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方大同去世,曾因气胸多次住院!“气胸”到底是啥病?

养护卫生谈谈 2025-03-04 12:11:52

2025年2月21日,知名音乐人方大同因病离世,年仅41岁。其生前曾因反复发作的气胸多次入院治疗,尽管近年身体状态有所改善,但最终未能战胜疾病。

这一消息引发公众对气胸这一疾病的关注——

究竟什么是气胸?

为何它会被称为"爆肺"?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气胸,俗称"爆肺",指空气异常进入胸膜腔,导致肺部被压缩的疾病。

正常呼吸时,肺部与胸壁之间的胸膜腔呈负压状态。

一旦肺组织出现破口,空气便会涌入胸膜腔,使肺部无法正常扩张,轻则引发胸痛、呼吸困难,重则危及生命。

气胸的类型

1️⃣ 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类型,又分两类。

原发性:多见于无基础疾病的"瘦高型"青年男性。

继发性: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引发。

2️⃣ 外伤性气胸:车祸、高处坠落等外力损伤导致。3️⃣ 医源性气胸:医疗操作(如胸腔穿刺)意外引发。

这些人是气胸"高危群体"

⚠️ 体型瘦高的青少年男性:生长发育期胸廓快速拉长,肺组织弹力纤维发育不足。⚠️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等疾病削弱肺功能。⚠️ 长期吸烟者:烟草损伤肺泡结构,肺大疱破裂风险增加。⚠️ 潜水员/飞行员:气压剧烈变化易诱发肺组织损伤。

警惕!这些行为可能让肺"爆炸"

剧烈运动:篮球、举重等需屏气发力的运动。

极端情绪波动:大笑、争吵时胸腔压力骤增。

气压骤变环境:潜水、高空飞行、高原旅行。

频繁咳嗽/喷嚏:尤其是慢性咳嗽患者。

突然用力动作:搬重物、拉窗帘甚至弯腰系鞋带。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 刀割样胸痛:单侧突发锐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进行性呼吸困难:静息时也感觉"喘不上气"。❗ 刺激性干咳:无痰却反复咳嗽。❗ 口唇青紫/血压下降:提示严重缺氧或血气胸。

预防胜于治疗:守护肺部健康

🔹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草是肺组织的"头号杀手"。🔹 适度运动:避免屏气发力的剧烈运动,游泳、散步更安全。🔹 控制基础疾病:规范治疗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 警惕微小症状:反复胸闷、运动后气促需及时就诊。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守护肺部健康!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