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越低时,鲫鱼扎堆的现象就越是明显,所以天寒地冻时,就不宜往大水面跑了,因为很难找准鱼窝。小水面鲫鱼密度大,找鱼窝更加容易,所以一些窄而且长的野河才是首选。在低水温下,鲫鱼的活动范围很小,讲究先找鱼窝再打窝,打窝的作用也只是把周围本来就有的鱼聚拢一下,如果没有足够长的聚鱼时间,是很难吸引较远位置的鱼群的。想要大鲫鱼连竿不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找准鱼窝
如何找鱼窝,比较常见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找水温更高的地方。朝向、水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水温的高低不同。凡是水温高于周围的地方,往往就可能找到鱼窝。所以一般是向阳避风的位置,找一些有障碍物的地方,例如水草、桥墩、芦苇丛等等。一定不要先找地形,而是先确定大致的方位,找到适合的地形之后,再根据近期水温的高低合理选择深浅远近,这样才能比较精准的找到鱼窝。
第二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看水面的一些迹象,因为虽然鲫鱼活动范围比较小,但并非完全不动,只要鲫鱼活动一定会有一些迹象。比如说水面有鱼星,这个方法需要绕着岸边近距离多走走看看。在北方冰钓时,找冰下气泡较多的地方,也比较容易找到鱼群。其次是水质浑浊、水色比较深的地方也可能有鱼群。鲫鱼鱼群的活动,往往会泛起水底的泥沙,从而形成浑水的现象。至于水深比较深,可能藻类较多,也可能水下有暗草,还可能水下有比较深的沟坑,这些迹象都代表这高水温。
二、多窝走钓
就算地形比较完美,也不建议死守一个窝点,而是更建议采用多窝走钓的方式。首先来说,冬季的鲫鱼活动范围比较小,一个窝点就算找的比较精准,也只能吸引周围距离较近的鱼群,多窝才能碰上更多的鱼群。其次是喜欢冬钓鲫鱼的钓友很多,一个钓点最近有人钓过,往往周围鱼的数量会变少。所以地形多好,也会因为近期有人钓过,从而出现周围没鱼的情况。第三,计算窝点没找准,广撒网的方法至少也能确保少量窝点有鱼。看似不怎么靠谱,但是冬季的鱼情就是如此。
三、学会养窝
找准了鱼窝,打窝之后聚而钓之,如何确保上鱼不间断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做到窝点中鱼的数量更多,这个就需要适当的养窝了。从窝料的角度来说,要比较精良,这是发窝的关键,但是量不用多,因为找不准鱼窝,再多的窝料都没用。发窝之后一定不要着急把刚进窝的鲫鱼钓光,让进窝的鲫鱼和食物本身一起吸引其他鲫鱼进窝,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聚鱼效果。当窝点中鱼的数量较多时开始垂钓,建议钓几条鱼就补窝,然后更换下个窝点,让这个窝点继续“养一养”。如果没口之后补窝,基本等同于重新打窝,再次发窝的可能性反而会变低很多。如果使用粉饵加虫饵的用饵手法,其实完全不需要补窝。
所以在冬钓时,关于“窝”是有不少讲究的。鱼窝找准,发窝才会比较容易,还需要配合使用更加精良的窝料,窝料除了酒米之外,炒香的黄豆粉、菜籽饼粉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好的窝料会加快发窝,适当养窝才能让发窝的窝点连竿不断。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