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族中的长姐总是在肩负起撑起家庭的重担。
何家丽就是这样的角色,她不仅要照顾姐妹们,还要维护家族和谐。
每当大姐何家丽提到自己父亲何常胜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情浮现。
何常胜去世后,家族的一切似乎都在大姐的肩头越压越重。
何常胜临终前的嘱托,成了她孤身撑起家庭的使命。
何家生活在一个小城镇,六个女儿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每个人的家庭责任和成就也各不相同。
何家丽要照顾每一个姊妹,确保她们的生活都稳定、顺利。
从工作到婚姻,再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大姐都要关心到。
而其中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恰恰是三妹——何家艺。
何家艺是何家的三女儿,从外表上看,她过得相当富裕。
她是第一个雇佣保姆,安装电话,甚至是最早买下18万元小汽车的人。
在经济条件上,她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
在这富裕的背后,她对家族的付出却是巨大的。
每一个何家人的需求,何家艺都尽力满足。
她曾为了大姐何家丽家里的电话费一掷千金,给二姐买昂贵的时髦衣服,甚至还不惜花费巨资为何文氏购买进口特效药。
可以说,她为家里付出的一切,不亚于大姐何家丽,甚至在某些方面,她的贡献是最大的。
何常胜的失望与期望但就在她的一次次付出背后,我们不能忽略何常胜对她的复杂感情。
何常胜一直抱有一个心愿:希望家里能有个儿子来继承香火。
当何家艺出生时,何常胜心里曾满是期待,甚至找人算命,确信这次一定是个男孩。
但最终现实让他彻底失望。
在她出生的那刻,何常胜心中那一点点对儿子的期望,瞬间化为乌有。
这份失望似乎超越了对她的关爱,使得她在父亲心中的位置变得微妙。
何家艺的婚姻经历更是让人唏嘘。
她与欧阳宝相识并相爱,可他的家庭条件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贫寒。
当她告知家人自己怀孕,并决定嫁给欧阳宝时,家里三人组成的“家委会”全力反对。
她的倔强和执着让她认定了欧阳宝,尽管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
家人的反对,不仅仅是言辞上的,也体现在行为上。
她的新婚,只是大姐简单做了些安排,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家族的参与。
与其他姐妹风光的出嫁场面相比,她的一床被子带过,而已。
这样的婚礼,无疑刺痛了她的心。
孤独的墓地与家人的亏欠而在何常胜去世后,景象更为凄凉。
他被安葬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墓地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与其他所有家庭成员的墓地遥不可及。
这里似乎暗示着他生前未能完成的家庭愿望,也象征了何家人在对她的一切亏欠。
大姐何家丽在父亲墓前常常自责,认为自己未能替父亲好好照顾何家艺。
六姊妹中的何家艺,无疑是受到最多忽视的那一个。
而何常胜生前未能兑现对何家艺的承诺,似乎也预示着家人对她的漠视。
结局是何常胜的离去带走了何家对何家艺最后的温情,使得她在家庭中变得更加孤独。
她不止一次的希望在家庭中得到应有的支持与尊重,而这些都随着父亲的去世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结尾六姊妹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家庭都有无法平衡的遗憾和伤痛。
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着上一代未完成的愿望和遗憾。
何常胜之于何家艺,是他对未来儿子期望的失落,但是何家艺也用她的努力和付出,填补了这份爱的空白。
透过这段故事,我们不禁思考:在家庭中,是否正因为有这些遗憾与亏欠,才让每一个家人的存在显得格外重要?
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系并非只是一种责任,而是无数次爱的付出与接纳,体谅与包容。
让我们从何家六姊妹的故事中,学会在爱与失望之间找到平衡,珍惜每一个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