。
女朋友是做心理学相关工作的的,最近也简单的涉猎了一点心理学的内容,现在看 当一个人说出“不是XX买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的时候,从心理学上看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某种行为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本身也对自己的这种行为表示不认同——其实就是“买不起”。这种“性价比”除了带来情绪价值之外很难带来功能价值。
别急着反驳,这本就是残酷的事实,也是很多人“穷”的根本原因。当然了罗翔老师都说了“穷”只是一个状态中性词,并不包含褒贬含义。
但是,如果要摆脱“穷”的状态,除了拼爹之外实际上还有另外的一个途径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在“改变认知”的工具中最有效的,最能让你以小搏大的就是“标准”。
很多人的认知——网线的类号越大,网线就越好。
标准——网线的类号越大,网线承载的频率就越大,但有限制。
商家——既然大家觉得“网线的类号越大,网线就越好”,干脆直接往大了标吧……
所以某夕夕平台上甚至有人开始卖“超八类”网线了,只要四块五毛七,你就可以买到凌驾于行业标准之上的一条神线。毕竟,现在IEEE或者电信联盟都还没发布超八类网线的标准,这条线“遥遥领先”了!你信吗?你要是信了,你就输了,可能你还得继续“穷”下去……
标准,是一个比你爹更靠谱的存在,原因就在于这是由一群在特定专业领域上认知比你和你爹都有更深刻更广泛的人来定义出来的规范性文件。
回到今天文章的正题:消费级市场的“七类网线”是真的“七类网线”吗?答案或许会让大家失望——要在消费级市场找到七类线,尤其是七类网络跳线,你会打开各种购物平台搜索,映入眼帘的可谓铺天盖地。
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任何一根标称“七类”的网线都不能达到ISO/IEC 11801中定义的Class F标准,至于ANSI/TIA-568,很遗憾的是ANSI/TIA-568根本就不认可Category 7。七类线的标准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个标准是在双绞线上承载600MHz的信号,在2002年就被提出了。相对于承载250MHz信号的六类线七类线有着明显的传输优势。
但是,ISO/IEC 11801仅仅定义电缆,并不定义链路。这个概念大家得明白一下,仅仅定义电缆就是说这根电缆能满足多大的信号传输标准。至于能承载600MHz的线缆怎么去和接头部分衔接就不是人家ISO/IEC 11801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了。
传统的RJ45(应该叫做8P8C连接器)接头的极限实际上已经在Category 6的250MHz就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了。如果你仔细看六类线的水晶头你会发现,六类线的水晶头的所有芯线都安排在了一个平面内:
这个结构跑250MHz的信号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要跑600MHz的信号就力不从心了——线和线之间的距离太近了,串扰严重。于是7类线的接头部分有的厂商就开始研发新的接头了。
最早的是TERA,将每对线分离,做成了四个距离较远的接触面。采用特殊的插座进行连接。
象上面这张连接方法才是七类线的完整形态。现在问题来了,网线插头做成这样,得插在什么设备上呢?虽然有一些厂商设计了Trea插座的网络设备,但是对于布线来说广泛存在的RJ45插头还是有大量的历史遗产的。
也正因为Trea不能插入RJ45插孔,因此电信联盟的标准ANSI/TIA-568压根就不承认七类线。他们的理由就是你在墙面上弄一个Trea插座,RJ45根本无法插入,而要是用RJ45配七类线,串扰会导致七类线根本跑不了600MHz的信号。
后来有类似于GG45的折衷接口:
这个接头看起来像是RJ45了吧,只不过在线的背面还有四个接触引脚。采用的思路有点类似于于USB 3.0向后兼容USB 2.0的方式,都是在原来的物理基础结构上添加引脚来兼容更高的规格:
例如USB3.0的设计就是在原来USB接口上存在的四根引脚下面的卡舌里面再增加5个引脚,使用USB3.0的时候九根线一起工作,向USB3.0以下的设备兼容的时候只用上面的四根线。
GG45也是这个道理,它在插入传统RJ45接头的时候会使用传统的8根网线,插入GG45接头的时候会使用卡笋边的四根线配合原来的四根线组成4对电缆。为的就是隔绝串扰。
后来……提升网速的事情还是在议题上。我们不能止步于六类线的250MHz的承载能力上。但又不能大面积的使用七类线。于是就出来了一个折中的标准——Category 6a,跑600MHz信号很难,降低20%跑500Mhz不行吗?这就是在Category 7标准推出4年后推出的Category 6a。
其实还是沿着Category 7加大线距的思路来处理,从线的结构上来看:
在我们熟悉的六类线中间的十字骨架基础上,线对的两根芯线之间还加入了“CONDUCTOR SEPARATOR”这个翻译过来叫导体隔离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塑料条。
这个小塑料条并不起到屏蔽作用而是利用塑料条的厚度将两根绞在一起的芯线分开一点点距离。这样有助于降低芯线之间的串扰。
同时,超六类水晶头的设计也将网线的位置从六类的一层分为了两层,交错起来之后线和线之间的距离拉大。(题外:后来这个设计由于容易穿线,被很多水晶头厂商做在了更低标准的网线上)
再有就是大家可以看线路结构图上网线的外皮内侧呈现齿轮状
其实这也是轻量化的解决网线外部串扰加大网线和网线之间距离的一个解决方案。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感受到网线技术从六类线到七类线跳跃失败再回落为超六类线的艰辛和无奈。
话说回来,这些是商业标准,商业和消费领域不同的是客户给你钱之前是要测试的,通过按照标准来测试的测试报告进行结项作为乙方才能拿到钱。在正规的商业操作规则下,测试指标是不能做假的。但是一旦到了消费领域事情就立刻变味了,别说是根本不会在消费领域存在的七类线了,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成品网线连六类的标准都测试不过。
正规的大厂是怎么做呢?例如下面这根康普网线:
你可以看到线上的线标是category 7,但是使用的是传统的RJ45接头,依旧被当作超六类跳线来销售。纵观康普的所有产品线,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七类跳线。
现在在商用工程领域基本上不存在7类线的跳线,所以,在消费领域中的那些所谓的七类线其实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如果是厂家标称自己的网线是七类跳线,那么这个厂家包括网线在内的所有产品都应该划入不能购买的范围内。如果一个商店告诉你它的网络跳线是七类(或以上),那么这个商店内的所有商品实际上也没有购买的必要了——这些都是妥妥的割韭菜行为,你去买甚至大部分网线都不能过六类标准。
至于购买一根工程上的七类网线自己做一条跳线,这个主意是不错的,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一般人手做跳线的极限是六类,做到超六类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成功率了。
这件事别杠,即便是水晶头是标准的超六类水晶头、网线是标准的超六类网线,你也不可能依靠手来做出来超六类跳线。
所以……类似于康普这类的工具大厂压根就没有出过能做超六类水晶头的钳子。例如之前的神钳子9003
在康普的文档上就写着 cat6、cat 6a SIZE,注意是SIZE——尺寸
甚至在下一代产品1652钳子中就压根不提能不能压几类线了,就简单的标记一下8P(八个触点)
能不能做好一根超六类网线,并不在于你的芯线能否全部插入水晶头中,而是在于接点压制过程中的阻抗匹配度8个触点0.5%的阻抗匹配,很难让人类企及。
所以对网线来说,别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家用六类足够,拔一点点高,超六类足以,但七类线已经非普通用户所能企及的,跟登月一样的事情,也就别追求了。即便买到了“七类线”其实也就是被人割了韭菜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