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这是用之于战场上的大道理,现在看来用到了外交上也是合理的。特朗普政府四年来对华强硬不断,眼见这一次终于栽了跟头。现在又想着要示弱求和,还扯什么下周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找机会和中方碰面谈谈。
美国这回是真的慌了。前脚还在大谈特谈对华征收245%的惩罚性关税,转眼发现自己算错了账,赶紧跑出来澄清"误会"。其实哪里是什么误会,纯粹是特朗普的心虚而已。第一轮加征关税就打成了这样,美国国内一片哀嚎,主动认怂的都是些什么人?波音、特斯拉这些美国"国家队"公司。波音737MAX停飞后靠中国市场救命,特斯拉也是把中国当作最大的海外市场,现在关税一加,美国公司先扛不住了。
特朗普初次入主白宫时傲慢张狂,自信满满地表示"贸易战很容易打赢"。四年过去,这位"谈判大师"有什么成果?中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增,美国国内通胀上天,企业叫苦连天。从"美方缺乏后手"这句话就能看出,特朗普团队是真的被打蒙了,没有任何备用方案,只会一招加关税。
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水平。十一个字,既点明立场,又传递态度,寥寥数语道尽了中国的自信与沉着。这是我们经历过无数风雨后的底气,是我们经济实力、工业体系、市场规模所带来的稳定感。
古人云:"客来主不迎,自去自安宁。"美方表面上想约中方面谈,但实际上是想在谈判桌上继续施压。美财长贝森特这番表态,不过是又一次"口蜜腹剑"的伎俩。想谈可以,但必须先拿出诚意。取消对华不合理关税,停止遏制打压,回到平等相待、互惠共赢的轨道上来,这才是重开对话的前提。
回看过往几年美方的做派,真是让人啼笑皆非。2023年初的"气球事件"中,美方不顾中国解释,执意击落民用飞艇,并以此为借口推迟布林肯访华。如今又是贝森特又是耶伦地试图打开对华沟通渠道。美国人怕是还没认清形势,以为中国会像以前一样事事忍让,时时退缩。
"以战止战,以武止戈",这句出自《春秋左传》的古语道出了应对美国霸凌主义的最佳方式。只有让美国人明白他们的霸凌手段不会得逞,反而会遭致强力反制,他们才会回到理性的对话轨道上来。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对话就拿出诚意,想对抗就做好准备。
如今的国际格局早已不是冷战时期,更不是百年前列强环伺的旧中国。当年美国人仗着军事和科技优势,可以肆意妄为,但现在呢?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美国的对华战略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把中国当作苏联,认为可以通过经济封锁和技术断供让中国屈服。但他们忘了,中国不是苏联,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着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智慧。这些都是苏联所不具备的。
古人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恶意满满,从加征关税到科技封锁,从遏制打压到破坏合作,美方的目的就是要阻断中国发展的步伐。但中国的发展是历史大势,不是任何外部力量能够阻挡的。
最后想说,美国这种态度转变不值得过度解读。一方面这可能只是战术性调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坚持自身发展道路,不被外部干扰左右。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美国的霸凌,中国人民选择了前者,这就是为什么中方现在能够底气十足地回应美方的强硬施压。
对待美国,我们既要看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又要保持战略定力。他们想谈?可以,但必须放下傲慢与偏见。他们想打?奉陪到底,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与耐心迎接任何挑战。历史终将证明,傲慢者最终会被现实教育,而坚守者终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谈个屁!解铃还须系铃人!事情是你挑起的!