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城市中,被冠以“大”的城市,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上海外,还有同样来自于长江五虎之一的大武汉。而且由于武汉江河湖泊遍地,因此,又被誉为大江大湖大武汉。不过,经过百年的沧桑巨变后,现如今,大上海早已是如日中天的国际一线城市,而武汉却还在为成为一线城市而砥砺前行。由于两座城市均因长江而兴,因此便拥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武汉的江汉路及滨江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和上海的南京路及滨江。那么,时至今日,这两座城市在各大核心指标和综合实力上的孰强孰弱及相互差距如何呢?下面,我们便透过20项核心数据来详细解答。

一、常住人口:1、上海2476万2、武汉1373万说到城市,当然不得不提城市的缔造者人了。从两座城市的人口规模不难看出,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上海,明显要多于1400万人不到的武汉,而且足足比武汉多出了1100余万。要知道同为长江五虎之一的南京也才900多万人口。足以可见两城人口上的巨大差距。而在人口吸引力上,上海超千万的人口净流入也是远高于武汉的400余万。如此看来,武汉想要追上上海,无异于四两拨千斤。

二、GDP总量:1、上海4.46万亿2、武汉1.88万亿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不仅GDP高达4.46万,超过了大部分省份,而且曾在很长时间,位列我国省级区划GDP三强。即便现如今早已退出十强,但和曾经遥相呼应的大武汉相比,仍然是堪比鹤立鸡群,足足是武汉的2.37倍。尤其是2.58万亿的绝对差量,更是足以令武汉望尘莫及,毕竟,目前我国能超过这一成绩的城市一共也就北上广深重五城。因此,武汉在GDP上很难反超上海,至少我们这代人难以见证了。

两座城市同样是两江交互
三、GDP增速:1、武汉8.95%2、上海7.68%在我国,有这么一句老话,叫“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么,作为追赶者的武汉,在过去十年间,又收获了什么呢?从两城GDP增速来看,武汉果不其然如愿以偿地在GDP增速上跑赢了上海,而且速度优势十分明显,达到了17%。这也意味着,武汉反超上海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十年过去了,武汉也只是从上海的37.6%追到了42.3%,变化有点微乎其微,因此,武汉想要在GDP上反超上海也只存在理论希望了。

四、面积:1、武汉8569km²2、上海6340km²两座城市虽然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被冠以“大”的城市,但随着我国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在面积动辄上万平方公里的今天,均不足1万km²的上海和武汉,显然已称不上大。而且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人口还是GDP,均只有上海一半左右的武汉,反而在面积上是上海的1.35倍。不仅如此,2200余km²的面积差,甚至还超过了一线城市深圳的总面积。这也意味着,在城市发展纵深上,大武汉反而拥有更游刃有余的可塑空间。

五、地铁里程:1、上海801km2、武汉463km在象征城市交通以及经济大动脉的地铁建设方面,于1993年迎来自己首条地铁线路的上海虽然在时间上无缘前三,但经过30年的奋起直追后,上海不仅成为我国地铁第一城,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超800km的。反观2004年收获首条地铁线路的武汉,则是463km,仅有上海的58%。与此同时,还被深圳、重庆、杭州、成都等城市后来居上。由此可见,武汉在轨道交通建设上,还是略显保守。

六、人均GDP:1、上海18.03万2、武汉13.74万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门面担当,上海虽然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在群星云集的长三角鹤立鸡群,但从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的人均GDP来看,突破18万大关的上海,依旧是无缘长三角前三。好在是上海早已远超2万美元的发达标准线。相比之下,曾经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人均GDP则是13.74万,即便是中西部主要城市中人均GDP第一城,但仍然是处于2万美元左右。

七、人均收入:1、上海7.96万2、武汉5.45万继人均GDP上的完败之后,在反映一座城市民富程度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居民最息息相关的人均收入上,卷土重来的武汉,已经是新一线翘楚的武汉不仅未能缩小和上海之间的差距,而且和人均收入稳居全国第一的上海足足相差了1.46倍。相比于人均GDP的1.31倍,明显倍进一步拉开差距。与此同时,武汉在中西部第一的位置也被长沙所取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上海人口流入远高于武汉了。

八、人均收入房价比:1、武汉2.87㎡/年2、上海1.21㎡/年对于大部分普通工薪族而言,辛辛苦苦工作挣钱的目标,无非就是在工作的城市能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从两座城市的人均收入可购房面积比来看,武汉年收入可购房面积为2.87个平方,相当于一张床的面积。反观收入远高于武汉的上海,则是仅有1.2个平方,甚至还不够一家三口立足。因此,从左右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购房容易程度来看,武汉无疑要完胜上海。

九、人均社消:1、上海6.64万2、武汉5.05万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高质量运转,除了创造价值外,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消费来为城市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这也是很多城市一直鼓励市民积极消费的原因。而从两座城市的人均社消结果来看,纵然武汉取得了超5万的好成绩,都快赶上人均收入水平了,但相比于大上海而言,依旧是相差了31%。巧合的是,这一差距,和两座城市人均GDP上的1.31倍如出一辙。

十、人均存款:1、上海21.26万2、武汉10.24万因为传统文化的因素,我国至今依旧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挣钱存钱的存储性国家。因此,人均住户存款也就自然成为一座城市藏富于民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看出,当上海的人均存款已经突破20万大关时,被誉为中西部首富的武汉,却刚刚突破十万大关,甚至还不及上海的一半。足以可见,上海的藏富于民,已经是武汉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时,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武汉距离经济强市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十一、农林牧渔产值:1、武汉837亿2、上海266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原因,导致我国对于农业的依赖性远超世界其它国家。从两座城市的农林牧渔业贡献力来看,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上海不仅不及武汉,而且266亿的成绩,相比于武汉的837亿而言,甚至还不足武汉的三分之一,略显囊中羞涩。而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便是上海人多地少所致。而土地资源相对更充裕的武汉,也完美诠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

十二、财政收入:1、上海7608亿2、武汉1504亿身为直辖市的上海,也是凭借其省一级的财政管理优势在财政收入上再次脱颖而出,而且7600亿的成绩,放眼全国300余座城市中,也是独占鳌头般存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副省级省会的武汉,就算拥有湖北全省的优质资源,但在财政收入上,依旧是难以和直辖市的上海相提并论。尤其是超5倍的巨大悬殊,更是让两城在财政上的差距变得天壤之别。而财政实力雄厚的上海,在城市建设经费上自然变得愈加如鱼得水。

十三、规工总产值:1、上海45264亿2、武汉16379亿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颜值担当,上海自然成为国内外众多优质企业的首选。这也让上海在工业上得以蓬勃发展,虽然规工总产值并不是全国第一,但也是第一的深圳同处于4.5万亿级别。要知道,我国规工总产值超2万亿的一共也就3座城市。再看号称东方芝加哥的武汉,则是1.6万亿左右,不仅完败于上海,而且还只有其的36%。放在全国,也是勉强处于20强门槛。

十四、进出口总额:1、上海4.19万亿2、武汉0.35万亿继财政收入上高达5倍的巨大悬殊之后,在象征沿海城市主场优势的外贸上,上海不仅在进出口总额上再次取得超4万亿的傲人成绩,而且相比于武汉的0.35万亿而言,足足是武汉的近12倍。直接大幅度刷新了两城最大差距记录。而上海也成为我国进出口唯一超4万亿的城市,反观九省通衢的武汉,甚至在中部六省中,都难以跻身前三。足以可见,武汉在外贸上的碌碌无为。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1、武汉1.36万亿2、上海0.92万亿被誉为大江大湖大武汉的江城,还有一个别称,叫桥梁之都。这里不仅诞生了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更是造就了万里长江之上品类最多,难度最大的诸多世界级桥梁记录。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一局、中建三局、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基建顶流企业,全部在武汉。因此,武汉在象征城市基建硬实力的建筑业上,以超1.3万亿的成绩完胜魔都上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六、文旅收入:1、武汉2223亿2、上海2080亿上海虽然在5A景区的数量上,以4:3力压武汉,但凡是懂文旅的资深文旅达人都知道,上海的4个5A景区质量如何了,恐怕很多上海本地人都说不上这4个5A景区都有哪些。反观武汉,不仅拥有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还有堪比杭州西部的武汉东湖,以及充分神话色彩的木兰四景,因此,武汉在文旅收入上,反而是以7%的优势高于上海,也算是实至名归。

十七、三甲医院:1、上海69家2、武汉62家在医疗上,本以为人口遥遥领先的上海会再次毫无悬念地完胜武汉。但从两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成绩来看,不仅均拥有2家医院跻身全国十强,成为我国医疗的中流砥柱,而且在象征医疗机构最高级别的三甲医院数量上,武汉也是以62家的成绩仅次于上海的69家。尤其是在每万人医师数量上,武汉甚至以35人的成绩反超上海的34人。也正是因为医疗上的优异表现,让武汉成为北上之后的医疗第三城。

十八、211院校:1、上海10所2、武汉7所上海虽然在人口上足足比武汉多出了1100余万,但大学数量然而以64所的成绩完败于武汉的83所。本以为在科教资源数量上完败的上海会在科教上差强人意,但结果似乎刚好相反,上海不仅收获了10所211院校,而且还有4所985院校。两项成绩均仅次于首都北京。至于拥有83所大学的武汉,虽然也取得了7所211院校的好成绩,名列全国前茅,但相比于上海而言,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十九、在校大学生:1、武汉133万2、上海80万作为全国第一座拥有在校大学生破百万的城市,武汉虽然在最近几年里,先后被广州和郑州超越,但仍然是收获了133万在校大学生。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人口是武汉1.8倍的上海,大学生资源反而只有武汉的60%。这也意味着,上海在城市建设的人才供给上,严重依赖于其它城市的输入,反观武汉,则是人才储备充足。因此,在人才供给上,武汉相比于上海是占有绝对主动权的。

二十、新增发明专利:1、武汉17.2件/万人2、上海14.9件/万人即便是在象征城市发展关键引擎的科技创新上,上海依旧是未能脱颖而出,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数量为15件不到,而武汉则是超过了17件,以15%的优势再次拔得头筹。这也意味着,武汉目前正处于城市发展的青春期,反观上海,则是有点步入老年期的意味。再加上全国发展重心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过渡,因此,地处九州腹地的武汉,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大的。

总结:随着两座被冠以“大”的城市在20项核心数据的强强对话之后,相信大家对于大武汉和大上海在各大关键指标上的最新成绩以及相互差距也就有了更为客观公正地了解。最后,我们便来看看武汉在综合实力上,和上海的真实差距:1、上海综合得分1114,共计12项胜出。其中,高出武汉至少50%的有7项;2、武汉综合得分886,共计8项胜出。其中,高出上海至少50%的有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