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找到父亲求助,贺龙:我去清华找个人

呱呱看国际 2024-01-03 12:35:0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来源/馆长微鉴作者/馆长微鉴

1963年,高考成绩出来后,贺龙的儿子贺鹏飞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中。

贺鹏飞是贺龙唯一的儿子,贺龙老来得子,50岁才有了这么个儿子,对他自然是格外宠爱。见儿子如此失落,贺龙连忙上前询问。

一问才知道,原来贺鹏飞很想上清华大学,但高考没发挥好,离清华分数线只有几分。

说罢贺鹏飞咬了咬牙:“爸,我就差几分,你看能不能联系一下清华那边,让他们想想办法,通融一下?”

贺鹏飞认为,以父亲开国元帅的身份,清华那边肯定会“给个面子”。而且自己也不是成绩不好,离分数线只有几分而已,请清华通融一下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贺龙想了想:“行,那我去清华找个人吧。”

贺鹏飞顿时大喜过望,要知道贺龙平常可是从不搞特权的。他这次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提出请求,没想到父亲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有父亲出马,自己上清华肯定没问题了。

那么,一辈子奉公守法的贺龙会为儿子开这个后门吗?他又去清华找了什么人呢?最后贺鹏飞如愿以偿地上清华了吗?

贺鹏飞这个名字还是贺龙的老战友关向应起的,关向应1925年入党,曾参加过多次反“围剿”和长征,与贺龙堪称生死兄弟。

1946年关向应病重,但依然牵挂着贺龙。他想到贺龙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儿子,就一再催促贺龙、薛明夫妇俩赶紧生一个。

最后贺龙夫妇果真在这一年有了个儿子,贺龙一开始想给他起名为贺雨生,关向应却觉得这个名字不够霸气。

他想到自己和贺龙都崇拜民族英雄岳飞,岳飞字鹏举,于是他就从岳飞的名和字中各取一个字,建议贺龙给儿子命名为“鹏飞”,贺鹏飞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贺龙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又是老来得子,对贺鹏飞的喜爱自不必说。只要有空闲的时候,贺龙总喜欢抱着贺鹏飞到处走。

时不时向战友们炫耀一番。贺鹏飞长大点之后,贺龙便带着他到处玩,丝毫不觉得疲惫。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贺龙就重男轻女,对于三个女儿,贺龙一样宠爱。贺龙的大女儿是在他率军取得大捷时出生的,便被命名为贺捷生。

而贺龙的二女儿和小女儿分别叫贺晓明和贺黎明,显然是为了表达对妻子薛明的关爱。

贺龙一家经常一起出游,贺龙一点家长的架子都没有,和孩子们谈天说地,其乐融融,时不时就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是公认的“模范家庭”。

毛主席听说后都赞叹道:“贺龙家真是一排龙,一排明,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惬意啊!”

当然,贺龙对子女们的关爱仅限于精神上,在物质上他向来要求孩子们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

贺龙自己也以身作则,建国后依然坚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

同时他还要求孩子们不要宣扬自己贺龙子女的身份,更不要想着借此搞特权,而是就将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看待。

贺龙每月有400元的工资,这笔钱在当时就足以让全家过上不错的生活了,但贺龙家的生活实际上十分简朴,贺龙也从来不会给孩子们买什么奢侈品。

贺龙的教育理念是“放养”式的,鼓励孩子们有什么想要的就自己争取,而不要想着依靠父母。

贺龙支持孩子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也不会为了让他们实现梦想就打破自己的原则,对贺鹏飞也是如此。

其实贺鹏飞从小就成绩不错,并且对机械方面很感兴趣。在高考前,贺鹏飞已经获得了保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资格,这已经是顶尖院校了。

但贺鹏飞对清华大学有着很强的执念,一定要考上清华才甘心。因此他放弃了保送资格,专心冲刺清华。

贺鹏飞学习不可谓不努力,可惜的是1963年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贺鹏飞太想考入清华,在考场上有些过于紧张了。

最后他的成绩离清华分数线还差了几分,很遗憾地与梦想失之交臂。

但贺鹏飞实在不甘心,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本身也能够到清华,不想就这么放弃清华选择别的院校。

于是他想到了在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的父亲,贺龙此时担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又是开国元帅。

贺鹏飞认为请他去清华说说情,自己进入清华就十拿九稳了。

于是接下来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其实贺鹏飞说完这话后也有些忐忑不安。

要知道父亲从小就教育他们不要搞特殊,自己却提出要他帮忙“走后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但贺鹏飞实在太想上清华了,才咬牙提出了这一请求。

贺鹏飞也没想到父亲居然一口答应了,预想中的被训斥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不由得欣喜若狂。

贺龙出发后,贺鹏飞已经开始畅想自己进入清华之后的生活了。

然而,贺龙回来后,贺鹏飞却没有听到期待的“已经办好了,你放心上清华去吧”的声音。

贺龙实际上说的是:“我已经和清华附中的校长谈妥了,校长说了,以你的情况,复读一年,考上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原来,贺龙所说的“去清华”,指的是去清华附中,而他去找的人就是清华附中的校长。贺龙没有给贺鹏飞开后门,只是去和对方讨论了复读可能性而已。

贺鹏飞原以为父亲此行是为了让自己进入清华的,没想到是给自己办复读的,不禁有些失望。贺龙看出了儿子的心情,拍了拍他的肩膀,严肃地说:

“你把你爹当成什么人了?我是那种会走后门的人吗?你忘了我平常怎么跟你们说的吗?有想要的东西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不要想着靠我。你要是靠我走后门进了清华,对那些靠自己本事考入清华的学生而言公平吗?”

贺鹏飞顿时无比羞愧,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错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再抱怨,而是开始为复读做准备。他决心靠自己的努力考入清华,为此更加拼命地学习。

最后在1964年的高考中,贺鹏飞真的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踏入清华校园的那一刻,贺鹏飞又想起了父亲当年的话,终于彻底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考进去,总是比走后门进去要踏实的多。

这就是贺龙元帅的坚持:宁可让子女多受点委屈,也绝不为他们走后门。

贺龙对子女当然是关怀备至的,但他也绝不会因此徇私。如此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馆长微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0 阅读:40

呱呱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