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夫妇的神仙爱情:相伴62年他先走一步,2024年她追他而去

一曲的离人泪 2024-12-05 11:25:16

这对北京大学的教授伉俪相濡以沫、患难与共62年,自喻为“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然而,岁月无情,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先后飞走了。

但他们的爱情故事,早已在北大校园传为美谈。

那么,这对神仙伴侣究竟是谁?他们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01

乐(yuè)黛云,北大中文系教授,1931年出生于贵州。

她的父亲是贵州大学的英文教授,母亲是当年女子师范艺术系的校花,后在中学教美术。

在父亲的影响下,乐黛云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学、音乐作品;

而母亲则教会她自立自强。

1948年,年仅17岁的乐黛云,同时考上4所顶尖大学。

她选择了向往已久的北大,只身从遥远的山城来到烽烟滚滚的北京。

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的高潮,乐黛云立刻投身革命,成为一名进步青年。

在北大青年团,乐黛云结识了哲学系的学长汤一介。

汤一介比乐黛云大4岁,他是一代国学大师、北大副校长汤用彤的长子。

在共同的工作中,两颗年轻的心悄然靠近,彼此吸引。

汤一介觉得乐黛云聪明热情又活泼能干,他尤其欣赏她的直爽:

“没什么心计,直爽,有什么说什么。”

而乐黛云,也被汤一介的温文尔雅、博学多才所折服,两人更因共同的音乐爱好与阅读喜好而心心相印。

一天,乐黛云读到捷克作家伏契克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被伏契克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

她迫不及待地与汤一介分享这份感动:

“这本书表现的对人类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你会喜欢它。书中伏契克与古丝妲的感情,完全是心灵的精神上的结合,而不是什么物质上的考虑。这就是我最向往的一种感情,我希望能够找到这样的伴侣。”

汤一介用一个通宵读完这本书,还书之时,他向乐黛云表明了心迹:

“读了这本书,更让我明白,人的生命就像火焰,小小的火焰燃烧的时间虽然长,但它照亮的面积也十分有限。烈焰转瞬即逝,但它照亮的面积更广阔。我想,就让我们走到一起吧,那是两支烈焰的汇聚……”

巧合的是,乐黛云的人生座右铭正是:

“生活应该燃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这份共鸣,如同天作之合,让两个拥有共同理想与抱负的年轻人,因书相知、相爱走到一起。

从此,未名湖畔,总会出现他们形影不离的身影。

02

1952年,21岁的乐黛云毕业留校,并与25岁的汤一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随后的几十年里,两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哪怕遇到暴风骤雨,依然执著相守,从不离弃——

1958年,乐黛云因为办刊物被划为右 派。

她被下放到北京远郊,不得不含泪告别深爱的丈夫,以及4岁的女儿汤丹和还在吃奶的小儿子汤双。

期间,汤一介每周都给妻子写一封信,并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写上“乐黛云同志收”几个大字。

在当时,“同志”两个字是很神圣的。

汤一介称呼乐黛云为“同志”,这是他对妻子的充分信任和极大鼓励。

由此,汤一介挨批,受处分,但他不改初衷。

丈夫的鼓励,是支撑乐黛云渡过难关最重要的力量。

在远离城市的乡野间,她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还总结出五字人生感悟——命、运、德、知、行。

第一个字是“命”。

你必须认命,比如说你生在哪一种家庭,你没法选择。你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和你生在一个大富豪家庭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命,你不能选择的。这叫命中注定。

第二个字是“运”。

如果说“命”是注定的、不动的,而“运”则是动的。当运气很坏的时候,你不要着急;运气很好的时候,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怎么了不起,它是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力量在后面推动的,并不是你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第三个字是“德”。

道德是任何时候都要“修”的。尽管在很困难的环境里,乐黛云仍然独善其身,竭尽全力,做个好人。

那几年,乐黛云被安排住在一对老贫农夫妇家里。

很快,她的善良和乐观就赢得了老两口的喜爱。

他们把她当亲女儿般看待——

每天老大爷给生产队放羊,会在深山里捡回些核桃、花生、白薯、玉米,给乐黛云补充营养;老大娘养了3只鸡,每月交够了定额,剩下的鸡蛋也分给乐黛云吃,有时还给她做一个大鸡蛋饼。

第四个字是“知”。

知识对人很重要,有时也会决定人的一生。即使在放猪的时候,乐黛云也“练英语,背单词于田野。”

第五个字是“行”。

上面谈到的一切,最后要落地到切实的行为。

03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汤一介被打成了“黑 帮 走 资 派”。

这期间,他天天被关在北大哲学楼挨批。

乐黛云冒着随时被抓的风险,每天毫无畏惧地坐在哲学楼外面的石阶上等,一直等到丈夫从楼里出来然后一起回家,经常一等就等到晚上十一、十二点钟。

这让汤一介对“活下去”增添了不少信心,后来他回忆道:

“我的妻子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无论是什么情况,她都没有从我身边走开。那种情感,对于我而言,一言以蔽之,是一种很深切的爱护。”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80年代初,这对夫妻的人生回到正轨。

1981年,50岁的乐黛云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接触到比较文学。

三年后,她回到祖国,在北大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

与此同时,乐黛云夜以继日,埋头读书写作。

1987年、1988年,她连续出版了两部专著: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

往后余生,乐黛云成为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而汤一介也不甘落后,他成为对中国当代哲学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哲学家。

快80岁的时候,他还发起并主持《儒藏》工程。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已经有了《道藏》、《佛藏》,就是没有《儒藏》。

明清两代有学者曾经想做这件事情,但最终都没有实行,因为工作量太大了——得花几十年功夫!

但是,汤家有句家训叫做“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因此,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汤一介,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编纂《儒藏》的这项艰巨任务。

“《儒藏》这一伟大工程必须由中国人完成,同时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这对年过半百的学者伉俪在事业上各有所成,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令人仰望钦佩!

04

在北大,乐黛云和汤一介是神仙眷侣般的存在。

每天傍晚,他们各自忙完手头的工作后,便会携手到未名湖畔散步、讨论问题。

“他们边散步,边辩论应如何解释‘有物混成’,探讨多种文明共存是否可能;他们议论理查·罗蒂在上海的演讲;也回忆与杜维明和安乐哲在湖滨的漫谈;他们还常共同吟味《桃花扇》中‘哀江南’一诗所写的‘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的楼塌了!’……他们就是这样同行了半个世纪,这是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现在,也是他们的未来。”

后来,乐黛云因为年迈,腿有时会疼痛。

于是每次散步的时候,汤一介都会紧紧揪着乐黛云的衣服,生怕妻子会摔倒。

终其一生,两人恩爱如初,琴瑟和鸣,比翼齐飞。

正如他们合著的随笔集《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所写的那样: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他们不过是两只小鸟,始终同行在未名湖畔。”

2014年,汤一介因肝病离世,享年87岁。

告别仪式上,乐黛云强忍悲痛,为丈夫献下挽联:

“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恒”

落款是:

“你的小黛”

汤一介去世后,乐黛云将亡夫的照片挂在书桌的上方。

每天,她就在“老汤”的注视下,继续在比较文学的道路上耕耘。

90岁那年,乐黛云还出版了回忆录《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在书的封面上,是她17岁初入北大时青春洋溢的照片。

在新书发布会上,她笑眯眯地对读者们说:

“北大的花都开了,真的是美景,你们去看看,别错过好时光呀。”

“九十多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永远对生活保持乐观与热情,这是乐黛云的性格底色。

2024年7月27日,乐黛云与世长辞,享年93岁。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如今终在天堂相聚,从此永不分离。

参考书籍:

01《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乐黛云

02《汤一介传》——李娟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