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后才发现,最痛的不是失去,而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生活痕迹

元柏谈情感 2025-04-26 03:56:22

晓声在《人世间》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最亲的人去世了,最初你不会那么痛,因为你缓不过来,反而最难过的是在之后的时光里,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时,看见他曾经爱吃的美食,用过的杯子,鼻子一酸泪流满面,想起他在该有多好,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失去至亲至爱的人,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狂风暴雨,毫不留情地将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打破,人生被痛苦悲伤占据了,曾经以为,最痛的是目睹爱人生命消逝,自己却只能在旁绝望无助的那一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才发觉,最痛的并非仅仅是失去至亲至爱的那一刻,而是那些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生活痕迹,它们就像细密的针,时不时扎一下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就像家里他常坐的沙发,靠背上仿佛还留着他气味,以前他总爱在沙发上休息睡觉。已经两年过去了,每次路过沙发,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和女儿坐在沙发上玩游戏的画面,他们父女俩总是在沙发上玩游戏,躲猫猫。两人时而哈哈大笑,父女有时候还会争先恐后的笑着跟我分享。

房间里总是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有时候我好像幻听总能听到笑声,笑容是如此清晰,仿佛近在咫尺,可当我下意识地伸手触碰,却只能摸到一片冰冷的空气,反应过来后,内心满是的酸涩,好似李清照笔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萦绕不去。

厨房更是充满回忆的“重灾区”。几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是他置办的,尤其是那把他用惯了的勺子,依旧静静挂在墙上,它承载着太多爱的过往。曾经,我疫情生病胃口不佳,他就是拿着这把勺子,守在炉前,为我精心熬煮着香浓的粥,小火慢炖间,满屋子都是烟火气和爱的味道。

那时候,我倚在厨房门口,看着他专注做饭的背影,满心都是幸福与安稳。如今,每次看到那把勺子,粥香好像还在鼻尖萦绕,可那个用心熬粥的人却已消失在岁月里,那种落差感如同一把刀,一下一下割在心上,痛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真真体会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戚。

衣柜里,他的衣服依然整齐地摆放着,几乎他的每件服装都是我们两个人挑选的、每件服装购买的场景我都记得,承载着我们一起生活点滴。印象最深刻是我们参加家庭聚会,他特意穿上那件我为他挑选的衬衫,站在镜子前,笑着问我:“看老公帅不帅呀?”我打趣说:“帅呆了酷毙了,我的眼光哪会差呢。”

那时我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如今打开衣柜,指尖慢慢划过静静悬挂的衣物,还能够闻见他的气味,可是,却再也看不到那个笑着问我意见的他了。

就连门口的拖鞋,都成了安静的存在。它们一左一右摆放着,好像还在等待着主人归来。以往,每次听到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我就知道是他回来了,接着便是他换鞋的动静,那声音无比熟悉,是家的一种别样“音符”。

可如今,那双大脚再也不会伸进这双拖鞋里了。每次看到那双安静的鞋子,心里就像被什么狠狠揪了一下,那种无法言说的痛,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不断被放大,内心深处总是闷闷的,好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怎么也摆脱不掉。

这些生活痕迹,就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在不经意间被触碰,时刻提醒着我他的离去,让我明白,原来有一种痛,不是一时的大悲大恸,而是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一辈子的潮湿。

亲人的离世,像一本翻到最后一页的书。 我们总以为故事戛然而止,却忘了文字早已渗透进骨血,成为生命的底色。

那些共度的晨昏、未说出口的牵挂、甚至争吵时的泪光,都成了灵魂的拓印,在时光里永恒流转。

也许余生只能带着这份痛,慢慢学着在有他痕迹的世界里,继续坚强地走下去,让那些回忆,在心底渐渐沉淀成一种别样的温暖,伴我度过余生,你替他们看春樱绽放,尝新米初熟;你带着他们的基因走过山川湖海,这何尝不是一种跨纬度的重逢。

​​

0 阅读:0

元柏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