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非洲好儿子,去世后被称赞伟大领袖,到底有何贡献?

姬元钛 2023-07-14 20:45:43

2018年8月18日,一位名叫科菲.安南的加纳人因病去世。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发表谈话,对安南的去世表示哀悼。

世界各国领导人都第一时间表示慰问,各国政要纷纷称赞他是外交巨人.伟大领袖,安南的祖国加纳更是为他举行了一周的全国哀悼。

尼日利亚的一位政论家则称,安南是非洲伟大的儿子,也就是说,安南的逝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哀悼。那么,安南到底是谁呢?

年龄稍大一些的人不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因为安南这个人太有名了,他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是一位敢对美国说不的世界总统。

细心的人也发现,在各国首脑对安南逝世表示哀悼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却选择了沉默。这也很好解释,因为安南不听美国的话,但是特朗普的做法却遭到了国际舆论的批评,跟安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这位现任世界总统并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不敢主持公正,因为他是惧怕美国的霸权。

2015年,为了解决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伊核协议。但是三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美国就单方面退群,使伊朗和美国的矛盾再次激化。中俄两国极力促使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但是古特雷斯却只是一味要求伊朗遵守伊核协议,全然不顾美国退群的事实,更不敢对美国施压。

2020年12月,在一次联大会议上,俄罗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指名道姓批评古特雷斯和他领导下的联合国,在伊核问题上缺乏勇气,毫无作为。他愤怒的指责古特雷斯不公平,怯懦,不如前任秘书长安南有骨气。那么,安南如此受人尊敬,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安南出生于1938年,他的祖国是西非的一个小国-加纳,加纳的国土只有2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而且加纳到现在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安南出生的时候,他的祖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酋长,并且还当过省长.经过商,他在当地属于官二代和富二代。

安南的父亲娶了好几个妻子,而他也有5个兄弟姐妹,她们这些孩子分属于不同的妈妈。安南从小就学会了跟不同妈妈所生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这为他后来成为世界总统,并游刃有余的处理各国国际事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祖国,人们有一个传统,就是有了矛盾,喜欢坐下来交谈。大家坐在树下不停的交流,直到找到大家都认同的解决方案为止。而且他的同胞都有足够的耐心,今天谈不妥,那就明天继续谈。这一点,也为安南日后在各国之间斡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59年,安南前往美国的麦卡莱斯特学院留学。这让他走出了自己的祖国,甚至走出了非洲,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1962年,安南完成研究生学业进入联合国世卫组织做了一名干事。他当时的职位在整个联合国机构中属于最低一级。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他当时就是机关里的小科员,而秘书长相当于国家主席,两者的距离非常大。

1986年,安南做了联合国的助理秘书长,他分管人事厅。此时的安南离秘书长还差两级,但是这两级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从联合国成立,就没有从联合国机构里提拔过秘书长,秘书长都是从各国政要中选的,而且前几任秘书长都精通外交政策。

而在这方面,安南就是个门外汉。所以安南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当上秘书长。但是1997年1月1日,不可能的事居然变成了现实。安南宣誓就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更离奇的是,他这位对美国说不的秘书长,居然还是美国人选定的,这要从安南的前任,也就是第六任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说起。

加利是位埃及人,他当上秘书长以后,不愿意当美国的应声虫,他甚至还挑战美国的霸权。他自称要维护秘书长的独立性,不惜跟任何阻止自己履行职责的人斗争,这样他就跟美国杠上了。美国向来把联合国当作自己行使霸权的工具。

这位秘书长居然敢跟自己叫板,他一定会让他死的难看。自联合国成立到加利当上秘书长,历任秘书长都是连任两届,加利当然也要谋求连任。但是在加利卸任前半年,美国人已经宣布将使用否决权阻止加利连任。而且美国人还物色好了下一任秘书长的人选,那就是安南。

后来的剧本完全是按美国的设计走的,加利只当了一任秘书长,就被美国人赶下台。而安南却意外当上了秘书长,但是美国人选择安南并没有跟安南商量,他们只是感觉安南这个人不像加利那样是个刺头。事实证明美国大意了,甚至可以说美国莽撞了,他们扶起来的居然是又一个反美的秘书长,直接反对美国肯定死得快。

安南接受了加利的教训。他采取了曲折的反美策略,他绝不踩美国的底线。在这个前提下,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说安南的策略是首先让自己活下来,然后做自己分内的事。

1998年,伊拉克抵制联合国的武器核查,美国人打算对伊拉克动武,萨达姆毫不退让,战争一触即发,安南却要力争和平。他打算亲自去伊拉克找萨达姆谈谈。

临行前,他先给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电话沟通。奥尔布莱特情绪激动,非要制止安南访问伊拉克,并且非常肯定的说,你不要去去也没用,但安南偏要去。他租了一架法国飞机,一翅膀就飞到了巴格达,见了萨达姆,安南用他的耐心一遍遍的跟萨达姆谈,雪茄烟抽了一支又一支。

最后萨达姆终于被他说服,答应配合联合国进行武器核查。雪茄的青烟代替了炸弹的硝烟,整个国际舆论都沸腾了。国际社会对安南的成功斡旋大加赞赏。当安南坐上飞机重返法国的时候,人们用迎接英雄的礼节和热情欢迎他,人们都盛赞他的勇气和睿智。

连美国的前任驻联合国大使都称赞安南是史上最出色的一位秘书长。虽然半年之后,美国人还是对萨达姆开战了,但是安南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因此被人们忘记。特别是安南在重要时刻敢于违逆美国人意志的做法,更是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78天的狂轰滥炸,让数不清的平民丧生。安南没有谴责,因为他知道谴责没有用。安南选择了行动,他直接飞到了科索沃。安南在马其顿的一座楼房里,用手机跟有关国家的首脑打电话。美国的飞机从他的头顶上飞来飞去,炸弹就在他的附近不停的爆炸,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

相信跟他通话的各国首脑都能从手机里听得清清楚楚。而安南这位世界总统和科索沃普通百姓一样,完全暴露在美军的炸弹的威胁之下,他唯一的防护措施就是穿了一件防弹衣。

对于安南的这种行为,有的媒体称赞他为和平的努力,称赞他的过人胆量。但是也有人指责他,说他忘记了自己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组织的领导者的职责。但是说这话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联合国的权威什么时候被美国承认过?安南手里没有一兵一卒,他不这么做,又能拿什么跟美国人较量呢?安南既没有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又没有像加利那样跟美国死磕。他的生存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

2001年安南谋求连任,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首先对他表示支持,还称赞他工作非常出色,工作效率高。

2001年6月,安南顺利通过了连任。同年的十月,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堪称实至名归。

安南在他的第一任期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他不敢,也不能像他的前任加利那样锋芒毕露,跟美国人面对面斗争。他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为全世界的弱势群体发声上。在第二任期,安南继续为弱势群体奔走呼号。

但是,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200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调整了对外战略,开始强调反恐,并不惜为此发动所谓的反恐战争。

小布什甚至对外宣称,要么跟本拉登站在一起,要么跟美国站在一起,就等于给联合国出了个难题,让联合国选边站。实际上美国人等于说了不跟美国站在一起,就意味着跟恐怖分子是一伙的。

2003年3月,美国不跟联合国打招呼,就对伊拉克开战。当然,这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了。

在3月10号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南宣布,美国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开战,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安南明确表态,他不会为美国的行为盖章。

同年9月,在联大会议上,安南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并称这种做法对联合国的地位和原则构成了严重挑战。

2004年,面对英国广播电台记者,安南再次宣称,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2004年,在第59届联大会议上,安南指责美军在伊拉克虐囚违反了人权,并宣称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此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正坐在联大的会场里,不知道布什当时是什么表情。

此时的安南已经不再是那个隐忍的虚与委蛇的安南,他已经公开跟美国叫板。安南的做法彻底激怒了世界老大美国,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竟然叫嚣,联合国这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他说这话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东西。

博尔顿还污蔑联合国是一个巨大的生锈的超级官僚机构。安南忘记了加利的教训,加利就是因为得罪了美国才死得那么快,美国人能放过安南吗?

2004年12月23日爆出了一件丑闻,一名联合国驻刚果金的维和人员强奸了当地的一个女孩,还拍摄了色情录像,对外出售。

接着又爆出一个丑闻,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出现腐败。而安南之子科乔安南牵涉其中,两件事不仅都涉及联合国,而且还有一件涉及安南的儿子,美国的议员和媒体对此大做文章,攻击安南管理不善,治家无方,宣称安南必须对这两件事情负责,谢罪下台。

但是这是一个法治时代,不是谁随随便便说说就能够给人定罪的。联合国成立了专门调查委员会,对案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005年3月29日,调查结果出来了,证明安南在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安南是清白的,而对安南的儿子的指控实际上是美国人向安南父子泼的污水。

在跟美国人的较量中,安南终于知道了他这个世界总统跟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相比,势力太弱小了。安南原本不想跟美国作对,他只想替世界弱势群体主持公道,但是最终他还是跟践踏公道的世界警察发生了矛盾。

这位有骨气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自己的任期内,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巩固了联合国的地位。通过跟美国的单边主义斗争,促进了多边主义的发展。他所倡导的集团安全、全球团结、人权、法治等价值理念受到人们的广泛赞同。

所以,在他逝世时,才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充分说明公道自在人心,强权和霸道掩盖不了真理和正义的光辉。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