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上海早晨,你如果走到一些热闹的街头巷尾,会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一群年轻人端着精致的餐盘,蹲坐在马路牙子上,正懒散地享受他们的早午餐(Brunch)。
这一幕让不少路过的市民发自内心感叹:“这到底是在干嘛?”他们正是来体验所谓的“松弛感”。
所谓的“松弛感”,原本是指一种不紧绷、不拘束的生活状态,但在上海,这概念却变得有些奇怪。
据说,这种蹲在马路牙子上吃东西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松弛感”体现。
60块一份的Brunch,不蹲在路边吃上几口,似乎都对不起这个价钱。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上海人会这么热衷于这种“松弛感”?
或许,这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抗吧。
每天面对繁忙的工作和无尽的压力,人们总想找些方式来自我宽慰。
而这个过程中的矛盾之处也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一位网红小姐姐手握Brunch走了好几条街,不吃一口只为找最“松弛”的背景拍照。
这种行为不禁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追求生活品质,还是为了拍照吸引眼球?
摄影道具还是美食享受?
在这些“松弛感”中,很多人并不是真的享受美食,而是把这份Brunch当作了一个道具。
一位网红博主持有60元的Brunch整整拍了一个上午,却一口没动。
她拍出来的照片,对着阳光、在车里、站在街头,每个场景都展现了她“松弛”的一面。
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是否在过去,去星巴克买杯咖啡、发个朋友圈,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这样的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伪装,实际上是一种不安和焦虑。
为了那几张看似“放松”的照片,这份60元的早餐最终是被浪费掉的。
有趣的是,这样的蹲街吃饭风潮,正是模仿外国网红带起来的。
在巴黎的街头,可能就能看到时尚模特随性地坐在墙边啃着法棍,享受着他们的“松弛”。
但是,到了上海,这样的模仿却成了一种刻意的摆拍。
实际上,这种本该代表自由和舒适的行为,最后反而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跟风”和“作秀”。
上海的这些网红们,试图营造出一种“高大上”的形象,让观众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是特别的、时尚的。
但实际上,真的有谁会把这种生活方式看作常态吗?
而这些照片的背后,他们真的放松了吗?
自嗨还是自律?
回过头来看,这些看似松弛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焦虑。
一位网红说,她希望通过这样精致的Brunch和自在的Citywalk,让生活看起来更有品质。
但她的紧张和压力溢于言表,甚至每天早上都要刻意安排好路线和背景,拍几百张照片再精挑细选发出来。
是不是越是强调松弛,反而越显得紧绷?
这些网红博主们追求的是一种表面的“高品质”生活。
而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需要付出不少心力,甚至能够引起自我怀疑和痛苦。
那这种松弛感,本质上是否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呢?
与其为了营造所谓的“松弛”而刻意跟风拍照,不如回归生活本质,发现身边真正能够带来放松的事物。
比如,一家人一起简单地吃顿饭,周末去郊外走走。
这些行为或许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却是真正的生活。
最终,我们可以总结,用一份60元的Brunch来表现“松弛”,其实并没有让人真正放松。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真正做到内心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是表面上的营造和摆拍。
希望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我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松弛感”。
读完这篇文章,你打算怎么找寻自己的松弛感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