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积金缴存人数看就业变化

行业报告研究小站 2024-06-24 10:02:41

6月份住建部公布了23年全年的公积金缴存数据,缴存金额没有什么看点,重点来聊聊公积金缴存人数。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很弱,能提供“五险一金”的工作机会,不能说很少,但到2024年,可能也只占全国实际就业总数的不到1/4,有一份有“五险一金”的工作,是当下很多毕业生甚至中年人难以达到的目标。

因此,公积金缴存人数是一个中国就业尤其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观察窗口:

一、当前就业真实情况如何?

根据16年以来的新开户职工数和实缴职工数量,可以推算出17年至今的退出职工数量(里面主要包括退休和离职两类)和实缴职工数量。图中能看到,虽然去年新开户职工总数看似不算很低,甚至是16年以来的第二高,但计算净增量后,基本就只和19、20年这两年经济很弱的环境下的数字相仿,与21年相比,更是连一半都到不了。很多人注意不到的另外一个细节是,23年放开了“灵活就业”交公积金的限制,考虑到大部分人的观念里灵活就业不算“高质量”就业,扣除掉49.37万的这部分数字,那么去年净增的“高质量”就业,就只有 425 万,基本相当于 2021年的 1/3,但 21年和 23 年末的失业率都是 5.1%,就业数字和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从公积金数字上可见一斑。

二、就业贡献来自于哪?

在统计了16年至今的缴存新开户人数和实缴增加人数后,如下图,可以发现这7年净增加的“高质量”岗位,大多都是民企所提供的。

在这7年间,净增加的4390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中,私企贡献了3359万个,占比76.5%,机关事业单位贡献623万个,占比14.19%,其他类型单位(包括去年新增的灵活就业)贡献256万个,占比5.85%,而国企的贡献仅有120万个,竟和社会团体的数量一致,而外企、集体企业都是负贡献。

熟悉中国社会的人都知道,相比靠国考、省考的公务员体系,进国企纯粹都是萝卜坑招聘,国企体系有五险一金的员工总数有三千多万,而自16年“理直气壮做大做强的国有企业”以来净增只有120万的总数,显然普通人是没有什么机会能挤进去分享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成果的。

如果用净增/存量的比例来看的话更直观,私企、社会团体的存量“高质量”就业中的40-50%是来自于16年以来的净增,而机关也尚且有13%的存量来自于净增加,“做大做强”了的国有企业只有4%来自于净增加,考虑到国企的体系内招聘,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国企已经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子承父业的血脉传承。

而即使在23年这样一个就业极度困难,各类主体都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多招聘的年份,国企也只是净增加了40多万,不到整体净增加的十分之一。

民营经济有个著名的56789的结论,也就是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个结论,放在“高质量”就业上依然完全存在。

对于大部分无权无势的普通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只能要么考公务员,要么去私企,但公务员提供的岗位不过民企的10分之一,大部分人的选择只能是在民企就业。因此,保护民营经济,既是保护中国经济的未来,更是保护自己的未来。

0 阅读:0

行业报告研究小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