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报道,美东时间4月7日,特朗普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特朗普此次急眼,扬言加征高额关税,还称若中方不取消34%报复性关税,不仅要追加关税,还将终止所有谈判。此前,他于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相关措施已于9日生效。这一系列举动看似强硬,实则暴露美方在贸易问题上无牌可打的窘境。有媒体估算,若特朗普威胁成真,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出口到美国将面临高达104%的关税,这近乎是“掀桌子”的极端行为。
美国(资料图)
美国发动贸易战,打着解决贸易逆差、维护经济霸权的旗号。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美国加征关税后,贸易逆差不但没减少,反而大幅飙升。从比例来看,相较于2017年,2024年贸易逆差增长了50%,达到了惊人的1.21万亿美元。这表明美国以关税为手段解决贸易问题的做法完全行不通。再看所谓“关税保护就业”这一说法,美国国内通胀因关税飙升,老百姓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大幅增加,钱包迅速瘪下去,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狂跌。美国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大幅受挫,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美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
面对美国的无理行径,中国的回应坚定且强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美方威胁升级关税是错上加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绝不接受。若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必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中国可不是说说而已,早就在多方面做好了应对准备。
出口层面,贸易战打响后,中国有节奏地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在中国出口份额中的占比持续下滑,去年已降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中国出口总额并未因此受影响,依旧呈上升态势。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众多原本输往美国的份额流向了欧洲、东南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出了更广阔的空间,降低了对单一美国市场的依存度。
美国(资料图)
进口方面,中国主动作为,优化进口配置,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以往,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能源以及农产品。近些年来,中国不断调整进口布局,减少对美国相关产品的依赖。这样一来,在实施对美反制措施时,能有效降低因对美加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观美国,盲目对全球“宣战”,美国企业普遍缺乏应对准备,疯狂加税的恶果已逐渐显现。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在反制体系建设上,中国也持续发力。这些年不断出台或更新反制法案,为应对外部打压提供坚实法律依据。美方每次宣布对华加税后,中方都会采取将部分美企拉入黑名单等措施。此外,中国还整合关键资源,通过限制出口等方式精准打击美国相关产业。以稀土为例,中国对稀土等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控,直接击中美国经济要害。美国众多高科技产业依赖稀土,出口管控使得美国相关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风险,严重影响其生产运营。美国股市因此大幅震荡,两天内蒸发5万亿美元,特斯拉市值两天就蒸发300亿美元。一向高调的马斯克跑去白宫求救,却被晾在一边。美国科技巨头们损失惨重,也让美国认识到“脱钩断链”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特朗普(资料图)
回顾历史,1930年美国出台的《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直接致使全球贸易萎缩了60%,美国自身也陷入大萧条。如今,美国再次重蹈覆辙。当下,美国国内苹果、特斯拉等巨头股价狂跌,美国农民因农产品出口受阻叫苦连天,沃尔玛等零售企业货架出现空缺。这一系列乱象,正是美国错误贸易政策带来的恶果。
而如今的中国已今非昔比。中国拥有强大的内循环韧性,庞大的国内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撑。外贸“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东盟、非洲等地区与中国合作日益紧密。德国大众、法国空客等大企业纷纷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欧盟在积极准备反制关税清单,东盟也在加速推进去美元化结算。这一系列现象表明,全球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合作共赢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道。美国企图用过时的保护主义手段阻挡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损害了自身利益,暴露出其经济霸权逻辑的致命缺陷。而中国的反制措施,既有力维护了自身利益,也捍卫了WTO多边贸易框架,推动了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美国若想摆脱当下困境,唯一的选择就是摒弃单边主义,回到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谈判桌前,与中国共同寻求解决贸易分歧的有效途径,推动全球经济重回稳定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