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到了晚上就不敢多喝水,也不敢多吃水果,说到底,就是生怕深更半夜,频繁的上厕所。
此外,远志曾听过不少老年患者诉苦,说这个尿意一来,由不得自己半分的犹豫,立刻得冲向厕所,稍有半分怠慢,就会尿身上。更有甚者,睡着睡着就遗尿了。
有人认为啊,尿频、遗尿是小肠出了问题,其实不是,而是肾这里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啊,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主膀胱之开阖。是故,膀胱听命于肾,肾寒则膀胱自然不会理会肾之指令,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意。
所以,我们说,肾寒则膀胱不闭。
既然病机找到了,治疗的思路也就来了:温肾。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温肾的小方子——温泉饮,出自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
温泉饮: 巴戟天、肉桂、益智仁、白术。
方子虽小,药简而力专,我们不妨简单的解读一下这个方子:
巴戟天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一味非常霸气的药材,
其实不然,巴戟天甘温质润,入肝、肾经,具有温肾阳,益精血之功效,多用于下元虚冷所致的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等症;
此外,巴戟天还具有辛温之性,辛能行能散,所以巴戟天还有祛风湿,散风寒之用,多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萎软,腰膝疼痛,或风湿久痹,步履艰难。
可见,巴戟天为一味不折不扣的温补肾阳之要药。
《本经》:"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纲目》:"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巴戟天肉桂味甘、辛,性热,入心、肝、脾、肾经,
肉桂纯阳温散,善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尤善治疗命门火衰、下元虚冷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弱、尿频等症;
此外,肉桂还善引火归元,将其与巴戟天补的元阳之气都往下焦带,
然,肾得阳气温熙,膀胱自从肾令,则膀胱开阖之功恢复如常。
《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
肉桂益智仁是一味辛温的药材,入脾、肾经。
其温暖之性可暖肾固精缩尿,多用于治疗下焦虚寒所致的尿频、遗尿;
此外,中医认为啊,脾主运化,在液为涎,肾主闭藏,在液为唾,脾肾阳虚,则统摄无权,
益智仁还兼有收敛之性,以断膀胱之漏
《本草经疏》:益智子仁,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益智仁使用前需要除去外壳,常常生用或盐水炙用,用时需要捣碎。
益智仁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不是说温肾吗?怎么来了一味健脾益气的药?
白术是一味苦温的药材,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
《名医别录》:“利腰脐间血。”
《本草新编》:“白术利腰脐之气。”
白术补脾胃,利腰脐,逐水湿,
通腰脐之气,则体内水液迂其途,自走小肠。而小肠与心又互为表里,心气能摄之而不遽遗也。
此外,白术又善补气,气虚则水泻,气旺而水难泻。
是故,心肾交而泉温矣。
白术最后,简单的作一个总结,温泉饮为脾肾两补之剂。巴戟天、肉桂温命门之寒,益智断膀胱之漏,白术通腰脐之气,自然病与药宜。用陈士铎自己的话说,“盖遗尿之病,虽成于肾寒,亦由腰脐之气不通,则水不走于小肠,而竟走于膀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