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周期备战的号角已经吹响,申城体育健儿们昂扬斗志,积极投身冬训之中,全力进入备战状态。一支支运动队正以久久为功之志不懈“练”;一位位运动员正以涅槃重生之力耐淬“炼”。
让我们跟着小体走进训练场,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上海体育人,直击“练”与“炼”。随着新一轮备战周期的到来,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再次携手推出“练”与“炼”系列宣传报道。
清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在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伴随动感的音乐、全新引入的活力操,运动员们快速激活,拉开了新一天的训练大幕。
从细节入手
与大多数的运动队一样,作为新周期的起始年,上海射击射箭队完成了新一轮教练员聘任和运动员整合的工作。
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党总支书记许嵘介绍道,中心贯彻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五个转变六个坚持”的冬训动员会讲话要求,从思想引领抓起,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征文;引入名家讲堂,第一堂课就讲了体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提升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拼搏意识。
同时,运动队积极对标国家队,与国家队一起展开线上对抗比赛;对标部队,从管理抓起,从制度的完善和修订做起,从早操、内务管理、体能和作息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细节抓起;通过磨砺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提升队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上海射击队步枪领队王慧颖感慨,早操不是新鲜事物,内务管理也是“老手段”,但通过引入运动员参与打分、随机抽查打分等形式,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明显提升,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出勤率和准点率都有了明显变化。
再送人去京
上一个周期,上海射击射箭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东京奥运会上,20岁的姜冉馨夺得1金1铜;陕西全运会上,17岁的沈奕瑶横空出世,与姜冉馨包揽女子10米气手枪冠亚军;吴佳欣夺得射箭女子反曲弓项目金牌。
目前,包括姜冉馨和沈奕瑶在内,上海共有4名步手枪运动员、6名飞碟运动员、4名射箭运动员,以及2名手枪教练员、1名飞碟教练员在国家队训练。
上海队教练刘珉是国内手枪领域的资深教练。他开玩笑说,队伍里有一个共识,送去北京的不是不要了,而是暂时忘却他们,“就让他们在北京练,我们争取再培养一些人,还能送到北京,送到国家队。”
刘珉表示,射击队员以前都是越老越值钱,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掌控力更加老练,但通过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大家发现,如今的射击比赛,不可控因素很多,新人反而拼劲很足,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往往可以超水平发挥。
刘珉说:“姜冉馨拿奥运会金牌,对其他运动员是莫大的激励和触动,因为冠军就在身边,感染力更加强烈。包括沈奕瑶也是,她才进队2年,还是一名二线运动员。按照现在的赛制、赛事安排和上海队的整体实力,手枪队员拿全国冠军并不稀奇,姜冉馨、沈奕瑶再搭配一个,拿全国冠军的概率很大。但更关键的是,你要有拿冠军的雄心,有拿冠军的目标、规划和追求。”
让数据说话
许嵘则站在更高视野考虑,射击射箭运动中心要抓住机遇,加大后备梯队的培养,以教研组的形式打通一二三线,以线上实践课讲解的形式,把一二三线的技术理念统一到一个模式上。“等到疫情好转后,我们还会定期让教练下基层,选拔一些好的后备人才。周末,我们也会开放场地,让基层的苗子来训练,便于我们教练集中观察和跟踪,避免路程上的时间消耗。”
新的奥运周期只剩下3年,今年又有亚运会的比赛任务,至于日常的训练如何提高效率?刘珉教练介绍,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规程变化,“国际射联这几年经常调整赛事规程,以前可能75分钟打60发,12分半一组,现在60分钟要打60发,10分钟一组,发射的节奏和心理调控,都要跟着变。这是一个和时间比赛的项目,时间流逝之后,运动员肯定着急,人一慌乱容易出错,精力不集中,越着急,越会犯错。”
同时,通过大赛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刘珉感慨,现如今的射击运动员越来越精准,“以前的大赛决赛,你平均打到10.4环就会有一个好成绩。但现在,你平均打到10.5环,才算是好成绩的标准。”
在射击射箭领域,有一个说法叫做“入静”,即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那么,如何更好地精细化提高训练质量?数据是第一位的。刘珉表示,市体育局现在提倡打造训练队伍复合型团队,提倡科研助力,射击射箭队也引入了专项体能、专项康复师和科研部门共同助力。
“我们的训练情况、心理指标、身体指标都有具体数据,可以清楚看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心理承受力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今年是新周期的起始年,我们有时间可以去摸索,希望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训练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运动员。”
图:王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