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俄关系更紧张西方陷焦虑英国政府最近宣布要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和他的配偶,说是因为俄罗斯“骚扰”英国的外交官。英国外交部还专门找来了俄罗斯驻英国的大使,告诉他英国不能接受这种威胁的行为。这一举动让英俄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张了,也显示出西方国家在对付俄罗斯这件事上有点焦虑。自从俄乌冲突开始后,英国一直扮演着反俄的领头角色,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不断给俄罗斯压力。但实际情况是,西方国家想孤立俄罗斯的努力遇到了大麻烦。俄罗斯不但没有被孤立,反而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有影响力。
英国焦虑感上升英俄之间的外交冲突,其实是西方国家整体对俄罗斯政策出了大问题的一个表现。英国这两年一直跟着美国,对俄罗斯一顿操作猛如虎,搞了很多轮制裁,冻结了俄罗斯的资产,不让俄罗斯的企业在英国融资,还限制俄罗斯人入境。当时伦敦还挺自信的,觉得西方这么一制裁,俄罗斯经济肯定得垮,普京政府就不得不妥协了。但现实情况呢?完全跟他们的想法反过来了。俄罗斯的经济比他们想象的要硬气得多,而且西方自己也被制裁反噬得够呛。现在英国这边经济没起色,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能源价格一路疯涨,老百姓对政府越来越不满意了。反观俄罗斯,跟中国、印度、沙特这些国家加强能源和贸易合作后,成功绕开了西方的封锁,经济还是一路向前走。西方的对俄政策搞成这样,英国政府的外交立场就更被动了,这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其实就是一种焦虑的表现。英国再次驱逐俄外交官的小动作英国指责俄罗斯“恐吓”他们的驻俄外交官,这其实是自己编排的一出政治戏码。最近这些年,英国和俄罗斯在间谍战、外交战以及舆论战上互相较劲,早已经结下了很深的梁子。“斯克里帕尔事件”发生后,英俄之间的外交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英国大规模驱逐了俄罗斯的外交官,并且还拉着欧盟和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俄罗斯那边也不甘示弱,采取了对等的报复措施,驱逐了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的驻俄外交官,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在莫斯科的影响力就大大减弱了。这次英国又驱逐俄罗斯的外交官,理由还是含糊不清。所谓的“骚扰”到底是什么意思,英国方面也没拿出什么确凿的证据。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英国政府常用的套路——“无端指控加上外交对抗”。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呢,一方面是为了继续炒作“俄罗斯威胁论”,把国内的问题转移到国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西方阵营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反俄立场。
英国反俄难改初心或更加孤立英国这么干,非但对俄罗斯构不成啥实质性打击,搞不好自己倒会在外交上更孤立。英俄的关系早就一落千丈了,俄罗斯早就不拿英国当主要外交渠道了。英国脱欧之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一路下滑。欧洲那些盟友们看到英国这么玩命地折腾,心里都不太踏实。像法国和德国,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跟着西方走,但在对付俄罗斯这件事上,已经越来越务实了。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喊话,说欧洲得有自己的外交策略;德国呢,在能源问题上也没少发愁,肯定不愿意再傻乎乎地跟着英国硬来。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要是还一门心思跟俄罗斯对着干,不仅捞不到什么支持,反而会把自己更孤立无援的状态暴露出来。俄英外交风波映射俄新外交态度这件事俄罗斯方面的反应挺值得看看。按以往的经验,俄罗斯在外交战里头经常用的一个招数就是以牙还牙,把英国驻俄罗斯的大使或者外交官给赶走。这不光是为了撑面子,也是想给西方传个话: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头认输。这些年俄罗斯的外交风格变得越来越强硬了,在乌克兰问题上尤其明显,普京那边是硬气得很,根本不吃西方那一套。不管是联合国还是别的国际场合,俄罗斯现在都在忙着搞一个“去西方化”的外交布局,跟那些所谓的“全球南方”国家打得火热,就想从欧美手里抢点对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回来。这次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外交摩擦,说到底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但它背后反映出来的意思可不小。这说明俄罗斯对西方的各种压力根本不在乎,而且也在重新调整自己在全球政治里的位置,玩得更主动、更坚决了。
英国跟俄罗斯死磕并不明智从全球局势来看,英国这次的做法对缓和俄乌冲突没啥帮助,反而可能让欧美和俄罗斯的关系变得更紧张。现在这个世界,西方国家的重点都在变,美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主要是为了对付中国;而欧洲呢,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遇到不少麻烦。要是英国还一直跟俄罗斯对着干,不仅会跟其他欧洲国家闹僵,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可能越来越边缘化。毕竟,英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都不如以前了,在全球事务里很难再当主角,要是老跟着美国走,那它在国际上就更没自己的主见了。这次英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其实就是在做一场象征性的政治秀,就是为了讨好国内那些保守派势力,也附和一下西方阵营反俄的大环境。可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但改变不了英俄关系的现状,还可能让英国在外交上更加被动。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盲目跟着美国一起给俄罗斯施压,只会让英国陷入更尴尬的境地。不管怎么说,俄罗斯肯定不会因为英国的这些动作就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英国呢,得面对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以后,英俄之间的外交争斗可能会继续下去,但最后的赢家,估计不会是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