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毛姆的小说,他不愧是“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文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冷幽默。
看过他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刀锋》、《面纱》、《寻欢作乐》等,短篇小说集《叶之震颤》、《十二个太太》等,东南亚旅游记《客厅里的绅士》。
最近看了毛姆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克拉多克太太》,这是一个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故事。
伯莎,父母双亡,莱伊家族的小姐,曾经游历欧洲各国,见多识广,独立自信,貌美富有;
爱德华.克拉多克是莱伊庄园佃农的儿子,高大英俊,踏实肯干。两人曾是儿时的玩伴,长大后再次邂逅,一见倾心。
伯莎只用了一晚上就决定要嫁给爱德华,不畏阻挠,义无反顾地一个月后就闪婚了,成为了克拉多克太太。
伯莎爱得如痴如醉,面对地位低下的丈夫,她却变得非常谦卑,一切迁就丈夫,一切让丈夫做主,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沦为爱情的奴隶。
丈夫爱德华诚实友好,对所有人都好脾气,也善于经营农场,很快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包括以前反对他们婚姻的人。
但他务实而缺乏浪漫,对伯莎爱的回应显得迟钝、冷淡,过于理智和冷静。伯莎一次次的失望、委屈,又一次次地道歉、求和。
正如文中伯莎的姑姑莱伊小姐所言:“恋人之间,总有一个爱,一个被爱”,“而爱的那个总是错的”。
现实婚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道歉的一方未必是真错的,道歉的、迁就的往往是爱的更深的那个。
因为在乎,所以选择让步,因为爱,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意让对方受委屈。
伯莎怀孕了,本指望将失望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可惜遭遇难产,死里逃生,孩子却夭折了。
即使妻子难产,危在旦夕,爱德华依然若无其事,吃得好,睡得香。
伯莎产后身体极度虚弱,当她强撑着身体下楼,想给爱德华一个惊喜,爱德华却说已经答应了要去送两个小姐外出,不能毁约。
即使伯莎跪在地上哀求他,他还是匆匆离开了。
伯莎第一次逃离家庭,依然割舍不下对丈夫的思念,望穿秋水,爱德华却始终书信简短,没空来看望。
离家一月有余,思念难忍,伯莎拍电报回家,一路盼着丈夫会来接自己,却始终不见人。
回到家,丈夫留了字条,与人约了共进晚餐,第二天中午才能回来。
心灰意冷的伯莎彻底死心,开始厌恶爱德华,丈夫的光辉形象从神坛跌落。
第二次逃离家庭,打算永不回家。
在意大利,她碰到了猛烈追求她、小她很多岁的远房表弟,对爱的渴求让她很快沦陷,甚至差点私奔。
清醒之后,再次选择回家,过上心如止水的生活。
因为对丈夫没了爱,没了期待,两人相敬如宾,不吵不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爱德华却以为妻子变得通情达理了,婚姻生活变得和谐恩爱,以为自己成功地驯服了妻子。
他却不知这一切只是因为妻子彻底死心了,无欲无求,“哀莫大于心死”,没要求也就没失望、没埋怨,反而相安无事了,但他却永远失去了一个深爱他的妻子。
“直到伯莎开始厌恶爱德华,他才发现婚姻生活称心如意。他心想,妻子出国一趟让她受益无穷,比以前通情达理多了。
克拉多克先生的处世之道自然十分正确:他由着她撒欢个够,她叫唤的时候不去搭理她,到头来她还是尝到苦果,乖乖回到窝里。
要教会男人怎么管好老婆,没什么比懂得畜牧和了解家畜习性更有用的了”。
“于是,聪明人爱德华断定,他成功驯服了妻子。他带着善意的蔑视心里,一直以来,他把女人比作母鸡都是对的。
这种动物,要让它们高兴,只需让它们痛快地跑上一通,再好好圈着,让它们在里面尽情地四处刨食。”
不解风情的爱德华,始终把妻子当作牲畜、当作母鸡一样对待,“定时给它们喂食,随它们去咯咯叫,这就行了!”。
甚至妻子生产时,他想到的也是给奶牛接生,习以为常。
就像生活中的许多直男,觉得自己忙着养家糊口,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许多事情了,就无需考虑女性情感上的需求。
如果恋人在情感上有什么需求,他们就觉得是无理取闹,觉得女人就是矫情。
当伯莎开始冷淡了,爱德华反而表现出更多的体贴,盼着她回家,去找她,接她回家。以前千方百计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现在不在乎了却轻易得到了。
伯莎的“处世之道大有长进,明白了快乐来得出人意料,幸福就像不期而至的精灵,越是寻觅,越是难求”。
用力过猛的爱,反而更容易爱而不得。越想抓,越抓不住,等到自己放手了,一切又回来了。
感情的天平总是倾斜,很难维持平衡的状态,你强我弱,你弱我强。只是彻底心死的那方,再也难以付出真爱。
当爱德华骑着烈马比赛时,旁人都觉得危险,伯莎泰然处之,不再为他担惊受怕。
当爱德华摔死的时候,伯莎冷漠麻木,毫无悲伤之意,眼泪想挤都挤不出来,脑子里冒出的想法居然是“自由了!”。
当她想到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心痛,放声大哭,旁人都以为她是因为丧夫之痛而悲伤至极。
关于丈夫,她最后的总结是:“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我爱他——又不再爱他。”
纵观伯莎和爱德华的婚姻,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爱的方式有偏差,两个好人未必是一对好夫妻。
好的婚姻都需要双方精心呵护,用心经营。
小时候,总以为门当户对的婚姻观是一种封建传统思想,长大了才明白门当户对的婚姻相对更牢固。
这不仅仅是从物质的角度出发,更主要的要实现精神上的门当户对,精神上的对等。
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经济基础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如果各方面条件悬殊太大,更容易三观不合,兴趣迥异,品味相差太多,从而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伯莎喜欢高雅的音乐,爱德华喜欢听低俗的歌剧。伯莎钟情于油画鉴赏,爱德华却毫无兴致。
一直冷眼旁观的莱伊姑姑曾经半开玩笑地评价过:“一个已经在看斜体字了,另一个还在看大字体”。
由此可见,步调一致、灵魂契合对和谐的婚姻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