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试点飞行
无人机送货
12月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开展低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成都成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低空气象服务保障至关重要,成都将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代表,“低空经济”在今年频上热搜,各地竞相布局“天空之城”。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计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则称到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
在地面之上、蓝天之下,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渐行渐近。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成都坚持“空域端”“产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从低空经济新增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的重点产业链,到划设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从推动空域审批简化为“一事一审批”,到全国首个“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模式落地……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广阔市场,成都低空经济正拉杆起飞。
优化空域结构 保障低空经济从蓉“飞起来”
一天早上,家住成都高新区的刘先生要去机场乘坐航班,他在手机App上输入了目的地,预约好网约车的同时,也开启了“打飞的”去机场的旅行——网约车接到刘先生送他到中国-欧洲中心附近的飞行汽车搭乘点,然后刘先生坐上飞行汽车飞往机场……
在2024中国(成都)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伙伴大会上,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郭亮描述了未来市民出行的新场景。实际上,这样的出行新体验,成都在今年6月20日开展的城市低空短途载人验证飞行中已亮相。当天上午,一架阿古斯塔AW109型号载人飞机从成都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中国-欧洲中心、青城山后返航。平日,驾车从洛带出发到中国-欧洲中心至少需要1个小时,而乘坐低空载人飞机只用了15分钟,飞抵都江堰也只需大约半小时,出行效率明显提升。当天下午,这架飞机还从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后返航。
在两轮验证飞行中,城市低空短途载人航线不仅串联起市区与景区,还在国内首次实现同一城市两个大型民用运输机场之间互通,检阅了低空载人飞行空域服务保障、航线运行管理、安全监管等能力,为今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发展低空经济,空域是关键。今年8月,围绕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发展统筹组织和工作协同,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成都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印发了《成都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其中将空域服务保障列为首要专项任务,并明确由市口岸物流办牵头实施。
聚焦贯彻落实低空经济发展有关决策部署,市口岸物流办重点从建立军地民协同机制、合理划设低空空域、探索飞行审批模式、提升管服平台功能、积极推进制度建设五个方面,推动空域服务保障工作。不仅顺利保障了城市低空短途载人验证飞行、2024架无人机闪耀世园会夜空等重大低空飞行活动,还推进了低空空域合理划设,持续优化空域结构,更好地匹配成都低空经济发展需求。
今年9月,西部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在成都淮州机场划设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将机场原有的川内最大面积低空空域的飞行高度提升至三倍,实现机场核心资源质的跃升。今年11月,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在成都投用,此次空域优化调整实现了大幅提升低空运行效率、精准匹配低空消费需求、全面丰富低空飞行场景,重点解决了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核心需求。
空域赋能产业 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忙起来”
低空经济忙碌“飞起来”的背后,则是一个个产业项目竞相布局落地。
12月12日,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新添一家全球总部基地——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沃飞长空自研AE200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数十架eVTOL产品。这标志着企业在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后,开始进入生产制造冲刺阶段,致力在成都打造低空经济新标杆。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中,低空经济被新增为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3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作为全国重要航空工业中心,成都抢抓四川省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的机遇,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建圈强链、低空应用场景开发拓展、低空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低空管理服务机制改革创新。
以培育低空经济市场为重点,市口岸物流办联合相关部门推动空域审批由“一日一申请”为“一事一审批”,为运营东部新区世园会低空配送、四川天府新区华西天府医院空中医疗救护、彭州市雪山火锅城至通济花海营城等10余项场景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飞行便利。
同时,创新探索定制审批实现“按需飞行”,实现全国首个“中欧班列+低空物流”配送模式落地成都,帮助小鹏汽车获批西部首个陆空两用汽车飞行计划,并支持全市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和航空消费类等10余个场景成功获批空域和顺畅飞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投融资分会执行副会长柴岚译认为,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已经形成了低空经济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地,显示出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事实上,依托航空产业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等基础优势,成都聚焦工业无人机、eVTOL、通用航空等细分链条持续用力,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本土“有根”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已集聚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沃飞长空等9家整机制造业企业和110家上下游企业,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级全覆盖,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三、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场景激发活力 成都低空经济应用拓展“加速度”
发展低空经济,场景是重点。从城市短途运输、外卖快递配送、跨境电商物流、空中应急救援到路产巡检、空中游览、医疗救护……伴随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不断融入商业生产和百姓生活。
成都与贵阳相距600多公里,驾车需要大约8个小时,然而依托跨省低空物流模式,只需2个多小时就可实现两地之间的货物流通。今年6月28日,一架固定翼通航飞机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起飞,2个多小时后降落至成都淮州机场,飞机上运载的贵阳特色农产品随即在淮州机场通过无人机转送直接到达客户手中。这是全国首个“干线运输—支线物流—末端配送”跨省低空物流模式落地成都。该模式减少跨省物流运输中转时长8小时,提升服务配送效率两成。
城市物流配送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今后城市物流配送效率将由目前的小时级变为分钟级。今年11月22日,四川中智物流智库与北斗伏羲信息技术公司携手在成都成立全国首个低空物流研究院,专注于低空物流的融合创新、航线规划、场景拓展等研究和探索,破解城市“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题。
在载货低空飞行频现的同时,载人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今年6月28日,位于双流国际机场的成都公务机基地正式投用,开创“公务航空+低空经济”融合出行全新模式。今年10月23日,成都淮州—阆中古城—达州金垭—成都淮州低空航线成功完成演示飞行。12月15日,成都淮州至阆中古城短途定期载人往返航线正式开通,两地之间通达时间缩短至约40分钟。这条低空“空中快线”将为两地间人员往来、跨区交流以及旅游、商务、文化等多领域合作创造便利条件,推动低空经济形成新的业态。
飞驰低空,竞逐新赛道。一个个应用场景相继落地、一次次低空飞行相继升空,低空经济发展倍增活力劲,不断融入生产和生活。成都持续巩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8万小时,无人机累计飞行超800万架次、60万小时,位居全国前列。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按照省委“建设空域资源高地”和“飞行保障高地”的要求,锚定市委、市政府“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的目标,市口岸物流办将坚持聚焦空域服务、空域开放、空域使用、空域保障、空域安全“五个聚焦”,进一步统筹做好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工作,助力成都市低空经济“快起步、飞得起、管得住、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