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鸡只需要空间,却不知合理布局鸡舍,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田莉静怡说三农 2025-02-24 01:54:02

以为鸡只需要空间,却不知合理布局鸡舍,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养殖领域,许多养殖户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鸡嘛,只要有个宽敞的空间就好。可是,这种看似合理的想法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养鸡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养殖户能够收获满满,养殖效益节节攀升,而有的却总是差强人意,鸡的生长速度慢,产蛋量少,疾病频发?这可能就和人们对鸡舍空间布局的忽视密切相关。

先来说说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面临的情况。很多养殖户在建造鸡舍的时候,仅仅只是简单地划出一大片场地,然后把鸡舍建在里面,认为只要鸡能在里面活动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粗糙的。比如说,在一些小型的农村养鸡场,鸡舍的空间利用是相当低效的。我们可以看到,鸡在鸡舍里的活动毫无秩序可言。产蛋鸡没有专门的舒适的产蛋区域,往往在鸡舍的角落或者是过道里产蛋,这样不仅鸡蛋容易被踩破,而且卫生状况也很差,增加了鸡蛋感染细菌的风险。而育肥鸡由于空间布局不合理,它们的采食和活动空间相互干扰,导致生长速度缓慢。

再看看一些大型的养鸡场,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由于鸡舍布局没有根据鸡的生活习性、养殖流程等进行科学规划,鸡舍内的设备摆放随意。例如,通风设备设置得不合理,导致空气流通不畅,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氨气对鸡的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会使鸡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同时,由于饲料槽和饮水槽的分布不科学,有的地方密度过大,鸡在采食和饮水的时候会互相拥挤,引发争抢食物的现象,使得一些鸡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这种不合理的空间布局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鸡的健康方面来看,不合理的布局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比如,排粪区和饮食区没有合理分隔,粪便中的有害病原体很容易污染食物和水源,鸡食用后就会生病。从养殖效益的角度分析,空间利用率低意味着饲养量的减少。如果按照合理布局,同样的场地可以多养殖一批鸡,这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数据显示,一些大型养鸡场在重新合理布局鸡舍后,同等面积下的饲养量提高了20% - 30%,产蛋率和育肥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布局鸡舍,提高空间利用率呢?

首先要根据鸡的种类和养殖阶段进行分区。对于蛋鸡养殖场,要设置专门的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育雏区需要温暖、干燥且通风良好,这个区域的空间要足够小,便于管理员随时观察小鸡的生长状况。育成区的空间可以相对大一些,但也不要过于开阔,要根据鸡舍的高度和长度合理确定饲养密度。当鸡开始产蛋后,就要将它们迁移到专门的产蛋区。产蛋区要保证有安静的环境,还要方便鸡进出巢箱。这样可以避免鸡在鸡舍内到处乱跑,在不同的区域相互干扰,提高鸡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其次,合理布局养殖设备至关重要。饲料槽和饮水槽的分布要有讲究。要按照鸡的数量和活动区域进行科学布局,保证每只鸡都能方便地获取食物和水。在大型的鸡舍中,可以采用多层式或者长条式的饲料槽和饮水槽,这样可以减少地面占用面积。通风设备的布局也要科学。要根据鸡舍的朝向和地形,选择合适的通风口位置。例如,在鸡舍的两侧设置通风口,让空气形成良好的对流,保证鸡舍内空气的清新。同时,粪便清理设备也要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最好与鸡的休息区和活动区分隔开,方便收集和处理粪便。

再者,要注重鸡舍的空间利用细节。在鸡舍内可以设置多层式的养殖架,对于小型鸡或者幼鸡来说,这种多层式养殖可以在有限的平面面积上增加饲养量。但是要注意每层之间的高度设置合理,保证鸡能够正常活动。还可以利用鸡舍的墙壁,设置一些小型的栖息架或者产蛋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又符合鸡的生活习性。

另外,合理布局鸡舍还需要考虑到季节因素。在夏季,要将鸡舍的通风口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便引入凉爽的空气,排出热气。同时,可以在鸡舍的侧面设置遮阳设施,减少阳光直射。在冬季,要着重考虑保暖,合理安排鸡舍的门窗位置,避免冷风直接吹入鸡舍。可以在鸡舍内设置一些隔断,形成小型的通风单元,既能保证空气流通,又能减少热量散失。

总之,合理布局鸡舍空间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养殖户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只要空间就好的观念上,而是要深入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养殖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规划鸡舍空间布局。通过合理的布局,不仅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鸡的健康水平,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肉鸡的育肥速度,从而为养殖事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也提醒我们,在任何养殖或者其他产业中,都要注重细节,打破固有思维,科学地运用空间等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道路。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