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警暴力执法拦截引热议,网友直言:没人敢投诉,真相究竟如何?

最近,上海普陀区的一起“交警暴力执法”事件让网络炸开了锅。
一名交警在执勤过程中,疑似用手强行拦停一辆电动车,导致骑车人摔倒在地,甚至波及旁边骑共享单车的路人。事件曝光后,有网友拍案而起,直指这是“粗暴执法”,也有人站在交警一方,认为骑车人违法在先。那么,这场争议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事情发生在上海普陀区某路段。
视频显示,一名年轻男子戴着头盔,骑着挂有蓝牌的电动车行驶在路上,周围的小轿车、自行车、电动车都在正常行驶。交警在路边示意男子停车,但不知为何,男子并没有停下,反而从交警身边直接开了过去。就在这一瞬间,交警伸手抓住了男子的肩膀。
结果,电动车因突如其来的阻力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更加倒霉的是,另一名骑车路人恰好经过,被摔倒的电动车撞到后也重重摔倒在地。两人均受了轻伤。

视频中的细节很耐人寻味。
交警早早发现男子骑电动车驶入机动车道,第一时间伸手示意停车,这其实是标准程序。可问题就在于,这名男子完全无视交警的指令,甚至加速冲卡,这让交警的拦停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上海公安交管部门在收到网民投诉后迅速介入调查,最终给出回应:该电动车驾驶员确实存在交通违法行为,他的行为违反了非机动车不得驶入机动车道的规定。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多次示意停车,属于正常拦停行为。
不过,由于拦停过程中导致两人摔倒,交警部门表示会进一步核查是否存在执法不当的情况,同时对电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既然交警表示需要调取执法记录仪视频来还原真相,那为什么三天过去了,还没有公布结果?这恐怕是全网关注的焦点。
执法记录仪的作用就是记录执法过程,方便在事后取证和查明真相,但如今却成了“谜团”。大家都清楚,看一段视频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活,这种拖延的态度,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另有隐情。如果仅仅是违规骑车,交警正常执法,相信大家都不会有异议,但现在两人摔伤的事实摆在眼前,执法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急需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部分网友认为,骑车人不听从交警指令本身就违法,执法人员有权采取必要措施:“别说交警,这要是国外,怕是连直接用警棍打轮胎都不稀奇。”
但更多人则对交警的执法方式提出质疑:“手去拉人?万一骑车人失控摔倒甚至丧命,谁来负责?”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知情人透露,事发路段平时就因车道狭窄、共享单车通行缓慢而频繁被执法查处。
“罚款倒是一回事,但这方式未免太吓人了。”还有网友声称,这种拦截方式已经被多次吐槽,但谁也不敢投诉,毕竟“投诉了也没人管”。

幸运的是,这次两人只是轻伤,但类似的执法方式是否会引发更大的安全问题,值得深思。
有人提议:能否像拦汽车那样,在路段设置警示牌,提前通知骑车人停靠接受检查?但也有人反驳:“电动车灵活机动,交警要是提前摆警示牌,违规者可能早就跑没影了。”
违规者该罚,执法者也该守规矩
交警部门也明确表示,如果最终调查发现涉事交警的行为存在违规,将追究其责任。换句话说,这场事故的责任划分并不只是针对骑车人,执法者的行为同样在接受考验。

执法方式引争议,网友呼吁透明调查
事件持续发酵后,不少网友翻出了相关法律条文,认为交警执法应遵循《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按规定,执法人员应以保障安全为首要前提,但此次拦截的方式显然“有点危险”。甚至有网友愤怒表示:“如果骑车人伤亡了,这就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

更讽刺的是,有人在评论区调侃,“这年头,摔倒的骑车人进医院,交警可能还升职加薪了。
公众期待的“公平”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大家的关注点很明确:骑车人该罚就罚,但交警的执法行为也需要接受审视。公众并不是想要揪着交警的“失误”不放,而是希望通过这起事件,理清执法的边界,避免类似的伤害再次发生。

交警的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制止违规行为,这一点大家都理解。但职责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执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涉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执法者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慎之又慎。毕竟,一次无心之失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受伤者的长久痛苦。

有网友直言:“警察让你停下来你就停下来,配合一下能死啊?”也有人调侃:“这位哥们儿是头盔带上了,脑子却没带上,冲卡有啥好处,摔倒还不是自己吃亏?”

有网友直言:“上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但交警的执法方式真不如杭州。

还有网友说:“都要处理,警察要处理,电动车违章也要处理,上征信,限制在上海乘地铁,公交,取消租房,买房的资格”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电动车男子当时为什么要冲卡?是出于紧张,还是觉得交警“管得太宽”?无论理由是什么,他的行为都属于明显的交通违法。
很多人对交警的执法抱有偏见,总觉得他们“爱找茬”“管太多”。
但事实是,交警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道路秩序,确保每个人的安全。如果人人都像这位男子一样无视规则,整个交通环境只会更加混乱。
更重要的是,这次冲卡不仅让自己摔倒,还波及了旁边正常骑行的无辜市民。这样的后果,真的值得吗?
十分感谢各位看官对本文的阅读,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您对此事的看法。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作者,作者会第一时间删去作品。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和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